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美国的“9·11”恐怖袭击已对世界政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为世界最强大的形象的纽约世贸中心大楼坍塌,预示着现代社会在面临恐怖主义袭击时的脆弱。那些远离当代战争冲突地带的普通人已经深切地意识到,恐怖主义是现代生活的一大威胁。诚然,恐怖主义不是什么新鲜事,例如,英国市民早就意识到了爱尔兰共和军炸弹袭击的可能性,西班牙人生活在欧洲教育电视协会的攻击和巴斯克人独立运动中,印度市民长期遭受来自印度教和穆斯林反对群体的炸弹袭击。但是“9·11”事件是一个分水岭,因为它是恐怖主义者在世界政治和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的领土上成功对其实施的恐怖主义袭击。也因为这次袭击是在作为世界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的名义下实施的,目的是反对西方政治和哲学的霸权。
美国通过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回应“9·11”事件。通过无根据的宣称伊拉克建立核战争设施使伊拉克战争合法化,又通过声称打击以奥萨马·本·拉登为首的恐怖主义组织、阿富汗反对派之一的塔利班使阿富汗战争合法化。这两次战争并不成功,甚至可能被认为有引起新的恐怖主义的可能性。奥萨马·本·拉登是在巴基斯坦被击毙的(巴基斯坦是美国反恐的主要伙伴之一),而不是在阿富汗,对付伊斯兰恐怖主义的困难由此显现。
当今战争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它不仅仅是在有限的战场进行的正规军的战斗,而是处处都有可能是战场。暴力冲突全球化了,正如来自世界各地的消费品在世界各地的互相抵触。特别是那些乘坐火车和地铁等公共交通设施的乘客,他们可能会因数千公里外的冲突而突然遭受炸弹袭击,而他们通常是完全不知内情的,不再有人能够置身局外,做一个中立的旁观者。暴力冲突关系到美国的安全问题也关系到西班牙、荷兰或者中国。迅速的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地的连通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尽管人们总是武断地将战争中的军人伤亡和平民伤亡区分开,而恐怖主义则将战争带到每个人的家门口。
尽管暴力冲突已经全球化,然而导致暴力冲突的原因通常与当地和局部的情况相联系。爱尔兰共和军和欧洲教育电视协会仅仅是分离主义者或民族主义者的运动,他们想要建立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他们只能被称为恐怖主义者,因为他们的运动还没有获得成功。致力于国家独立的反殖民主义运动总是被英国、荷兰或法国视为恐怖主义运动,直到他们获得成功,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想要建立独立的克什米尔、库尔德斯坦或车臣的运动也是一样的,只是他们还没有获得成功。这些运动起因于建立主权国家和逃避所设想的外来统治的愿望。阿富汗的塔利班也是在这种斗争中显露出来的群体之一。塔利班曾经在美国的支持下成功将苏联从阿富汗撵走,之后他们却为了摆脱霸权主义而与美国斗争。地方性和全球性相互交织在一起,成为当代全球化的一个方面。
“9·11”袭击是由来自中东的穆斯林(尤其是沙特阿拉伯和也门)实施的,是对美国在该地区影响的不满。但实际上这些袭击是以伊斯兰教的名义,而不是以阿拉伯人的名义发动的,对全世界的穆斯林都有很大的影响。世界穆斯林人口的大部分不是阿拉伯人,也不生活在中东,但是突然间每一个穆斯林都成为了可能的恐怖主义分子。西欧的穆斯林少数民族有完全不同的民族背景(土耳其、摩洛哥、巴基斯坦等),他们向欧洲主流社会的融入也突然间成为了一个国家安全问题。“9·11”事件最不幸的后果之一是伊斯兰教开始成为了受怀疑的宗教,被一些人怀疑成为具有暴力倾向的宗教,并因此被一些人认为是恐怖主义的根源。一些国家的政治家也利用国民认为伊斯兰教是一个危险的宗教的偏见,在国民中煽动排斥少数民族的情绪。这种反伊斯兰主义是恐怖主义的潜在滋生地,尤其是少数民族中的年轻一代,他们生活在多数的群体中,感觉受到歧视。正如最近我们看到的,在挪威,一个年轻的、受过教育的挪威人杀死几十名挪威人,为的是想在他的祖国掀起一场反移民的革命。
