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族源历史看青州回族的姓氏文化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谱牒研究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从族源历史看青州回族的姓氏文化

来源: 时间:2012-05-02 点击: 我来说两句
 青州回族的姓氏文化,是青州回族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族源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等,共同承载了青州回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是青州回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青州回族如今同汉族一样,用汉字立名立姓。同时,也还按照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孩子出生后,请阿訇给起一个阿拉伯语的名字,称“回回名”或“经名”。起回回名是青州回族婴儿出生后的一种礼俗,也是将孩子引入教门的宗教仪式,更反映了孩子的长辈对伊斯兰信仰的坚守。既起汉字名,又起回回名,反映了如今青州回族姓名文化中,伊斯兰文化仍旧与汉文化并存的现象。
  青州回族的姓名,与青州回族的族源密切相关。青州回族的先祖,有的是唐宋时期入华的伊斯兰传教士,还有的是元初随成吉思汗、元世祖西征时入华的中亚、西亚的回回人。他们随着在中国居住时间的延长,受汉文化的影响不断加深,原有的姓名也在慢慢地改变。在姓氏文化上,进行着一个由伊斯兰文化向汉文化转化的过程。而明初朱元璋关于对少数民族禁止本民族通婚、禁用民族语言、禁穿民族服饰等一系列汉化政策,无疑加速了这种转化的进程。
  从青州回族各姓氏的族谱看,元末明初较早入居青州的回族,前两世有的仍直接使用回回名,或回回名与汉字名同时都有,表现出较浓厚的伊斯兰文化的色彩。如《杨氏族谱》中的始迁祖“莫苏”,其实是回回名“穆萨”的汉语音转。《青郡赵氏宗谱》中的始迁祖“明远”,同时有回回名“赛木马儿”。二世中的“哈木”、“四罕”等,也是回回名“穆罕默德”、“伊斯罕格”的汉语音转。
  三世而后的青州回族各姓氏,虽然普遍使用汉字立名,但起名用字比较随意,多为一个汉字,仍旧表现出少数民族起名比较随意的特点。如杨氏二世名“钦”,三世名“全”,四世名“瑄”,不像中国儒家家族立名那样,使用严格的辈份用字,名字的立意引经据典,十分讲究。
  至明末清初,青州回族有的姓氏入居已达十世之久,回族中读书做官的人多了,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深了,在纂修族谱时,才开始规定,子孙在立名时严格地使用辈份用字。如沙氏是十六世之后,规定使用“心作良田,孝为家传,景贤慕仁,以昭祖德”十六个字。而沧州刘氏是二十一世后,规定使用“培铭浩桓炳,堃钤洲桐炎,坚钺洵森煌,城铮泉林焕”二十个辈份用字。且每组五个字的偏旁,都含有“土、金、水、木、火”,有五行相生之意,以喻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此时,青州回族姓名文化中伊斯兰文化的色彩在逐渐淡漠,而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汉文化已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青州回族的姓氏,与青州回族的族源有密切的关系,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先祖原回回名中的谐音汉字为姓,这在青州回族中较为普遍。
  法姓:其先祖为明房山侯法都喇,“法都喇”是回回名,取自伊斯兰先贤之名。其本人当时即以回回名首字“法”为姓,又取汉名“法若正”,其后人便以“法”为姓。
