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机勃勃的清真食品行业成为今日漯河靓丽新名片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新闻频道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生机勃勃的清真食品行业成为今日漯河靓丽新名片

来源: 时间:2013-09-06 点击: 我来说两句

监管服务双管齐下   帮助企业“高飞远航”

生机勃勃的清真食品行业成为今日漯河靓丽新名片

中国清真网3月29日河南漯河讯   (记者 山风 马玉芳)为了挖掘清真食品产业背后巨大的商机,帮助企业“高飞远航”。近年来,漯河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清真食品管理工作,作为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本着管理和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强化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清真食品管理网络,完善清真食品管理机制,规范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秩序,既维护了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又促进了清真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目前,该市清真食品产业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呈现出由单一传统产业向多元化方向转变,由小作坊向规模化现代企业转变,由粗加工型向科技型转变的态势,清真食品产业已成为漯河“中国食品名城”的一道靓丽的风景。阳春三月末,风和日丽时,这是近日本网董事局主席、总裁一行陪同中国伊协领导来到该地调研考察时了解到的喜人成果。

漯河市辖临颍、舞阳两县和郾城、源汇、召陵三区和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2617平方公里,总人口260万。全市有回、维、满、蒙等38个少数民族、3. 74万人,占全市人口1. 44%,其中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 63万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97%。全市有清真食品生产经营商户共893家,其中企业34家,餐饮店800家,流动摊点59家。清真食品企业主要有从事肉制品加工的双汇万中禽业,生产清真调味品的南街村集团,生产奶制品的永利奶业,进行肉鸡分割的六和豫汇,从事面食生产的石磨坊面业和绿康食品等。近年来,该市按照省、市《清真食品管理办法》要求,本着管理和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强化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清真食品管理网络,完善清真食品管理机制,规范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秩序,既维护了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又促进了清真食品行业健康发展。

高度重视,完善清真食品管理工作机构和监督机制是清真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清真食品管理工作,作为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结合该市实际,出台了《漯河市清真食品管理办法》,成立清真食品管理办公室,多次就依法加强清真食品管理、发展清真食品产业提出明确要求。市委书记靳克文在相关工作信息上专门作出“开展对清真食品专项检查很必要,应形成长效机制”的批示。市、县(区)成立了分管领导为组长,工商、卫生、公安、教育、畜牧、民族等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清真食品管理委员会,12个少数民族千人以上的乡镇也都成立了相应组织。在此基础上,聘请少数民族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知名人士以及伊协、寺管会、民促会等人员为清真食品义务监督员,协助政府搞好监管。通过健全市、县、乡清真食品管理网络,逐级落实工作责任,延伸管理触角,实现关口前移,形成合力,为加强清真食品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加强宣传,营造贯彻落实《清真食品管理办法》的浓厚氛围是清真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该市采取阶段性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集中宣传与分散宣传相结合的方法,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管理办法》,使各族群众充分认识到清真食品的生产经营,是关系到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穆斯林群众合法权益的大问题,也是涉及民族关系和社会稳定的敏感问题,增强贯彻执行《管理办法》frg自觉性。在每年的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月活动中,都集中宣传《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印制各种宣传资料分发到清真食品商户手中;在主要街道、市场设立咨询台、宣传版面,发放宣传单,制造声势,扩大影响。该们还通过民族宗教知识竞赛、送政策法规下乡等形式,加大《管理办法》的宣传力度,扩大宣传层面,增强宣传效果。通过广泛深入宣传,提高了群众的政策和法制观念,增强了少数民族群众自重、自爱、自律意识,使生产经营商户自觉接受监督检查,文明经营、守法经营。

依法行政,及时有效开展清真食品的监管和市场整顿工作是清真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护航利器”。清真食品管理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依法加强清真食品管理是民族工作部门的重要职责。该们坚持集中整治与经常性的检查相结合;节日与大型活动期间集中检查与突出问题重点查处相结合;日常管理与年检工作相结合,严格依法行政,加大清真食品的监督管理和规范整治工作力度。在每年元旦、春节,清真食品市场活跃期卜司,坚持开展清真食品年度检查,县区对清真食品生产经营商户、摊点及早市、夜市商贩进行普查,登记造册,仔细查看生产经营者的身份证、卫生许可证、清真食品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是否对照,对存在的不足及时加以纠正。近年来,共清理不合格牌证72个,取缔不合格商户14家,提出整改5家,有效净化了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环境。在对双汇、南街集团等重点清真食品生产企业监管方面,帮助企业建立清真食品管理领导小组,完善管理制度,落实好企业领导班子、关键岗位中少数民族人员的配备和少数民族职工比例等相关政策,指导市伊协对其清真产品进行监制;采取半年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其人员配备、制度落实、进货渠道、生产存储等环节的情况进行突击检查,及时解决存在问题,确保企业恪守清真。市民族宗教局每年组织市、区伊协负责人对双汇清真食品供货基地进行考察,先后分赴山东、四川、黑龙江、贵外卜甘肃、青海等地,实地考察了为双汇清真分厂提供清真原料的企业30多家。通过当地民族宗教部门和伊协,详细了解供货企业情况,并深入实地重点对企业的清真食品生产资质、屠宰人员资格、屠宰过程、仓储包装等环节进行了全过程查看,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对不符合清真要求的供货企业,提出取消供货资格的意见,规范了供货企业清真资质,确保了清真信誉。

记者了解到,搞好服务,是该市推动清真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最重要一环。依托漯河市作为全国唯一食品名城的优势,助推清真食品行业发展,2011年第九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期间,市政府专门设立清真食品展区,邀请马来西亚清真认证官员和客商参会;举办国际清真食品发展论坛暨产业对接会,组织该市清真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与园内外客商进行座谈,开展对接,7解围际清真食品行业发展趋势,开阔眼界,拓宽发展思路。为永利奶业、石磨坊面业等三家清真食品生产企业成功申报“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享受贷款贴息政策,为其2.87亿贷款办理贴息,补贴利差489万元,为民族企业做大做强提供支持。推行清真食品品牌战略,增强该市清真食品行业自该发展能力,提高产品竞争力,将北舞渡闪家胡辣汤、繁城洪家清真五香牛肉、繁城烧鸡制作、繁城牛羊肉制作技艺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参加国家和地方组织的大型美食节、博览会等活动,扩大清真食品企业和品牌的知名度。近年来,多次组织双汇万中禽业、永利奶业、天味食品参加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展览会,提高该市清真食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在河南省首届清真食品展暨知名企业、知名品牌、清真餐饮名店评选活动中该市永利奶业等3家企业荣获“河南省清真食品知名企业”、双汇万中禽业生产的伊清坊牌清真食品等4个品牌荣获“河南省清真食品知名品牌”、君悦民族饭店等3家餐饮店荣获“河南省清真餐饮名店”。该市清真食品产业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呈现出由单一传统产业向多元化方向转变,由小作坊向规模化现代企业转变,由粗加工型向科技型转变的态势,清真食品产业已成为漯河“中国食品名城”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