伊斯兰教世界的商机有多诱人?首先,这个「阿拉伯的世界」人口眾多。全球信奉伊斯兰教(回教)的穆斯林(回教徒)人口超过16亿人,比中国大陆还多;与全球华人市场规模差不多,二者加总起来就占全球近半数人口。地球上每五位民眾就有一位是伊斯兰教徒,他们的食衣住行育乐等市场相当庞大,商机可期。 随著穆斯林的消费力逐渐提升,对清真產品的需求也逐年增加,跨国连锁企业也纷纷推出清真產品,瞄準这块潜力无限的市场,连台湾厂商也开始摸索「清真认证」。
商机诱人 从认识文化及信仰着手
厂商要如何接触商机庞大的清真市场?首先必须对伊斯兰教的文化及信仰有所认识。伊斯兰文化是一套完整的生活方式,根据《古兰经》的教义,鼓励伊斯兰教徒从事钢铁业、生產事业开发及农业等各项投资,由於伊斯兰教徒必须要遵守伊斯兰的教义,因此通常不会涉入如银行、保险业等传统金融服务;酒精饮品;与猪肉相关的產业;赌场业;休閒及娱乐,如饭店、电影及音乐事业;色情业;武器及与军事有关的设备;菸草业;涉及人类、动物基因工程的生物科技公司等產业。 伊斯兰相关產业是目前国际发展最迅速的產业之一,从食品、美容品等製造、到物流、零售、餐馆、观光等行业,估计全球穆斯林将带来千亿美元的市场商机。除了最為人所知的清真食品外,还包含时装、化妆品、护理用品、西药、草药、食品加工、包装机械、包装材料、物流、营销、品牌经营、金融服务、保险、旅游、出版印刷、资讯科技及多媒体等,都是相当值得发展的处女地。
清真食品市场规模大 各国争相取得认证
■ 伊斯兰相关產业是目前国际发展最迅速的產业之一,从美容、食品到物流、观光等,估计全球穆斯林将带来千亿美元的市场商机。
伊斯兰教对於清真食品皆有严格规范。所谓的清真食品是指符合《古兰经》教义的食物,凡具有犬齿、利爪、且猎食其他动物的猛兽,以及不洁、致罪的食品皆不可食用,例如猪肉、血液食品,就被视為是不洁的食物,而酒精及毒品则因会致罪而在禁食之列。另外,牲畜在屠宰过程也必须依照教规进行,不得实用未按伊斯兰教义宰杀的动物。
由於清真產业的主力商品是食物,而这类產业在经济衰退中,生意仍可蒸蒸日上。《清真杂誌》(Halal Journal)就曾指出:「你不需要Gucci的皮包,但你需要汉堡!」据马来西亚友谊 及贸易中心资料,截至2008年為止,全球符合清真肉品市场标準者,就有407亿美元的规模,若包含各式的加工食品,清真食品市场规模在2008年更高达4,760亿美元,较2007年成长11.5%。而伊斯兰国家在清真食品的市场拓展才刚起步,伊斯兰市场的食品来源,仍是依靠巴西、美国,及法国等非伊斯兰国家。据外贸协会统计,巴西是全球最大的清真食品外销国,每年有高达7成的巴西外销冷冻鸡肉,约105万公吨已符合清真认证;至於美国和法国的外销牛肉,更有七至八成的比重通过清真认证。 马来西亚近年更在丹绒马尼(Tanjung Manis)打造全球最大的清真食品生產基地,预计从2009年起10年间,将耗资600亿元马币(约合新台币5,680亿元),在这块佔地7.7万英亩的 「 甜蜜海角」,打造「清真工业园」(Halal Hub)。而率先在此争取伊斯兰商机的企业,却不是当地的厂商,而是来自台湾的群海科技,成為首家进驻的食品厂商。在群海科技带头投资20亿马币(约新台币190亿元)之下,整个丹绒马尼也将引进中国、韩国、日本,及孟加拉等国业者进驻,各国将陆续在此设立养虾场、并发展生技製药业。日渐激烈的竞争,也改变了產品的製造和供应链。沙特阿拉伯大部分的鸡来自巴西,巴西供应商不得不特别建造符合伊斯兰教义的清真屠宰场。全球最大羊肉出口国纽西兰的屠宰场,也开始接受来自马来西亚和伊朗的委託。拥有欧洲最大港口鹿特丹的荷兰,也建造了清真仓库,以确保清真商品不会跟猪肉或酒类混在一起。同时,亚洲和中东的政府也投入数百万美元,希望提供為穆斯林量身打造的產品,以及在储存及运送过程中,保持產品洁净的清真物流服务,以便建立地区「清真中心」。
■ 為了打开伊斯兰市场,雀巢、特易购、麦当劳等跨国企业,纷纷推出穆斯林產品,目前已掌握全球九成以上的清真食品市场。
跨国企业掌握九成市场 总值达数千亿美元
清真经济崛起的原因, 也在於全球16亿穆斯林人口开始年轻化,某些地区的穆斯林也越来越富裕。像美国穆斯林每年有1,700亿美元的购买力,但美国行销业者对穆斯林的关注很少, 最创新的產品和服务往往来自欧洲和东南亚。 而在清真產业成长最快的欧洲,吃米饭和扁豆长大的年轻穆斯林,渴望拥有自己的享乐活动,例如速食。因此披萨业者达美乐现在可提供清真义大利香肠披萨,从吉隆坡到伯明罕都买得到;肯德基在英国穆斯林区试营清真產品专卖店;潜艇堡连锁店Subway在英国及爱尔兰也都成立了清真食品专卖店。 為了打开这块市场, 雀巢(Nestle)、特易购(Tesco)、麦当劳等跨国企业,也纷纷推出穆斯林可以接受的產品,目前已逐渐掌握全球九成以上的清真食品市场,总值达数千亿美元。