伊斯兰教是一个有10亿多信徒的宗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化传统之一。和基督教一样,它在全球的扩张总是具有政治含意,有时会有暴力倾向,但是不能被简单化为政治和暴力扩张。伊斯兰教包含对世界的深刻的哲学理解,包含怎么样过一种好的生活和怎么样对他人有益处的道德戒律。伊斯兰教千差万别,没有中心权威来解释伊斯兰教经典,告诉人们做什么,虽然有一些中心声称有这样的地位。基地组织的一个重大目标是彻底去除伊斯兰教的多样性,代之以一个简单化的、原教旨主义的对经典的解释,就像一些基督教组织尽力做的那样。尽管基地组织有反现代主义和反西方的立场,实际上,从基地组织的反对传统权威的角度来说,他们看起来却是高度的现代主义者。没有受过传统训练的门外汉或工程师突然宣称自己是解释伊斯兰教教义的权威。一些有传统学识的人试图与这种暴力的乌托邦相抗衡,但他们却随着互联网以及穆斯林移民的兴起逐渐丧失了影响力。
全世界的知识分子必须团结起来,保护穆斯林不受到袭击。“9·11”事件的目标是引起全世界对穆斯林的激烈反应,进而在反西方的旗帜下把穆斯林团结起来,造成世界各地穆斯林和非穆斯林之间的距离不断疏远,这是当今世界最危险的事态。尊重伊斯兰教作为一个世界性宗教,需要国家政府、政治家、其他宗教信徒、无神论者和世俗主义者的共同努力。宗教本身并不创造剧烈的冲突,宗教只是可能成为冲突的一个方面。把宗教简化为导致冲突的方面是不明智的
2010年穆斯林吉祥的斋月即将结束之际、“9·11”事件发生9周年前夕,纽约的法拉赫清真寺重建掀起了一场关于伊斯兰教的激烈讨论。这座位于世贸遗址12个街区之外的清真寺,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一些反对在这里重建清真寺的人反应激烈,他们不仅谴责恐怖主义,更将批评的矛头直指伊斯兰教。实际上,不论伊斯兰教还是穆斯林,其在美洲大陆的历史都比美国国家的历史更长。这次事件不过是“9·11”以来,美国国内对于伊斯兰教各种看法的集中体现。
目前,全美各地均有穆斯林分布,且呈现出某种“大散居、小聚居”的特点。
但关于全美到底有多少穆斯林人口,不同机构所做的调查和估算却悬殊甚大。2007年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认为,美国有穆斯林240万。《大不列颠百科全书》2007年版认为这个数字高达470万。而早在2001年美国-伊斯兰教关系委员会支持的“清真寺研究”项目中,就已经认为美国“穆斯林人数在600万和700万之间。”美国犹太人委员会在同年发起的一项研究则估算说,穆斯林人数在190万至280万之间。在某种程度上,对穆斯林人口的估算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人口统计学的问题。
美国穆斯林社团是一个具有丰富多样性的团体。目前居住在美国的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大致划分起来,主要有南亚裔、非洲裔和阿拉伯裔三大族群,其他还包括来自欧洲、东南亚、土耳其、伊朗、拉美等地的穆斯林。不过,在三大族群中间,还细分为不同群体。比如南亚裔穆斯林当中,就有来自巴基斯坦、印度和孟加拉国等国不同民族的穆斯林。
多族裔的特点也反映出美国穆斯林社团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移民比例高。根据相关研究,全美穆斯林中大约有36%出生于美国本土,64%出生于世界其他80多个国家。在外来穆斯林中,25%是上世纪70年代移居美国的,还有60%是近20年以来才移居美国。这种多族裔且以新移民为主的特点,使得美国穆斯林社团某种程度上成为穆斯林世界的缩影,伊斯兰教当中的各个思想学派、知识潮流和政治意识形态在这里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反映。
