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文化旅游大变局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国内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银川文化旅游大变局

来源:宁夏新闻网 时间:2013-09-09 点击: 我来说两句

 银川成为名副其实的塞上湖城。

 

2011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在全国引起热烈讨论,自治区和银川市也陆续出台了关于推进文化旅游发展的意见,“着力抓好文化旅游产业,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也被写入银川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银川文化旅游产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场变局将深刻影响每一个银川人的生活,让我们共同关注——

银川两会热点系列之一

开栏语

2012年银川市两会于昨日拉开帷幕。关注这个城市的发展规划,聚焦这个城市居民关切的热点话题,讨论民生政策,安排政府工作,历来是两会的宗旨。本报从今日起一如既往地推出银川两会热点系列报道,共同把脉首府的新年新愿景,共同关注塞上湖城的新变化。

三问文化上台阶

回族文化提升主战场选定永宁

在银川市文广局副局长冒学礼看来,“回族文化”这个概念并不抽象,但也绝不仅仅是“白帽帽”、“手抓羊肉”。银川怎样打出具有鲜活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回族文化牌”?冒学礼说,“回族文化展示区是一个很好的集中展示平台”。

冒学礼所说的回族文化展示区是指位于永宁的中华回乡文化园二期工程和世界穆斯林城。两者功能定位各有不同,前者主要面向国内,集中展示回族建筑、饮食、风俗等特色文化;而后者则主要面对阿拉伯国家游客,打造一个集休闲度假、健康养生为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式回族“家园”。说起阿拉伯国家游客对中国文化、旅游的看法,冒学礼颇有感触:“南方的山清水秀固然可以让穆斯林国家的游客耳目一新,但他们只是匆匆一游,无法长时间在这些地方生活;而银川有优势,我们通过这些平台可让穆斯林国家的游客‘呆得住’。”

打造中国“威尼斯”

银川市旅游局2012年的工作计划提到了这样一个想法,以阅海、爱伊河、北塔湖等水系为基础,加快连通城市水系,建成水系景观带、休闲带,推动休闲旅游、运动旅游、夜游旅游以及特色餐饮、购物、文化娱乐水上等旅游项目,全力推动银川形成“湖城百水流,夜航灯如昼。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塞上湖城美景。

银川市委书记徐广国说,银川旅游要开辟新景观,做“水”的文章是很好的方向。“我们全流域面积约10%都是湖、水、渠,把几个湖泊水系相连,完全可以搞一个‘水上威尼斯’,而且会比他们做得更好。”银川市旅游系统党委副书记马旭告诉记者,外地人看银川最不可思议的景观之一就是“湖”,“在这样一个干旱少雨的地区竟然有如此丰富的湖泊资源,我们何不利用人们的这份惊奇,打这张‘意外牌’,在人们观念中的荒漠里开辟出一个‘世外桃源’”。

三看旅游辟蹊径

西夏文化挖掘离不开旅游作载体

“西夏文化”是个年年在谈的老话题,也是个让不少学者官员苦恼的领域。业内人士认为,西夏文化保留至今的史料记载和文物实物很有限;在市民看来,这段尘封的历史太过久远,甚为黯淡。在不少“80后”的眼中,抽象的西夏文化远不及《新龙门客栈》、《刺陵》这类电影中大漠边关、塞外豪情来得更直接、冲击力更大。网络论坛中对于影视剧取景的镇北堡西部影城的兴趣,远胜过对西夏久远历史的关注。历史和现代总在博弈,却似乎结局早定。西夏王朝已被历史的尘埃掩埋,似乎唯有屹立于贺兰山下的西夏皇陵遗迹。

