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回族身份鲜为人知 后人建清真寺做礼拜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先贤故事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常遇春回族身份鲜为人知 后人建清真寺做礼拜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12-05-08 点击: 我来说两句
六合南门清真寺遗址 本版除资料图片外,均由现代快报记者顾炜摄
六合南门清真寺遗址 本版除资料图片外,均由现代快报记者顾炜摄
叙利亚总统所赠的阿拉伯铜盘
叙利亚总统所赠的阿拉伯铜盘
埃及总统所赠的怀表
埃及总统所赠的怀表
达浦生生前使用的泰斯比海
达浦生生前使用的泰斯比海


  近日,一位市民向《发现》周刊反映,在南京六合区一条老街上有一所老建筑,可能始建于明朝时期,但现在却已经荒草连天,想请记者前去一探,看看这处古迹究竟是何人所建。

  记者前往六合采访后,发现这所古迹还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现代快报记者 戎丹妍


  古建筑坐落在一条清真街上

  居民说这里曾有一座清真寺

  据线索反映,这所老建筑就在六合区的朝天街附近。

  当记者赶到这里时,发现确实有一栋老建筑孤独地矗立在一座废墟上,现场杂草丛生,周围还堆放着一些建筑垃圾,而房屋也已经非常破旧,但也不失几分宏伟的气势,飞檐翘角、雕栏画壁。

  古宅大门紧锁,从侧面绕过去,发现里面已经空了,后部连屋顶也没了,只剩下一个空架子,朱红的油漆已斑驳,提示着人们这里已好久没人来打理。

  这座古宅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在现场,记者还发现了一块石碑,淹没在杂草乱石里,上面写着“达浦生纪念馆”几个大字。达浦生是谁?

  向周边居住的人们打听,原来这里曾经是一座清真寺。而仔细一看,和这座古宅相连的还有一条很古老的街道,名叫清真街,街上还有一处老建筑,门帘上写了“清真女学”几个大字。打听之后发现,原来住在这条街上的居民大多是回民,不过他们说的都是一口正宗的南京六合话,人也非常和善。

  在一位比较熟悉当地历史情况的叶方龙先生的帮助下,记者在长江路清真寺见到了南京市六合区伊斯兰教协会会长胡世惠,通过胡世惠会长,记者了解到了清真街上那栋古建筑的前世今生、来龙去脉。

  清真寺由常遇春后人所建

  原来常遇春本身就是回族人?

  胡世惠告诉记者,清真街上那栋古建筑确实是在明朝时期建立,始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而建筑该清真寺的人也是明朝赫赫有名的人物,就是明朝开国功臣常遇春的二世孙常泰公。因受先祖荫庇,常遇春的后辈也都世袭爵位,地位显赫,受到的赏赐也数不尽,六合居所也是皇帝赐封的。常泰公晚年隐退后就被恩赐迁居六合,而这座清真寺也是他迁居六合后修建的。

  为何常遇春的后人要在此修建一座清真寺呢?胡世惠说,在中国历史上,有十个少数民族是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而回族就是其中之一。因为伊斯兰教一天内要进行5次礼拜,所以,有回民居住的地方必有清真寺,以方便信徒礼拜。所以,这说明常遇春后人在六合修建清真寺是为了方便回民做礼拜,而回民来自哪里?就是常遇春的后人,因为常遇春本人也是回族人。

  常遇春家族因为地位显赫,家族庞大,所以迁居到六合后,修建一所清真寺再平常不过。胡世惠说,后来他们在遗址上考察时还发现,在寺内的一道院墙上有一个门的痕迹,而这个门就直接通往一位姓常的人的家里。可见常遇春后人修建这座清真寺,一是方便当地回民做礼拜;二是方便自己家人到此做礼拜。

  胡世惠说,六合地区的回民也不止常遇春的后人,这里其实一直有很多回民居住。在六合回民中,有两个大姓,一个是姓常,一个是姓达,在六合回族总人口中各占1/3的比例。六合目前有1.3万回民,在全省来说是比例很高的一个地区。这可能就和历史上的迁徙有关,比如常遇春的后人就是一个例子,另外可能还有其他一些回民也陆续迁徙到这里,于是就形成今天这样一个分布局面。

  达浦生是当代著名阿訇

  曾随周恩来总理参加万隆会议

  说到姓达,在遗址里,就有一块“达浦生纪念馆”的纪念碑,而达浦生又是什么人呢?胡世惠说,他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少数民族爱国民主人士、著名学者、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也是辛亥革命以来我国内地回族穆斯林中享有盛名的四大阿訇之一。

