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述中国伊斯兰民族的传统医疗模式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史料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略述中国伊斯兰民族的传统医疗模式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时间:2011-10-12 点击: 我来说两句

民族医学在民族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我国共有10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基于相同的宗教文化背景,其医疗特征则呈现出一定的共性,其医疗模式深受民族宗教文化影响,表现出浓郁的丰富多彩特征。

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离不开人类自身体质健康和脑力支持,因此在人类文明的浩瀚历史岁月中医学始终作为一门重要不可或缺的科学而被不断研习和丰富。世界不同的地区、各异的民族因为不同的环境和医药资源,同时又因为有着分门别类的医学体系及其医疗理论而形成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技术。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共有10个民族,伊斯兰教作为穆斯林民族文化的重要源泉,其始终与医学关系甚密,在阿拔斯王朝时期世界最早的医院建立在巴格达城;出身于公元10世纪末的阿拉伯人伊本•西那是当时最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思想家和医学家之一;此外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曾经告谕:学问有两种,一是教义学,一是医学。一个民族对疾病的认知和治疗在很大程度上往往基于这个民族文化的背景,我国共有10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基于相同的宗教文化背景,其医疗特征则呈现出一定的共性,其医疗模式深受民族宗教文化影响,表现出浓郁的丰富多彩特征。

一、两种医疗模式的并存与互动

医疗既是一种医学知识与技能手段,又是一种文化形式。我国10个伊斯兰民族目前所存在的医疗途径主要有种,也就是两种医疗机构:一是,现代医疗,县-乡-村三级现代医疗网络的建立;二是,传统民族民间医学及传统方式的传承。可以看到在民族村寨现代医疗与传统医疗有机地结合于日常生活中,两者并行不悖,常常相互补充有效及时地作用于民族人口所遇到的各种疾病的治疗中。

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条件为民族医疗文化的不断发展和积累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丰富的动植物和矿物资源为众多的少数民族医疗提供了充足的药物来源。同时基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而形成的各异的传统医疗理论及体系,并呈现出多样性特征。从医学理论和病理知识出发,人类社会历史中就民族传统医学而言有着两大医疗体系或模式,即自然医疗体系和拟人医疗体系。同样两种传统医疗体系在现实中并存于民族村寨日常生活中,有时两者各自独立使用,但往往两者相互并用共同治疗病症,满足民族日常生活疾病需求。

1、自然医疗

自然医疗是依据一定的医学医药知识及理论,从疾病本身出发,将自然与人体划为一个相互制约和作用的统一体,同时强调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致的和和谐的,只有一致与和谐两者才能正常运转。并进而得出人体有几大元素构成,如汉族的五形、阴阳、寒热、精气等一旦发生混乱或失去平衡人体则发生疾病和不适。我国10伊斯兰民族均有源远流长的传统自然医疗知识,塔吉克族、柯尔克孜、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东乡族和回族历史上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医药知识,使用当地动植物作为药物,并在实际的治疗中取得较好效果,历史上还形成较为完整的医学体系。

2、拟人医疗

拟人医疗作为另一传统医疗也普遍存在少数民族医疗现实之中,其对致病原因解释为是超自然力量的鬼、神、祖先及其精灵等引致,有时也归因于巫师等作法的结果。所以此类医疗往往与巫术和宗教相关联,巫师及宗教神职人员充当了医生的角色来对病人进行救治。它的来源可以追朔到民族社会历史的早期,医学技术及一些知识往往由神职人员才能获得的。直至今日民族社会医疗生活中这一医疗模式还普遍存在,究其根源无非是民族社会科技尤其是卫生医疗知识和技术落后,以及拟人医疗能够在病患者精神上给予某种满足而乐于接受。从人类文化而言“在人类文化中,每一个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的医学体系。作为社会文化方面的适应方法之一,这个体系可以认为是一套有意识进化出来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其功能是提高健康水准。尽管这些行为的某些具体项目的结果,本身对健康是不利的。”在10伊斯兰民族的医疗现实中有些的确至今保留着传统的拟人医疗,它与现代医疗和传统自然医疗模式共同被广大民族群众运用。回族、撒拉族、塔吉克族、哈萨克族等日常生活中部分保留着拟人医疗的传统习俗。

