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难那难心里有群众就不难”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天南地北山东人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这难那难心里有群众就不难”

来源: 时间:2012-04-06 点击: 我来说两句

 

他,当兵是个好兵,入伍8个月当上班长,1年半当上代理排长,被全团公认为干部预提对象……

他,退伍不褪色,带领村民创业致富,村年收入达到1.3亿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他,就是优秀退伍军人、山东省乡村建设带头之星济南市道德模范先进个人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标兵、山东省章丘市埠村街道杨家巷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有伟。

 

心系军营 摸爬滚打样样行

 

  1986年12月,杨有伟应征入伍,成为驻河南某部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从当兵的第一天起,他就为自己定下目标——— 入党、当、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每天早上,为能抢到扫帚打扫连队的卫生,他总是第一个起床,蹲在放工具的库房门前等候,只要库房门一开,他就第一个拿到扫帚把全连的卫生责任区域打扫得干干净净。在训练场上,杨有伟像个小老虎,摸爬滚打样样都行。

 

  就这样,入伍8个月他就当上班长,一年半后成为代理排长。正当他向自己的人生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迈进时,1990年初,家庭突遭变故,母亲因病去世,家里14岁的弟弟和16岁的妹妹无人照料。面对这种情况,热爱军营的杨有伟作出了他人生中最艰难的决定——— 含泪脱下军装,退伍回家。

 

  心系家乡 退伍不褪色,地方显身手

 

  回到家乡,杨有伟当上了一名合同制工人。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他年年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后来当上了城管科科长,所负责的街道被他管理得井然有序,多次被评为全市文明街道场所,他的能力水平也初露锋芒。

 

  在群众的眼里,不管谁家有困难,他都主动帮一把。一些事别人干不了,他去干准行。1993年11月,杨有伟终于实现了梦寐以求的理想,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4月,全国村委会进行了第一次直选,杨家巷村一些乡亲们对他说:有伟呀,你别在镇上管街道了,回来领着大家一起干吧。结果,那届选举,杨有伟全票当选杨家巷村村委会主任。

 

  心系群众 创业致富路上的领头雁

 

  十几年前的杨家巷,还是个脏乱差的落后村,村里大多是土坯房,村民家里养着牛羊,街上苍蝇满天飞。如今,一排排农民公寓楼整齐划一,宽敞气派;商业一条街、美食一条街店铺林立,顾客盈门;村内所有街道实现了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富裕起来的村民个个开着自家的小轿车出出进进……

 

  是什么原因使杨家巷村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杨家巷村村民的回答一语中的:我们有一个好当家人——— 杨有伟!

 

  2004年年底,杨有伟自己筹措资金100余万元收购了一家濒临倒闭的环保煤矸石砖厂,而后大胆管理。两个月后,砖厂的产量、质量明显提升,经营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村民纷纷入股。一次成功尝到甜头后,杨有伟又接连盘活了村办煤矿、电缆厂、树脂厂等多处企业,彻底解决了原企业产权不明、投入不足等弊端。改制后,各企业纷纷进行技改投入,企业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民营工业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

 

  在改制的同时,杨有伟积极实施商业富民战略,充分发挥杨家巷是街道政府驻地的地域优势,沿街建设商住楼房100余座,为群众发展第三产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目前,仅在美食街、商业街经营的回民个体户就有120多户,全村有200多户群众通过第三产业经营实现了家庭增收。去年,杨家巷村实现产值1.3亿元,完成利税1900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建成楼房36栋,村民楼房入住率达到100%。

 

  心系团结 促进回汉一家亲

 

  杨家巷村是个回民聚居村,又地处埠东、埠西村两个汉民村中间,日常生活生产经营与汉族同胞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2004年,杨有伟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充分发挥地处城乡结合部的优势,带领村民以城市化为目标对杨家巷村进行旧村改造,先后投资1.2亿元,建设了公寓楼10万平方米,入住718户,实现了全村楼房化。投资200多万元,建成高配套、高标准1000平方米教学楼一栋及村卫生所、健身娱乐广场,维修清真寺。硬化道路20000平方米,安装高标准路灯48盏。投资60万元,解决了村民生活及企业生产用水问题。

 

看着杨家巷村的男女老少都住进宽敞明亮、环境幽雅的楼房,邻村的村民都很羡慕。一些汉族群众试探性地问:杨书记,能不能也让我们到杨家巷住”“回汉一家,民族团结,不能光挂在嘴皮子上,得落实到行动上。汉族群众来我们村住,不正是民族团结的最好体现吗?了解这一情况后,杨有伟立即召集全村人开会,他的提议得到了村民的一致拥护。

 

  目前,有63户汉族群众搬进杨家巷,两个民族的群众和睦共处。因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工作突出,2009年3月,他被任命为埠村街道办事处回民管区的党总支部书记,对杨家巷和大冶两个回民村实行统一管理。

 

  心系国防 基层武装的一线排头兵

 

  近年来,在杨家巷村,当兵热始终是股热潮,这究竟是为什么?担任支部书记兼民兵指导员的杨有伟自有高招。

 

  绝不能亏待对国家国防事业作出贡献的人。这是杨有伟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不仅把自己的儿子送到部队去,凡是从杨家巷出去的义务兵,在待遇上提高标准,每年优待金不低于10000元,逢年过节另有慰问,每年补助不少于两万多,比正常在家上班的工资都高。另外,凡是从杨家巷村出去回来的复转军人,被优先安置在村里效益最好的矿业集团,村里选举两委班子,当过兵的优先当选。

 

  有这些优厚待遇,杨家巷村的适龄青年没有不愿意当兵的。杨有伟也经常自豪地说:我们村的兵,没有征不起来的。在平时生活中,他照顾军烈属比自己的亲人还亲。据不完全统计,从2002年开展拥军工作至今,他慰问部队共计花费100余万元。

 

  谈起创业之初的艰辛,杨有伟总是那句话:杨家巷的百姓是我的衣食父母,这难那难,心里装着老百姓就不难!他经常告诉身边人:和平时期时刻不能忘记战争,如果是在战争中我牺牲了,一定要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岗上;如果在经济建设中我累死了,一定要把我埋在杨家巷村的大地上。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