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影三十年的“义务兵”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国内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放电影三十年的“义务兵”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11-12-20 点击: 我来说两句

石志光的放映行程排得满满的,忙完西安石化的红色电影周,又为西安世园会的志愿者演了三场。接下来,消防官兵、蓝田老区的群众等着送电影上门呢。

电影机、宽银幕、幻灯机、投影仪,数码电影放映设备、大中型音响全套设备,石志光的放映设备换了七八套。从29岁义务放电影开始,如今这位62岁的退休老人还没闲着,仅2010年就为部队为群众义务放映了近300场。

自1978年至今,石志光坚持不懈,自己掏钱租赁影片,先后为驻陕部队官兵及地方群众义务放映电影3100余场,制作幻灯13000多幅,观众达100万人次,行程10万多公里。放电影,他坚决不收一分钱,不吃一顿饭,放完电影就走,这规矩没破过。他说:“我是来放电影的,不是来添麻烦的。”

刚开始的几年,他骑着三轮车,为西安周边的军营和哨卡送去了一部部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渐渐地,当这个“穆斯林放映员”小有名气时,就有人说,石志光这是在作秀,为了升官发财。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石志光用行动证明:世上没有谁能作一辈子的秀,从年轻到白头,能一辈子认真去做一件事,本身就是一种精神。

石志光在工厂干了一辈子,当普通工人当了一辈子,直到退休。每逢节假日,他总要抽空到部队走一走,除了放电影,还和战士们一块洗车、扫院子、倒垃圾等。他喜爱部队,喜欢和战士们在一起。天热了,他给战士们送去醪糟粽子和清甜的酸梅汤。每年新兵入伍,他要去看望慰问,放映电影并致书信;老兵复退,他也必去鼓励相送。1989年至今,逢年过节,他都是和战士们一起联欢座谈。

童年时代,石志光就梦想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如愿。但他始终有个想法:一定要为解放军做点事情。

在与官兵接触后,他了解到有些基层连队的文化生活比较单调,就决定用送电影这种特殊的拥军方式来实现孩提时代的梦想。1978年10月,他用攒下用做结婚的800多块钱买了一台旧电影机,凭着自己在延安时学会的电影放映技术,利用业余时间为战士们义务放映电影。

在电影放映中,难免会遇到中途下雨。一次到部队放映,影片刚放不久,突然狂风大作,大雨倾盆,银幕被刮落,放映氙灯和扩大机遭淋。他换上备用的设备,先后转换了三个场地,直到次日凌晨三点钟,这场电影才播放完毕。落幕的那一刻,看电影的官兵集体起立,向石志光行了庄严的军礼。

从西安石化分公司退休后,石志光集中精力进行义务放映。从此,他几乎成了专职放映员。2009年,石志光应陕西省公安消防总队之邀,配合做消防法宣传,在全省107个市、区、县巡回放映了119场消防普法电影。

西安地区的九区四县是石志光这些年来义务放映电影最多的地方。在外跑的时候多,遇到的事就多。放映途中,他帮助过病危的回族青年和孤儿小姐妹,为丢失火车票的人买过车票,为有看病交不起药费的人交过药费,帮助过面临失学的贫困大学生。

“拥军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心里总是想:部队官兵还需要些啥……能为最可爱的人做些事,从心底里感到幸福。”石志光没事就琢磨,“为亲人解放军每放映一部优秀电影,那场地中的笑声和掌声,是用再多钱都买不来的呀!”

情系军营,石志光是真心的。他先后将儿子和女儿送到部队,儿子曾在新疆最艰苦的哨卡驻守,女儿在二炮基地当兵,现在就留在部队工作。

石志光曾先后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荣誉称号,被原人事部、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授予“全国爱国拥军模范”荣誉称号。他家里的锦旗上写着:“无私奉献,丹青难描”,“拥军模范,当之无愧”。战士们称他是“砺剑园中的石大爷”。有人在网页上留言:老石同志拥军,我们就爱民。军民一家,鱼水共建。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