塔吉克族:当地宗教性医术在提孜那甫村与其它医疗法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梦魇、难产、受惊、头痛、不孕、瘫痪、结巴,以及其它精神方面的疾病,村民常求助于此法。具体作法为:病人将病情告诉毛拉后,毛拉用墨水在两张白纸上写上一些经文(经文的内容大多为驱赶病魔,祛灾避祸之类),交给病人。病人回家后倒一碗清水,将其中一张经文浸于水中,待墨水溶水后服用。另一张经文要放在炭火上烧,待冒出青烟,用其熏烤。该方法还用于牲畜,以求牲畜无病无灾。通常的作法是,请毛拉写一张经文,在牲畜圈棚外与柴草一同点燃,让其烟飘进圈棚。村里人有佩带护身符或驱邪符的习惯。佩带护身符主要是为了防病防灾,但也用于治病,特别是那些久病不愈、患有关节痛病的人,使用此法治病。护身符一般由毛拉制作,他将一段经文写在纸上,然后用布包成三角形或长方形等形状,系上绳挂在求医者脖子上,或用线缝在其衣服上。驱邪符分暂时性和永久性两种,永久性的驱邪符须臾不可离身。除此之外,一些村人还将狼的前腿关节骨用布包好,佩带在身上用以避邪,此骨一般不轻易示人,他们认为这样做狼骨会失去法力。村中小孩几乎人人都佩有驱邪符,由此可见它已成为提孜那甫村的塔吉克族驱病求福的重要方式。

哈萨克族:巫医,哈萨克语称为“巴克思”(BAKSE),巫医巫术系萨满教遗迹。哈萨克族在皈依伊斯兰教以前,一度信奉萨满教,萨满教的一些习俗保留了下来。在信奉巫术的部分人群看来,某些病是由于邪魔附体,于是请巫医来跳神驱邪。特别是现在医学称为杂难病症的,巫医巫术声称治疗此等病症最为有效。从某种意义上说跳神驱邪的治疗方法,可以算作心理、精神疗法,给病人心理暗示,以期达到解除精神压力,驱除病痛的效果。“巴克思”们为了治疗一些疑难杂病组织跳神,不仅是患者,而且他们的亲朋好友,邻里乡亲都可以参加。在巴村区域,甚至有长期饮酒,酒精中毒者被族人拉去请巫医跳神治疗的,在他们看来萎靡不振,贪杯嗜酒就是邪魔缠身附体的征兆。

撒拉族:撒拉族先民曾信仰过原始宗教——萨满教,这种原始的萨满教文化仍零零散散地存在于石头坡人的思想意识中。当某人神智不清时,就认为是鬼魂附身,就用破布烂鞋熏燎患者,认为这样能避邪。石头坡人认为人有三个灵魂,当人们过度受惊或患有癔病时,他的一个灵魂就可能出窍了,需要招魂。招魂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请患者的母亲招魂,先将三根芨芨草放于盛水的碗中。若三根草聚拢在一起,说明灵魂未出。若未聚合,说明灵魂已经出窍。至夜深人静时,由患者母亲趁孩子(包括其他孩子)熟睡时,做一个馒头或烙一个饼子,把它包在受惊患者的衣服袖子中,到患者受惊处,口念:“我的孩子,过来,过来,妈妈给你做漂亮的衣服,给你做好吃的馍馍。”如此反复多遍,在地上拖动衣服,轻轻拖至患者熟睡处,将衣服放于枕头下。第二种方式是请阿訇念“嘟哇”(祈祷文)、喝“嘟哇”(阿訇对着一碗水念经文,然后患者饮用它)等,或者如上所说用破布烂鞋夹以头发熏燎患者。