■ 吃米饭和扁豆长大的年轻穆斯林,渴望拥有自己的享乐活动,因此速食业者纷纷推出穆斯林可以接受的產品。
金融產业年成长率达15%
在全球金融市场上, 伊斯兰国家已成功打造出庞大的实力,日本经济学家门仓贵史在《伊斯兰金融大商机》一书中描述,继「金砖四国」(BRICs)及「VISTA五国」之后,日本 BRICs经济研究所於2008年提出「MEDUSA」的观念,意指马来西亚(M)、埃及(E)、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里的杜拜(DU)及沙特阿拉伯(SA)等这四个国家,是推广伊斯兰金融最积极的国家。 伊斯兰的金融体系起步晚,1963年才有第一家奉行伊斯兰教教义的伊斯兰银行Islamic Bank在埃及成立;保险公司成立时间更晚,直到1979年才於苏丹成立第一家伊斯兰保险公司。虽然伊斯兰金融发展较晚,成长速度让西方国家咋舌。以银行体系来说,目前全球约有200多家伊斯兰金融机构,累计拥有超过4,500亿美元资產,平均收益超过资本回报率的15%;这些成功的经营模式,随后也吸引了更多欧洲及亚洲国家的加入。 目前的伊斯兰金融市场,已有大批源自於中东的石油资金涌入;而非伊斯兰教国家也竞相投入商品开发、基础建设等计画。迅速成长的伊斯兰金融產业,更积极利用这波金融危机来吸收非伊斯兰客户。 由於伊斯兰教法律禁止银行收利息(但可收手续费),也反对投资採取极端槓桿操作的產业。对投资人来说,伊斯兰银行的保守做法反而相当吸引人。
■ 儘管伊斯兰金融產业只占全球的1%,但年成长率却高达15%。信评业者穆迪(Moody"s)认為,伊斯兰金融產业的產值,5年内可望由目前的5,000亿美元成长至4兆美元。
亚洲各国积极抢进 打造「伊斯兰金融中心」
伊斯兰金融成為近来各国积极开拓的商机,亚洲国家如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国也都很感兴趣,希望藉由投入当地的金融业,开发当地金融市场后,下一步能引进伊斯兰资金来投资本国企业。 马来西亚可说是「无利息」金融体制最发达的国家。本身就具有多元的民族文化特色、而且伊斯兰教徒即高达六成,相当有利於伊斯兰金融业务的迅速发展,近年逐步创建成為全球最大的伊斯兰债券市场,也积极要打造成為全球「伊斯兰金融中心」。 其他非伊斯兰教徒国家当中,又以新加坡最具优势。新加坡回教徒人口约佔15%,长久以来位居亚洲国际金融中心,拥有完备的金融法规与管理环境,而且夹在拥有眾多伊斯兰教徒的印尼与马来西亚两国之间,地理位置占尽优势。因此近年传统以英国伦敦為匯聚地的阿拉伯世界资金交易,也逐渐转移到新加坡。 香港的伊斯兰教徒人口虽相当少,為避免亚洲金融中心地位被新加坡抢下,也开始开办伊斯兰基金。香港金管局及金融业者已组成「伊斯兰金融小组」,积极因应把握这股国际金融新趋势,希望建立香港的伊斯兰金融平台,更要进一步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台湾虽然算是起步较慢,在这股伊斯兰金流浪潮之下,证交所去年也与英国《金融时报》(Finance Times)合作,编制一套《台湾伊斯兰指数》,其成份股包括中华电、远传、台哥大、台塑等68档重量级各股。
旅游、建材新兴產业 商机潜力无穷
在杜拜近年成功推动地标型的观光饭店及旅游景点以来,也带领了中东地区开始发展观光旅游业,成為该地区的新兴行业。据研究机构估计,中东的观光旅游业到了2011年将会成长 66%,而阿拉伯旅游组织也将投注20亿美元作為伊斯兰旅游业的发展基金,未来各国也会陆续投入旅游业。所以包括马来西亚、新加坡、土耳其、摩洛哥、德国等相关旅游业者,也纷纷前往中东地区设立旅游营运中心。 所谓的清真旅游业(Halal Tourism)是一切以伊斯兰规范為準则,所有的旅游活动皆必须依据伊斯兰法律所允许范围,包括衣著、行為、及饮食习惯等。像伊斯兰国家在旅游景点多设置有供穆斯林祷告与净身的场所,但近来在业者的创意之下,也展现出不同於以往的风貌。像杜拜的酒吧,融合了西方夜店的风格,但也符合伊斯兰教义,不供应酒精饮料。还有像英航、德航、荷航等各大航空公司,也提供清真料理的餐点让乘客选择。 伊斯兰的文化特色,也提供了建材及文创厂商另一种行销思考。例如清真寺裡经常出现的阿拉伯式花纹,是一种不断重复几何图形的繁复装饰,象徵著伊斯兰教的世界观。因此,近年包括建筑、建材、陶瓷、磁砖、壁纸等厂商,也纷纷开发出符合这类风格的產品,一旦受到穆斯林所喜爱或接受,这块清真新市场的潜力将会无可限量。■
■ 随著穆斯林的消费力逐渐提升,对於清真(Halal)產品的需求也逐年增加,连台湾厂商也开始摸索「清真认证」这块潜力无限的市场。
随时了解最新穆斯林资讯、畅享正宗清真美食
独具当地特色的分站,更权威更贴近生活
C.DUO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