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秋日的阳光轻抚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团结村大地,整个村落暖融融的。8月份才从山区4乡镇搬迁来的304户、1108名新移民,在新家度过了第一个国庆节。
但见村民有的正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安装受赠的健身器材,有的正在修建新幼儿园。一排排新瓦房整齐洁净,房顶上安装着太阳能热水器,家家户户的广播电视卫星节目接收器告诉人们这里很快会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村党支部书记何生礼告诉记者:“团结村移民来自9个乡镇,共有807户、3840人,其中95%是回族。今年8月从4个乡镇搬来了304户、1108名新移民,每户分得1亩宅基地,建有3间54平方米的住房、1座牛圈和鸡舍,空地可以栽种枸杞。自来水已经入户。村外是一片连作的温棚区。移民办6月份就为新移民免费种上了小油菜,新移民搬来后,除了自己吃,剩下的还以每公斤4元的价格出售。团结村所有移民的子女,已经全部享受早上1个免费鸡蛋、中午4元免费午餐的待遇,移民心里美着呢!”
走进62岁的回族移民苟成科家,窗明几净,新打的土炕已经烧热。他原来居住在合川乡黄河村,吃水要到10公里以外的彭阳县石岔乡拉运,一年仅此一项就要花费2400元。听说要移民团结村,他悄悄骑着摩托车两次到新家打探情况,回去就提前上缴了1.28万元现金,8月19日第一批搬进了新家。现在他在幼儿园打工,每天挣80元,儿子在银川打工每月挣3000元。他拉着记者的手深情地说:“今天是我在新家过的第一个国庆节,一会儿还要去工地。共产党是俺的救命人。
记者走进一个挂有“移民商店”牌匾的院落,头戴月白色“盖头”的回族妇女海燕正在新砌起的柜台后向一群学生出售小食品和文具。她告诉我们,刚刚搬来,看到周围没有商店,她和“掌柜的”马云军一商量,筹集1万多元资金办起了这个小商店,方便了乡亲,自己也增加了收入。“小商店收入怎么样?”“还可以!”
我们走进村外温棚,只见绿油油的油菜叶青梗白,一群女子正在铲菜。她们七嘴八舌地说:过几天把薄膜搭起来,“秋延后”可以到10月份,1亩温棚菜可以卖到2000元钱;“春提前”种菜明年一个温棚可以收入4000元以上,在山里的苦日子终于熬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