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他的脚步坚持走爱国爱教道路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阿訇风采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跟随他的脚步坚持走爱国爱教道路

来源: 时间:2012-05-02 点击: 我来说两句
 马金鹏先生(1913~2001)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伊斯兰学者、阿拉伯语专家、翻译家,是民国年间成达师范学校的首批毕业生和该校派往埃及爱资哈尔大学深造的留学生之一,是该校“三长教育”成果的典型,是“成达精神”的传人,一生中在教学、翻译与研究、学术传承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今天我们纪念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仿效他的举意、跟随他的脚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伊斯兰教的优良传统,坚持走爱国爱教的道路。
  一、学习马金鹏先生知行统一的优良学风,大力弘扬伊斯兰教两世并重、爱国爱教的基本精神
  伊斯兰教是一个主张和平、追求和平,主张两世并重、追求两世吉庆的宗教,因而要求穆斯林热爱并建设好生养自己的家乡和祖国。真主在《古兰经》中说:“你应当借真主赏赐你的财富而营谋后世的住宅,你不要忘却你今世的定分。”(28:77)“当礼拜完毕的时候,你们当散布在大地上,寻求真主的恩惠。”(62:10)穆圣也说:“爱国是信仰的一部分。”“你当为今世耕耘,好像永生不死;你当为后世工作,犹如明日即亡。”
  中国伊斯兰教“爱国爱教”的教义思想,在20世纪初辛亥革命民主共和思想的影响下,出现了新的特点,“保国即是保教,爱国即是爱身”的主张在中国伊斯兰教界日益深入人心,对伊斯兰教育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成达师范学校的创建者之一马松亭阿訇在《中国回教与成达师范学校》一文中谈到办学宗旨时指出:“阐扬回教文化,即中国图强之一道。成校之目的,即在教育兴国,宗教救国。”在1931年该校的斋月演讲中,马松亭阿訇说,伊斯兰教的目的“是为达到世界安宁,社会平静,进至大同的境地”,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宗教;《古兰经》是“指路明灯——解决社会问题的法典”;“我们知道拜主是应当的天职,并且服务于社会也是我们应负的使命”。唐柯三校长也强调,“培养人才就是要体现爱国家、爱民族、爱宗教这个根本”。
  作为成达的高才生、在母校执教多年的马金鹏先生秉承前辈的教诲,继承和发扬了伊斯兰教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他在学生时代就注重伊斯兰教基本精神的探讨,先后在《月华》杂志上发表了《那是个救世的宗教》、《读马太福音后》、《回教的贡献》等。后来,他又结合社会实践加深这种探讨,并且以伊斯兰教的基本精神指导社会实践。他认为,“回教是半入世半出世的宗教”、“精神与物质均重视的宗教”,穆斯林“以现世为来世的田园,兼顾两世的幸福”;“一个穆斯林履行了‘五功’只不过作了个人的功课而已,除此之外,他还有许多义务;我们必须共同努力,以谋社会、国家的繁荣”。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他参加了“甘宁青抗日救国宣传团”,宣讲了《古兰经》、圣训关于反对侵略、保卫家园的教导,号召穆斯林群众以当年穆圣反迫害的战斗精神投入到抗日斗争中去,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保卫国家而奋斗。1939年担任《月华》主编,利用这一阵地动员穆斯林群众抗日救国,撰写了《怎样加强回民抗战意识》等十几篇宣传抗日救亡的文章。他在《古兰经中关于动员的教训》一文中指出,真主号召穆斯林为维护正道而冲锋陷阵,“我回教民众既身在中国,中国即为我之国家,国亡家破,宗教安能完整”,“回教生当为正义而作有力之表示”!在桂林,有人对成达师生在清真寺排练话剧《国家至上》提出异议,他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爱教,更爱祖国”,这个话剧歌颂回汉群众团结抗日,应该支持。1950年,他担任上海福佑路回教堂教长时,针对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和我国人民抗美援朝的正义行动,引述经训关于“爱国爱教”的论述,对穆斯林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此后,尽管他离开了清真寺到北大从事教学工作,但在几十年的生涯中他仍然践行着“爱国爱教”这一理念。