穆斯林社团的多样性还表现在政治态度上。一般来说,美国穆斯林青睐在一些事务上实施大政府解决策略,诸如全民医保、消除贫困等。但是在诸如死刑、同性婚姻、堕胎和色情文学等社会事务方面,穆斯林的态度则倾向于保守。在一些具体事务上,穆斯林的态度差异性就更大。比如美国入侵伊拉克、处死了萨达姆之后,一些穆斯林弹冠相庆,一些则深感屈辱,在一些地区还因此发生了冲突。
“9·11”事件确实给美国穆斯林社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过去的10年中,致力于推动对伊斯兰教的了解、消除其他民众与穆斯林之间误解的对话活动时有开展。但不可否认的是,“9·11”事件确实给一些人带来这样的认识,即伊斯兰教与恐怖主义之间是存在某种联系的。
在过去两年中,又有多起事件把穆斯林社团推上舆论的风头浪尖。一是发生在2009年11月的胡德堡基地事件。穆斯林军官马里克·哈桑在胡德堡陆军基地持枪杀死了13人,致伤38人。事后的调查表明,哈桑认为美国军队不断与穆斯林开战,使得穆斯林士兵承担着巨大的道德压力,他要求“国防部应当许可穆斯林‘因道德原因’拒服兵役”。
2010年5月,巴基斯坦裔移民费萨尔·沙赫扎德试图在时代广场引爆一辆装载着炸药的SUV汽车,幸而未遂。这起事件再次将人们的视线吸引到美国穆斯林特别是移民穆斯林的问题上。如果说本·拉登为首的国外恐怖主义分子的活动还可以找到理由,那么美国国内的穆斯林为何会走上恐怖活动的道路,确实令很多人感到不解。这两起事件让部分民众对穆斯林的国家忠诚产生了怀疑,认为穆斯林很难真正融入美国社会。一些人则更倾向于把伊斯兰教与恐怖主义联系在一起,加深了自“9·11”事件以来出现的误解。因此,在3个月之后,法拉赫清真寺的重建活动再次引发激烈的讨论,也不足为奇。
当然,在辩论中也有多方力量对清真寺的重建表示支持。有学者公开呼吁,宗教自由和无国教条款是所有宗教和所有美国人固有的权利。虽然美国的建国之父们是基督徒,但是他们赞同的是一个多元、民主的社会,而非一个仅仅由基督徒组成的社会。
毋庸置疑,SUV事件以来美国穆斯林社团遭受了强大的压力,恐怖主义的指控也影响了伊斯兰教在普通民众中的形象。2010年皮尤研究中心所做的一次民意调查表明,30% 的人说他们对伊斯兰教有好感,而38%的人说对伊斯兰教印象不好。但是在2005年夏天同样的调查中,对伊斯兰教有好感的人明显超过没有好感的人。
美国穆斯林社团本是一个多样性的团体。一直以来,内部存在的差异让美国穆斯林较难在文化、政治甚至宗教方面达成基本共识,出现一个较为团结一致的社团。总的来说,他们更多关心社团内部和本地区的事务,政治参与并不积极,也没有在公共领域发挥更大的影响。
但是,在SUV事件之后,伊斯兰教和穆斯林问题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学术和政治讨论中,并成为媒体的热门话题。对这一问题多角度的公开讨论,促使穆斯林去组织、集合在社会、经济和政治方面的能量,以便在美国社会中更明确地表达自己的声音,也使得伊斯兰教被其他群体所了解。在这一过程中,伊斯兰教的影响也有了明显的增长。最显著的例子是,从2000年到2010年间,虽然从媒体上感觉穆斯林遭遇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讨论,但实际上美国清真寺的数量增长了一倍以上。可以说,伊斯兰教正伴随着质疑声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和接受。(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随时了解最新穆斯林资讯、畅享正宗清真美食
独具当地特色的分站,更权威更贴近生活
C.DUO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