伊斯兰教是主张一神论的宗教,有着具体的仪式和信仰。就医学而言认为病痛是自己身体虚弱和受到外界因素而导致疾病,同时在精神信仰上强调疾病是真主在现世对教众肉与灵之间的考验,所以主张病者积极寻求科学合理的救治途径,但在精神信念上平静对待。然而在现实中这些伊斯兰民族都不同程度的与伊斯兰教正统教义界定的医疗方式不吻合而采用了拟人医疗的方法,追究原因其中像撒拉族和哈萨克族是原先民族信仰萨满教,在拟人医疗中表现为巫术特征,但是更多的表现为宗教特征的拟人医疗,明显地表现为受苏菲思想的影响。伊斯兰教阿訇或毛拉等往往常常施行此类医术的专业人员,其原因在于他们有着深厚的宗教知识,这对于病者来说可以增加精神信心,可以通过阿訇等神职人员祛除邪恶力量。

二、传统习俗中的医疗保健意识及行为

我国10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的传统医疗模式有着共性,其原因在于民族文化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对于医疗所采取的意识及行为都很大程度地印射出宗教文化的特征。这一影响还突出表现在宗教习俗中的医疗保健意识及行为。

净身:村民无论男女老少都有讲卫生的良好习惯。能经常冲洗手脸和沐

浴。这种习惯的养成与伊斯兰教教义的规定分不开。《古兰经》上说:“信教的人们啊!如果你们要行拜功了,就当洗脸和两手直到胳膊,摸头和两脚直到两踝骨。如果你们身子不净了,就当净全身”。伊斯兰教规定每个成年的穆斯林在礼拜前必须做大净或小净。所谓大净,即全身清洗,小净则主要净手、漱口、呛鼻、洗脸、净下、洗脚等。从医学角度看,经常做大净有利于身心健康,经常做小净,有利于防止各种炎症。

洗手:村民非常注意饮食卫生。做饭前、吃饭前、便后都要洗手。家中

来客人,主要在就餐前一定会拿出“阿普杜瓦”(洗手壶)叫你洗手,并用“其拉普恰”(接水盆)接水。这是伊斯兰教的传统习惯,用这种流水方式洗手,要比在盆里洗手更符合卫生要求,减少病菌传播。

割礼:所有的维吾尔族男性都要在幼年时进行“割礼”。割礼是伊斯兰教

的习俗,就是将男孩的阴茎包皮割除。这是符合卫生要求的好习俗。“割礼”一般在春秋两季的单日里进行,孩子的年龄要求一般是7岁。有的孩子也可以是5岁。过去割礼是请专门施行割礼的长者到家里,多采用土法。当包皮被割去后,立即用棉花烧成的灰,放在伤口上,以防止流血过多和伤口感染。现在,很多小孩的割礼已在医院里进行,即减少伤口感染,又提高了手术质量。

幼儿吸奶嘴:在木苏玛村,几个月至不满两周岁的婴孩,嘴里常含一个

奶嘴,这样做有利于婴儿牙齿生长,又使孩子不吮吸手指,也是讲卫生的一个好习惯。

礼仪、禁忌中的卫生保健:村民对妇女和儿童的保健也有自己的独特的

方法。一般在妇女怀孕前三个月不干活。特别是忌讳孕妇把锅从灶上端下来,孕妇跨沟、渠等。目的是为了保护孕妇及胎儿,以免造成流产等后果。

化妆中的卫生保健:用奥斯曼草的叶子汁描眉,可刺激眉毛生长。用海

纳古丽花瓣包指甲,可有效治疗灰指甲。用香草叶擦身既有清香,又可防止蚊虫叮咬。

三、结语

我国10个伊斯兰民族的传统医疗模式既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积极适应和运用,同时将宗教文化、民族习俗有机地整合吸纳,自然医疗与拟人医疗的融合共同运用体现了中国穆斯林本土化特征,表现了中国伊斯兰医疗文化的丰富与多元。的确,最为民族生存智慧和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民族传统医疗文化承载了历史的辉煌与未来的希翼,透过民族传统医疗文化的认知,铺开了我们对这些民族文化感知的通途。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