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坡头区滨河镇南关村采用“城乡统筹型”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房地产、商贸流通、粮油加工、餐饮服务和商铺出租业,今年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达260万元,比去年增长16%。南关村“当家人”林建国说:“选准发展路子,就等于抱上了半个‘金娃娃’。”中卫市近年来探索出8种发展模式,推动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2004年中卫建市之初,全市445个行政村有302个是没有集体积累和集体经济的“空壳村”。中卫市因地制宜,逐渐探索出八种发挥各村优势的发展模式,即:企业驱动型、产业服务型、市场带动型、盘活资产型、旅游牵引型、城乡统筹型、资源优势型和培育产业型。迎水桥镇夹道村、沙坡头村、文昌镇双桥村按照“旅游牵引型”发展模式,做足水、沙漠湿地等文章,大力发展度假村、农家乐等休闲项目,村集体经济一年一个台阶。宣和镇、永康镇、常乐镇、兴仁镇、香山乡的45个山区村,依托硒砂瓜产业发展“资源优势型”集体经济,在集体荒地上压砂2.6万亩,仅此一项45个山区村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500多万元。每年初,市委和市政府都对村级组织壮大集体经济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并作为评定“五个好”村党组织的一项刚性指标,贡献突出的村干部既戴“红花”,又发“红包”。5年间中卫市先后有160个村摘掉了“空壳村”的帽子,目前非“空壳村”占全市村总数的68%。今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达3627多万元,比去年增长13.3%。
5年来,全市村级组织已累计从集体经济积累中拿出近4000万元,用于群众生产生活,解决了许多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