  达浦生诞生于1874年农历四月初十,1965年6月21日病逝,回族,出生于一个阿訇世家,7岁入学,先后在六合南门清真寺(即今古寺遗址)和南京常巷清真寺学习汉语、阿拉伯文和波斯文。20岁赴京在牛街礼拜寺师从王宽,22岁在该寺当伊玛目。他于1899年回乡任教长,创办了六合县清真广益小学。1921年至1928年,达浦生赴南洋群岛考察伊斯兰教育。从海外归国后,他立即投入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筹建工作并任校长。该校前后选派两批学生赴埃及留学,为我国伊斯兰文化事业发展造就了一批伊斯兰学者。

  达浦生一生不仅致力于办学,还是一位爱国主义人士。

  1938年2月达浦生参加“世界伊斯兰教大会”,与会代表和群众有15万人。他利用此机会,揭露日军侵华罪行,还与3名日本浪人舌战,使其当众出丑。他还撰写了《告世界伊斯兰教教友书》,历述60年来日本侵华史实及中国穆斯林积极参加抗战的事迹。呼吁全世界穆斯林给日本帝国主义以舆论上的谴责及经济上的制裁。

  新中国成立后,达浦生依然积极于和平事业,上世纪50年代他曾作为中国人民代表,赴赫尔辛基参加“世界和平大会”和莫斯科“世界和平人民代表会议”。1955年,他又以周恩来总理顾问的身份,随中国代表团赴印度尼西亚参加万隆亚非会议。随后他又访问埃及,纳赛尔总统接见他时问道:“你就是随周恩来先生参加万隆会议的那位穆斯林顾问吗?”离别时,总统以亲笔签名精装《古兰经》相赠,其后不久,埃及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达浦生的外交活动为新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建立友好关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为世界和平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清真寺处于维修阶段

  青奥会前会修好,用来提供宗教服务

  胡世惠说,达这个姓氏本身也比较特别,它是姓氏中少数能追溯到第一个姓名来源的姓,这个姓最早出现在元朝,本来是皇帝赐封官员时封的官位,名为达普台,后来这个官就用这个官名作为自己的姓氏,于是达姓就出现了。所以达浦生先祖最初也是来自官宦,后来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流落到了全国各地,而六合的达姓也是其中一支。

  在清真寺里,记者还见到了很多达浦生生前使用的衣物以及出访各国时获赠的纪念品,比如沙特国王所赠的头箍、叙利亚总统所赠的阿拉伯铜盘、埃及总统所赠的怀表等等。胡世惠说这些件件都是珍品,有的堪称国宝。这些藏品本来曾在南门清真寺展出,现在因为要复建,所以这些珍品暂时先收藏起来了,等那边重修之后就可以重新展出。

  据胡世惠介绍,原来的南门清真寺并不像现在这样荒芜,前后有四进,占地约3000平方米。但原来的建筑已经很破旧了,于是大都被拆掉,目前只留下了一栋主建筑,也就是记者看到的大殿。现在,他们准备对这里进行重修,而主建筑也必须落架维修。

  胡世惠说,南门清真寺目前是南京市文保单位,2004年,六合区伊斯兰教协会在寺内建立了达浦生纪念馆。六合区委区政府已经决定,斥巨资扩建达浦生纪念馆,修复南门清真寺,建立六合伊斯兰文化区,记者所见到的景象是区政府完成规划用地第一批寺房、民房拆迁任务后的样貌,不久还将启动第二次拆迁,将该项目建设用地扩大为8000多平方米,目前正在忙于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而到青奥会时,这里还要作为宗教服务接待点,全区广大穆斯林群众也正在期待青奥会之前把南门清真寺修复,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小知识

  南京净觉寺

  牌坊雕刻龙是特例

  提到清真寺,人们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圆顶穹窿式的建筑,但南门清真寺却是典型的中国古建筑风格,雕栏飞檐,青砖灰瓦。胡世惠介绍说,这是因为伊斯兰教在传入中国后渐渐和本土风俗融合的缘故。

  伊斯兰教发源于中东地区,通过丝绸之路渐渐传入中国,它传到中国的第一站是新疆的喀什,这里的清真寺风格就是阿拉伯式的,大穹窿顶式。而后渐渐向内地传播过程中,可能因修筑西式风格的工匠无法到达,于是就出现中式的建筑。胡世惠说:“伊斯兰教是提倡"宽容"的宗教,在其传播过程中就与当地文化相融合,所以出现中式风格的建筑并不奇怪。”

  在南京,还有一所有名的清真寺,就是净觉寺,是皇帝赏赐郑和下西洋修建的。这所清真寺也是中式建筑,而且装饰牌坊上还雕刻了一条龙,这在清真寺中比较少见,因为伊斯兰教是不拜物的,所以建筑装饰中一般不用动物造型,而因为这是皇帝的特赐,所以才雕刻了一条龙。这也体现了伊斯兰教与社会相适应的本质特征。 (来源:现代快报)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