  马金鹏先生既注重对伊斯兰教基本精神的探讨,又注重以伊斯兰教基本精神指导实践,为我们提供了践行伊斯兰教知行统一观的范例。当前,党和国家对伊斯兰教界寄以厚望,希望我们能够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我们要以马金鹏先生为榜样,努力学习伊斯兰教的基本理论,弘扬伊斯兰教两世并重、爱国爱教的基本精神,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仿效马金鹏先生育才兴教的举意,努力发展伊斯兰文化教育事业
  伊斯兰教高度重视文化教育。《古兰经》说:“你应当宣读,你的主是尊严的,他曾教人用笔写字,他曾教人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96:3-5)“安拉将你们中的信道者升级,并将你们中有学问的人提升若干级。”(58:11)穆圣也说:“你们求学吧!为真主求学等于敬畏,探讨等于功德,阅读等于赞颂,砥砺等于抗战,教知识于文盲好似施舍,传知识于家属犹如赡养。”“求知,是男女穆斯林的天职。”“求知,从摇篮到坟墓。”
  为了巩固和传播伊斯兰教信仰,增强凝聚力,提高穆斯林的素质,中国穆斯林历代先贤们依据经训的教导,不断探索着发展伊斯兰文化教育事业的道路。到了20世纪20年代,成达师范学校的创立,开创了中国现代伊斯兰文化教育事业的新时代,它将伊斯兰教育学校化、正规化、社会化,经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兼授,培养了一批既可以作清真寺教长,也可以作学校校长、伊斯兰教社会团体会长的“三长”人才,为我国伊斯兰教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马金鹏先生是成达 “三长”教育的受益者之一,一生中念念不忘育才兴教,念念不忘弘扬伊斯兰文化。他的这一人生经历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其一,执教于成达师范学校时期。这期间他不但对教学工作兢兢业业,而且关注整个伊斯兰教育事业的发展。1947年,他担任成达训育主任时协助校领导建立了“子香教育基金会”,兴办了私立燕山中学和一批穆斯林小学。其二,在上海担任福佑路清真寺教长时期。这期间,他每逢斋月都在寺内举办一个月的演讲活动,为穆斯林讲解教义、教法,宣传伊斯兰文化;分别为入寺礼拜的青年人、中年穆斯林编写教材,开办培训班;每个主麻日都根据实际情况为穆斯林讲“卧尔兹”;在穆斯林家里过“尔麦里”,既念经又讲经等等。其三,到北大任教时期。这期间,他主要从事阿语教学工作和研究工作,硕果累累;还利用业余时间翻译出版了世界名著《伊本·白图泰游记》和《穆罕默德传》、《虎图白演讲集》等弘扬伊斯兰教文化的著作。其四,退休时期。这期间,他成了伊斯兰教界不挂名的“顾问”,经常应邀到天津、北京、济南为伊协、寺管会、阿訇讲解教法,指导青年阿訇诵经、讲“卧尔兹”;为经学院青年教师编写的教材把关等。1990年参与北大在暑期承办的三次阿语培训班,培养了300多名教师和宗教工作者。1992年,他开始译注《古兰经》,这时,他已是79岁高龄的老人,而且身患多种疾病。然而,他以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毅力,终于在2000年87岁时,完成了这部80万字的著作,创造了中国《古兰经》译注史上的奇迹。
  回顾马金鹏先生的这些事迹,我们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不由得想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句。他一生执着于伊斯兰教文化教育事业,其动力来源于穆斯林的虔诚举意,来源于前辈“教育中培养圣贤”的殷切嘱托,来源于成达校歌所表达的“造就师资,发扬圣教”、“完成使命,百折不挠”的宗旨和信念。传承伊斯兰文化教育事业,对他来说是使命所在,责无旁贷。当前,发展伊斯兰文化教育事业是促进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需要,是伊斯兰教自身发展的需要,对我们来说,也是使命所在,责无旁贷。发展伊斯兰文化教育事业需要这样那样的条件,最重要的是要有虔诚的举意。如果我们能有马金鹏先生那样的拳拳赤子之心,能够像他那样为事业而奋不顾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末,我们的目的就一定能够达到。
  三、学习马金鹏先生热爱教门、关心穆斯林疾苦的优良品质,协助党和政府落实政策法规
