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岭上的东乡族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民族风情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黄土岭上的东乡族

来源: 时间:2012-05-04 点击: 我来说两句
在洮河和大夏河的最下游,夹着一块中间高耸四周低平面积150平方公里黄土峻岭,那就是东乡族自治县。它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以县城锁南坝为中心,六条山梁夹着六条大沟,规则地放射出许多岭沟,恰似一只黄伞,神奇地扣在这块大地上。这里河水环绕,村落棋布,层层梯田直接蓝天,羊欢牛叫,民风淳厚。 
东乡族自治县是东乡族最集聚的区域,据2000年统计,东乡族在全国人口约有52万,而这里25万多,几乎占二分之一,占全州人口的23%。其余散居在周邻各县(市),在兰州市、西宁、银川、新疆、河西等地或集中或分散居住着部分人口。
  一、形成发展 
  东乡族的族源和形成,是以撒尔塔人为主,与当地回族、.汉族及少量的蒙古族等逐渐融合而成。东乡族自称为“撒尔塔”,撒尔塔原意为“商贾”,十二、十三世纪的撒尔塔是指定居于中亚一带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各种人,主要是色目人。《蒙古秘史》载,13世纪初,成吉思汗“征撒尔塔兀勒凡七年”,大量的撒尔塔人被“签发”东迁,部分屯戍河州东乡一带。后被元世祖下令将军户变为民户,遂定居东乡地区。明《河州志》载,“孝奇名于地志,与大夏而西通”。“黄河部落接康居”,东乡地区大量的奇僻地名与撒尔塔地名、部落名相对应。如东乡的甘土光、纳伦光、萨勒、库麦土、胡拉松、乃忙等地名,分别与中亚的干土城、苏联吉尔吉斯共和国的纳伦城、不花刺和撒马尔罕之间的撒里普勒、土库曼、呼罗珊、乃蛮相同或相似。东乡地名中至今保留着许多以工匠命名的村庄。免古赤(银匠)、益哈赤(碗匠)、阿娄赤(编织匠)、坎迟赤(麻匠)、阿拉松赤(皮匠)、托木赤(铁匠)等。分布集中连片,元代有弓甲匠达鲁花赤管理。是被成吉思汗征调服役的撒尔塔“诸色人匠”活动的历史遗迹。至今有一些家族流传着祖上来自阿拉伯、波斯、中亚一带的说法。以哈木则为首的40个传教者和阿里阿塔率领的8个赛义德,曾来河州一带传教。其中有14人定居东乡,亡后葬在东乡,其后裔分布在东乡县高山、达板、坪庄、龙泉乡。部分东乡人的外貌特征与中亚人相似,大胡须、高鼻梁、深眼窝、蓝眼睛。
  东乡族形成中融合了一些伊斯兰化的蒙古人,元代安西王阿难答部信仰伊斯兰教的部分部众有可能到东乡地区。东乡语属蒙古语族,东乡族形成时受到蒙古族的影响。通过移民、驻军、屯田、亢发等形式亦有汉族定居在东乡的,有的融合于东乡族。至今东乡县锁南镇的王家、张王家,汪集乡高家,达板乡黄家等村以及唐汪乡的一些东乡人,自说祖先是汉族,后成为“随义散撒尔塔”。东乡县百和乡千腊家村等,说其祖上是藏族。明代在河州设有“番客百户所”,所设的屯寨中,东乡有锁南坝、红崖子、喇嘛川、三条沟、梨子山5寨,分别由左所、右所、前所、中前所管辖。这些屯寨的屯民编入千户、百户,给土官交纳贡赋,承担差役。明洪武中期,河州改行里甲制度,东乡设9里。归里管辖的民户,属民籍。
  明朝,东乡族人民主要从事于农业生产,畜牧业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东乡族许多生活日用品用羊毛制成,至今留有养马:养羊的历史痕迹。地名中有不少马场、“郭尼米”(羊沟)、“佛格光”(牛沟)、毛勒(马)山等。手工业在清代时有毛毛匠(即制皮毛业)、织褐、擀毡、铁制、石雕、磨房、油坊等,以织褐和擀毡最出名。民国时东乡织褐工艺大有进益,单线改双线,能织精美花纹,纬线从400根增加到1200根。东乡人制的毡种类繁多,有春毛毡、秋毛毡,还有沙毡。东乡与其它地区的交往孔道,主要通过黄河、洮河与大夏河。黄河上有黑城渡、盐场渡、红崖渡、他家渡,洮河渡口有马巷口渡、红柳渡、野松达板渡、科妥渡。大夏河渡口有折桥、右丞桥、 浊湖桥。除木船摆渡外,还有羊皮筏子乘渡。木制和石制的工具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农作物在洋芋、小麦、玉米、豌豆、青稞、燕麦、荞麦、糜子、大豆等,其中洋芋的产量较高,播种面积较大。