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记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三河镇黑城新村移民安置区看到,一栋栋砖瓦房屋顶上,太阳能热水器一字排开。走进移民郭云安家的卫生间,老郭打开淋浴喷头试水说:“这东西就是好,阴雨天都几天了,到现在还热乎呢。”老伴接过话茬说,政府免费给配了水泵、浴霸、热水器三大件,洗澡、洗衣服、做饭方便得很。像老郭一样,全国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县的海原县山区群众,享受到了路灯不用电、热水不用烧、取暖不用炭的低碳新生活。
走进海原县新区,一盏盏太阳能光伏路灯矗立在道路两边,路灯上的黑色吸光板如列兵一样面向阳光。目前,新区已安装太阳能光伏路灯410盏,按每天8小时算,每天可节电800多千瓦时,节约电费600元。在海原新区职业中学,后勤主任赵炳汉指着学生宿舍、教职工食堂楼顶上的太阳能集热板说,现在有了太阳能,全校1000多名师生的热水供应不用愁了。按照过去在老校区用锅炉烧开水每年就得烧掉15吨煤计算,可节省资金1.5万元。往年,海原县贾塘中学学生冬季取暖靠火炉,从去年开始,该校学生再也不用起大早生炉子了。记者在贾塘中学看到,屋顶上铺着一块块平整如镜的“黑玻璃瓦”。学校负责人说,“黑玻璃瓦”是集中式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系统,将水温加热到50℃后,再将热风送进教室,系统全自动运行,集热面积362平方米,覆盖面积0.18万平方米,每年节约燃煤12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19吨。
县住建局局长穆怀忠说,海原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及农村县级示范项目于2009年底实施,目前已建设太阳能热水、光伏照明、采暖系统30万平方米,年节约燃煤约7400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万吨。(记者李军马和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