  伊斯兰教是一个和平的宗教、宽容的宗教,同时也是一个坚持原则的宗教,主张对来自外界的侵犯给与必要的反击。马金鹏先生深刻了解伊斯兰教的社会、人生价值,因而热爱教门、坚决维护教门的权益。对发生在国内国外的辱教案他总是义愤填膺。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他参与了“援阿大同盟”的组建,起草宣言,动员数千名北平回族学生参加示威游行,并发表演说。同年,他协助薛文波校长采取严厉措施,迫使民国政府严肃处理了宁夏宁武发生的辱教案。1950年,上海发生了耶稣教内地会外国牧师到各清真寺散发宗教宣传品事件,时任福佑路清真寺教长的马金鹏先生代表上海伊斯兰教界与对方展开严肃的辩论,维护了伊斯兰教的尊严。
  《古兰经》说:“正义是信真主,信末日,信天神,信天经,信先知,并将所爱的财产施济亲戚、孤儿、贫民、旅客、乞丐和赎取奴隶,并谨守拜功,完纳天课,履行约言,忍受穷困、患难和战争。这等人,确是忠贞的;这等人,确是敬畏的。”(2:177)“你们要主持公道,安拉确是喜欢公道者的。”(49:9)穆圣曾说:“一个人不会是信士,直到他为其兄弟所喜欢的时候。”马金鹏先生尊从经训的教导,对教门、对穆斯林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在成达任教期间,发现学生不努力学习或者不遵守纪律,他毫不姑息,但在生活方面对学生关怀备至。一次一位考生丢失了回家的路费,焦急不堪,他了解情况后赠给路费,送给食品,如同慈父。马金鹏先生对穆斯林同胞的关爱,更主要地表现于维护穆斯林的合法权益。他在上海任教长时,在抗美援朝背景下,上海市政府决定向内地疏散一部分居民,有一位穆斯林不属于疏散对象却被单位列入了疏散名单,这位穆斯林找到他,希望能够得到他的帮助。他冒着风险,上书市政府领导,使这位穆斯林留在了上海。有一次,一位开餐馆的乡老到寺里对他说,餐馆的厨师因为晚间营业时间长得不到加薪要辞职,而自己又不想让厨师走,不知如何是好。马金鹏先生说,《古兰经》教导我们:“你们不要克扣他人应得的财产。”穆圣也说,对工人作了工而不付其工资者,宣判日必受真主的恼怒。现在国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厨师工作超过八小时,按政策你也应该给他增加工资。那位乡老听了豁然开朗,心悦诚服地为厨师加了薪。马金鹏先生顾全大局,把帮助政府落实政策法规当作份内之事。一次上海狮子弄个别汉民违背民族政策伤害了穆斯林的感情,回族群众情绪激动,纷纷要求惩办肇事者。他和同仁一起向居委会反映情况,耐心做回族群众思想工作,使问题妥善解决,并协助政府开展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加强了民族团结。当时,上海交大回民食堂没有清真标志,致使非穆斯林学生也来就餐,影响了穆斯林学生的利益,而且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也时有发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交大回族学生请他为回民食堂写一幅“都哇宜”,他热情地接待了来访的学生,满足了他们的要求,改变了回民食堂混乱的局面。上世纪80年代末,桂林穆斯林为收回西门外寺产到北京上访,他协助他们通过马松亭阿訇与有关部门协调,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马金鹏先生之所以能够在社会生活中表达穆斯林的心声、维护穆斯林的权益,归根到底,是因为他不断地完善着自己的伊玛尼,“助人为善”、“调解争端”、“命人行善”、“止人做恶”、“维护大众利益”、“积极进取和奋斗”、“履行承诺”、“和睦邻里”、“讲求信义”等等这些伊玛尼的“枝杈”,都是他身体力行的;虔诚的伊玛尼是他爱教门、爱穆斯林的活头源水。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伊斯兰教协会、清真寺民主管理委员会和伊斯兰教界人士都应该反映穆斯林群众的意见要求、代表他们的合法权益,协助党和政府把民族、宗教政策法规落到实处。要发挥好这种桥梁纽带作用,固然要努力学习宣传相关的政策法规,但更重要的是要像马金鹏先生那样,坚定自己的信仰,培养热爱教门、关心穆斯林疾苦的优良品质。
  主要参考资料:
  1.马博忠主编:《信仰与人生》(香港天马有限公司,2006年10月第1版)
  2.中国伊伊斯兰教协会、山东省伊斯兰教协会、济南市伊斯兰教协会编:《成德达才》(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3.月华旬刊社:《月华》第十期(1938年)
  4.月华旬刊社:《月华》第十六卷(1946年)
  5.兰州市伊协:《开拓》杂志,2007年第4期
   (作者系吉林省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