集市贸易清代有锁南、唐汪等6个集。民国初增加到10个集。 东乡族人民在旧社会受着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担负着历史官府的田税和差徭。清康熙年间东乡地区交纳田赋千石左右,地丁银二三千两。清代后期,每年向官府交纳民粮24000石,屯粮24000石,合计48000石。民国37年,韩起功一次抓兵3000人,形成“集市无人烟,乡村无青年”的惨景。在历史上东乡人民和其他各族人民一起,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其中著名的有清顺治五年(1646年)四月,以闯塌天为首的东乡族人民的反清斗争;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苏四十三率义军途经东张地区时,锁南、唐汪川、洪济桥等地约2000多群众参加反清行列。清咸丰九年(1859年),东乡族马有哥、马录录和闵福英率部阻击清军,参加围攻河州、双城的战斗;光绪二十六年,被称为五统领的东乡红泥滩马福寿和八苏池马忠效统帅1500名回族,东乡族土兵,在北京抗击八国联军;民国17年,参加反对国民军的斗争;民国32年,东乡族马木哥、马撒尔东、马生文等率部参加“甘南农民起义”,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东乡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日本及西方一些国家的著作中称为“撒尔塔语”。句子结构是主、宾、谓的次序,状语在谓语之前,定语在被修饰词之前,有锁南坝、汪家集、那勒寺方言区别。现在东乡语中,32.89%的词汇与蒙语相同或相似;汉语词汇约占49%,其余为阿拉伯、波斯、突厥词汇,大多数东乡人兼通汉语,汉字是东乡族通用文字。
 二、风俗习惯
  东乡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衣食住行及风俗习惯,与附近的回族基本相似,但也有自己的特点。据载,衣着在元明时妇女上着圆领大襟绣花长袍,袖子宽大,袖口镶有绣花饰边;下穿绣花滚边裤,裤管后面开小叉,用飘带束住脚管。逢喜庆节日穿绣花裙,足登绣花高跟鞋,头戴包头巾,发髻插饰物。胸前一般都佩戴银饰,妇女的上衣还流行假袖,有时在袖口间,用各色布缝成数段,并在假袖各段上绣有花边,美观大方。清代和民国时期妇女服装发生很大变化,妇女衣料颜色素雅,多穿黑蓝和藏青色的布衣,青年妇女穿红着绿,上衣宽大,长齐膝,大襟开在右边,袖长齐腕,袖口约四、五寸;有时上衣外面加一件色彩鲜艳的坎肩,长裤一直拖到脚面。小女孩喜戴圆形折皱绣花帽,帽洞上有小穗子。妇女一般戴盖头,盖头长到腰际,盖头随年龄而异,分绿、黑、白三种颜色。男子多穿宽大的长袍,束宽腰带,腰带挂有小刀、荷包、眼镜盒。念经人多穿或黑或白或黄的“准拜”。现代大都穿短衣,头戴平顶软帽,分黑白二色,白为单帽,黑的多为夹帽,男子留胡须。   婚姻、习俗具有特点。举行婚礼,新郎在本家一位长辈陪同下去接新娘。新郎先依次到邻近的新娘亲戚家拜访,后到新娘家接亲。离开女家时,由双方德高望重的长者说 “高比”,即互致祝贺,表达感谢之情。新郎还要到厨房致谢,并设法拿走一件炊具,象征掌握烹调技艺,使新娘心灵手巧。迎亲多用马。娶亲途中,男女双方亲朋在适当地方设茶点接风,叫“多斯乎接列”。新娘到村口要举行赛马,以表喜庆,显示新郎智慧勇敢。新娘接进夫家,欢聚亲朋友要唱“哈利”。即由一名“纳杜赤”(民间艺人领唱),众人随和边唱边击掌拍臂,腿曲如骑马装,或左或右,或前或后,或转圆圈,手舞足蹈,热闹而有情趣。婚姻关系中仍保留着一种与“阿哈交”(指同血统)不通婚的习俗。 
  东乡族群众讲究礼拜。互相见面,年轻的要先向年长的问安;年长的也要回礼。尊敬父母长辈。客人到家,立即请到炕上,主人陪客,不和客人一起饮茶用餐,而是站在一旁端饭倒茶,竭诚招待。吃鸡十分讲究,把鸡分解成14块;鸡尾是最贵重的,由最年长、最尊贵的主客享用。东乡人家里朴实干净,门后房梁上挂一个洗澡用的吊罐,地下修一水道。房檐台阶上,常放着洗漱用的汤瓶。一般不用脸盆,认为洗过的脏水不能重复使用。洗脸时两手只能往下擦洗,不能上下反复。水桶和碗勺,洗净后倒扣在碗柜里;茶壶、火壶等都擦试得很干净。出远门、做礼拜、参加葬礼、过民族节日、宰牲之前都要大净和小净。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