因此,在冒学礼看来,西夏王陵申遗、开工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加快实施西夏博物馆等一批重点项目,对保护西夏文化,乃至在全国范围内提高西夏文化的知名度,显得尤为紧迫。冒学礼说,对西夏文化的继续开发和挖掘首当其冲,更多研究成果要通过更广阔、更全面的途径,生动形象、多角度地展示出来,而“旅游”这一方式是最直接、有效的,“吸引更多人来看这些古迹,还要切合更多年轻人的口味,让他们对厚重的历史产生兴趣,才能真正让曾经辉煌的西夏文化再次破土而出”。

回族元素融入城市建设

马旭有这样一个感触,对银川陌生的外地人会觉得这个城市应充满了极具特色的“异域风情”,就像西藏给人的神秘感。然而走进这座城市,看到的却是现代、时尚的都市,很多人在意外之余,都会有些失望。不少游客只有在回乡文化园、清真一条街等特定景区感受到回族元素,而市区仍难逃国内“千城一面”的尴尬困境。

马旭说,银川市发展旅游,今年有这样一个思路,就是“把城市作为景区,把景区作为酒店”。作为城市中心的兴庆区,今后在建设规划中将开始考虑“做减法,去除现代化意味浓厚的元素,逐步恢复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元素”。纵观银川市,现代感已足够了,民族元素的添加和融入将是今后的一个重要思路,“而且民族元素的增加将是全面渗透市区、涵盖主要街区的改造,新增建筑的设计规划等方方面面”。马旭眼中,新疆喀什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从踏进这座城市开始,游客就会感受到一种别样的、自然的民族风情。

打黄河文化牌让天下客体验“不可思议”

黄河流经九省区,打“黄河文化”这张牌似乎并不是银川得天独厚的优势。

银川市今年将沿黄河金岸打造一批重点项目,如集休闲、度假、演艺功能为一体的“华夏河图”旅游项目,集农业观光、文化展示、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国际休闲度假中心,以及展示黄河文化艺术作品的黄河书院和展示沙漠地带休闲旅游的黄沙渡口。

休闲娱乐、观光旅游、农家乐等方式并不是银川首创,如何让这些方式在打“黄河文化”牌的城市中脱颖而出?冒学礼有自己的看法,“南方很多省份游客眼中的银川乃至宁夏,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想象’,那就是干旱缺水,一片荒漠”。很多人都知道“天下黄河富宁夏”这句谚语,可外地人并不了解也不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内涵。然而这片本该是“沙漠”的土地上,偏偏有着这样一块令人匪夷所思的“绿洲”。黄河从古至今养育了这片土地的人民,如今依河而生的人民又邀请四海宾客来这里体验他们眼中“不可思议”的生活状态,“干旱缺水的我们不仅生存了下来,我们还生活得很好,并且打造了一个个黄河岸边的景观邀请宾客一同享受,这才是银川独有的黄河文化特色”。

如此看来,“沙漠”竟能成“绿洲”,扭转这样一种观念,才是提高黄河文化竞争力最有力的体现。

旅游要靠科技支撑

历史是厚重的,可文化并非不能时尚、不能“高科技”。

在徐广国看来,工业的发展,如果没有更多的项目,没有实体经济,就不可能有翻番的可能,但旅游完全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这其中,科技就是一个关键的支撑。“《泰坦尼克号》、《阿凡达》让很多观众激动,甚至泪流满面,这里面其实就能体现科技、旅游、文化的结合。”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和我们的基础条件水平,甚至和我们的生活水平都不一定直接相干,它靠的就是一种创意、一种思想、一种更先进的高科技手段。

身边就有这样成功的例子,镇北堡西部影城,化腐朽为神奇,化荒凉为财富,就是创意的成功体现。水洞沟景区的水洞沟遗址博物院,一个在不少游客看来无非是文物堆砌的“库房”,却因为大型浮雕、半景画、动漫、幻影成像、实景和实物的风格,尤其是结合世界最先进的声、光、电技术运用,再现3万年前古人类生产、生活和灾难骤起被迫迁徙等立体活动场景,让游客大呼惊奇、颇感意外。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