  丁姓:据《丁氏族谱》记载,其先祖“赛沙丁”,其后裔便以回回名中的“赛”、“沙”、“丁”三字分别立姓。青州回族丁姓,便是以其回回名尾字“丁”立姓一支的后裔。
  青州沙姓之由来,《沙氏家乘》虽无记载,但从其“元世祖时入中华”的记载中可以推断,元初由中亚、西亚来华的回回人中,不少人名字中都带有“沙”字,如“木八尔沙”、“赛沙丁”、“沙不丁”等等,其后裔取其先祖回回名中的“沙”字为姓,亦在情理之中。
  二、以先祖原驻地为姓。
  杨氏:杨氏六世明正德进士杨应奎所撰《益都杨氏世谱序》中说:“传至吾五世祖莫苏,居大都羊市角头,因以为杨氏”。搢珽,杨应奎曾孙。清初康熙间,张贞《渠亭山人半部稿》中,有《益都杨君搢珽墓志并铭》,文中对杨姓之由来,更有详细阐述:“搢珽讳珽,始祖赛典赤,至自默德那国,为元佐命,居宛平,累世皆袭王爵。迨伯颜察儿复以淮王尚主,佩金符。入明,易姓为羊,复更为杨,自是始称杨氏。”清光绪《山东通志》也记曰:“杨应奎祖姑姊妹二人,乃元驸马伯颜察儿孙女,旧居宛平羊市角头也。值洪武鼎革,遂以羊为姓,随父奔青,又改为杨氏”。

  另外,青州回族刘氏,一宗来自于河北沧州,一宗来自临淄。青州人为区别二者,便以原居地冠其姓氏,称前者为沧州刘氏,后者为淄京刘氏。
  三、因与国有功,皇帝赐姓。
  赵姓:其明万历五年《先茔碑记》曰:“始祖伯颜,西域人也,仕元,赐姓赵”。元灭宋后,国人以赵姓为祸。而元世祖,一说元宪宗,为释民惧,赐伯颜赵姓。据《青郡赵氏宗谱》所记,伯颜卒年59岁。另据史料记载,伯颜故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照此推断,伯颜当生于1248年。元宪宗时(1251-1259),伯颜为十岁左右之孩童,而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伯颜四十多岁,已为中书平章政事。何时所赐,无明确记载。如因“仕元”而赐姓,当在元世祖时。
  查姓:《查氏族谱》序中说:“大明天顺皇帝北狩于鞑靼,为瓦喇乜允所虏获……帝复归,其始祖有保驾还国之功,从龙护卫之宠,封吾始祖于青州卫,赐姓,锦衣千户……”。史料记载,明英宗于正统十四年,受太监怂恿北上,被蒙古瓦喇部所俘,留居瓦喇部四年。景泰四年还京,景泰八年复辟还朝,对复朝有功人员大加封赏。青州查氏先祖“瑶”是功臣之一,赐姓封侯应在情理之中。
  王姓:青州回族中王姓一宗,据其族谱记载,先祖旺格斯,也称宛葛斯,受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派遣,于唐贞观年间,来中国传抪伊斯兰教,受到唐王礼遇,并赐“王”姓。
  四、汉族信奉伊斯兰教而入回籍,将原姓氏带到回族中来。
  青州回族中的谢姓、李姓、王姓一宗、杨姓一宗,都是因在回族聚居区长期与回族和睦相处,有的与回族联姻信奉伊斯兰教而汉入回籍,同时将他们原来的汉姓沿用至今。
  如回族谢氏,原为青州口埠镇人,始祖谢秉正,于清咸丰年间迁居城里,与回族兄弟和睦相处,感情笃厚,为清真寺与回族公墓捐献土地,崇奉伊斯兰教而汉入回籍。
  再如王姓一宗,原居金岭镇侯膏庄,清乾隆间其先祖王正一,率六个儿子来青州东关王家巷居住,未几年家业小康。因与回族相处,关系非常融洽,六个儿子都与回族联姻,而后皈依伊斯兰教。
  五、改换姓氏。
  青州回族中张姓一支,有“刘改张”之说。清雍正九年张永盛在真教寺《新建二门碑记》中自述始祖本源。“粤稽家乘,本刘侍御公谱系也,因高祖邑庠生讳让,嗣岳公浚,赘张氏,而继志述事则未尝一刻忘也”。事实是沧州刘氏刘瓒之孙刘让,入赘舅父家,随舅父张姓,改名张让。其后裔虽为张姓,但为区别于其他张姓,故称“刘改张”。
  青州回族中还有“麻”姓改马姓者。明衡王府良医所内,有回族马姓与汉族麻姓共职御医,关系十分亲密。明亡,衡王府败落后,麻姓御医见回族待人诚恳,讲究信义,即随马姓御医落户青州东关。因“麻”、“马”同音,便改“麻”姓为“马”姓,成为青州又一宗马姓回族。二〇〇九年,其后人重修族谱,特别记述了“麻”改“马”姓的历史佳话。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