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舞蹈创作中的文化个性与艺术品格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学术论坛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回族舞蹈创作中的文化个性与艺术品格

来源: 时间:2012-07-11 点击: 我来说两句
 由于历史及其他原因在某种程度上对文化艺术的影响,回族舞蹈在今天的中华民族舞台上鲜为人知,但是本民族内在虔诚的精神信仰和质朴的淳厚民风,却不可遏抑的存在于艺术的内在表达,我们需要认真、诚恳的潜心整理、提炼,将生活中闪烁着艺术魅力的表达,予以有效的彰显。那么今天的回族舞蹈如何运用“人体动作的文化”,用身体语言来记录回族历史文化足迹,又如何跟随时代的步伐大胆超越创新却不失回族文化的独有特征,是回族舞蹈创作在当代所面临的新的挑战,也留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和有待于提升的空间。
  文化因素在身体语言表达中的艺术化体现
  回族人民独特的生活习俗首先与其虔诚而忠一的精神信仰有关。在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不断的融合和进步中,在复杂多元的文化交流、多变的自然生活环境中,培养了聪颖智慧、坚强不息、勤劳勇敢的民族品格,我们应当清楚的认识到,这一切始终是回族舞蹈创作的根本源泉。纵观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民族舞蹈艺术,尤其是回族舞蹈的发展,在前辈的努力探索和创作中,也涌现出一些反映回族人民生活的舞蹈作品,例如表现回族人民喜欢喝“三炮台”八宝盖碗茶的群舞《盖碗情思》、《喝口盖碗心舒坦》和反映回族传统经商习俗——“揣袖”,即买卖双方在袖筒里讨价还价进行交易的《袖里乾坤》;反映回族人民尚武习俗的作品《踩点点》;反映回族坚强不息、坚韧乐观民族性格的作品《走出金银滩》、《脚步》、《沙海子的歌》;反映对幸福生活向往与追求的作品《枸杞红了的时候》、《花儿美在盖头里》;反映回族女性虔诚圣洁的内心与情感升华的作品《洗礼》、《水之秘语》、《水溢金瓶》、《心泉》、《净静觐》等。回族舞蹈作品的内容已涉及到回族人民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各个层面。在创作技法上追求创新,融入现代意识,追求艺术品位和创作意境,创作出了大量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浓郁的优秀舞蹈作品。
  1、回族的民族文化因素
  回族有着特殊的“洗礼”习俗,“沐浴”既是回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亦是宗教习俗。具有独特回族特色的“洗”,主要分为“大净”和“小净”,先知默罕默德说:“沐浴是信仰的一半”。洗礼的动作,因心灵、意识的信仰投射,更多了一份韵律感和独特的艺术化质感,在舞蹈创作中,多将洗礼的动作提炼、加工用之于舞蹈艺术的表达。舞蹈《洗礼》、《水之秘语》的主体动作素材都源自回族洗礼“大净”、“小净”中的“洗三把手”、“洗肘”、“抹头”、“掏耳”等生活动作,其中《水之秘语》更是一个突破和创新,并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模仿和简单的照搬,作品紧紧抓住回族人民沐浴时的特殊心理过程,截取礼拜前沐浴的场景,并将洗礼动作艺术加工,融进了更多女性柔美、流畅的身体动律特征,使“洗”的动作更加优美,具有律动感和绵延不断的流畅感。作品反映了回族女子的一生与水紧密徊伴,秘语是沐浴中的少女身体的洗礼和心灵净化过程的对话,“秘”则体现了一种不能言传的内心升华,增强舞蹈的神秘色彩。作品把沐浴中回族少女净身和内心情感升华结合为一个并行的过程,把沐浴时的庄严肃穆、虔诚圣洁这一心理上的特殊情感呈现在舞台上,可以说既是回族女子生活的真实写照,又是对回疾舞蹈的创作进行深层次的探索。
  2、特殊生活习惯的文化因素
  回族饮茶善用盖碗,亦称盖碗茶。回族舞蹈《盖碗情思》就充分抓住了喝盖碗茶、用盖子拨开茶叶、端茶碗等一系列动态特征,融入艺术创作的表达中,就是把回族饮盖碗茶的系列动作用舞蹈语汇表达出来,充分体现浓郁的回族地方特色,舞蹈作品风格化的塑造又体现在其抓住了回族人民喝盖碗茶时内秀的体态风格,这是从生活习惯提炼舞蹈创作元素的一个例证。
  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习惯,如回族同胞见面问候时互致“色俩目”,是日常生活中的特殊习惯,更是重要的社交礼仪。在回族人民的生活中,不论男女老少、亲戚朋友,见面时都要道声“色俩目”,实际上这是阿拉伯语问候词,意为“真主赐予你平安”。问候时身体体态也是非常有特色的,两人见面,致者站立,双脚微合拢,手下垂或放于小腹前,腰微向前屈躬,同时接者也要真诚的将问候接过来并给予致者回礼。在回族舞蹈《跳动的色俩目》中,就运用了这一身体语汇,并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为了更充分的提升舞蹈艺术的表达,基本体态不变,右手手心轻抚在左手手背上置于右侧小腹上,头微侧躬身;还有一种是双手交叉搭于两肩,双脚微并,虔诚的躬身致意。这些回族舞蹈体语的创作,都直接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因素,这些文化因素丰富了回族舞蹈的身体语言。
  艺术品格在身体语言表达中的唯美化追求
  当今回族舞蹈创作一直期望努力突破以往对回族传统民俗生活在表层意义上的再现和表达,更高的追求是在审美定位上,尊崇艺术品位的塑造和创作意境的营造,在舞蹈的内容及审美特色方面,表现创作的美学价值。
  2009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第五篇章《中华颂》中,由宁夏歌舞团表演的女子群舞《金色的汤瓶》,与人们印象中的传统回族舞蹈就大有不同,一弯新月下,轻盈曼妙的回族姑娘手持金色汤瓶,嘴里叼着牡丹花,由46名舞蹈演员用“竖排人浪”等独特的形式,演绎出缓缓流淌的泉水,舞蹈以清新独特的表达方式营造出一种视觉画面美与意境之美。而在回族女子群舞《水之秘语》中运用了“写意”和“写实”的创作手法,通过流动美、形态美、动作美、韵律美等,营造了一种圣洁静谧,充满诗意般的唯美风格,“水似小溪流淌诉说……喃喃细语似甘露滋润着身躯,喃喃细语似甘泉沁入心扉,回回女与水相恋,寄托一生的情思”。作品紧紧抓住回族人民心灵宁静的状态,把回族女性在沐浴那一刻所进发出的特有的圣洁情感贯穿于始终,呈现出一种纯净、细腻、淡雅的审美取向。
  文化个性在身体语言表达中的创造性把掘
  当前,回族舞蹈应以什么样特殊的表现形式来言说自己的“独特性”,对动作语汇的创新与探索,是每一个回族舞蹈编导所要面临的挑战。必须挖掘属于回族自己的“符号性”语言,准确把握到回族生活中特有的文化个性。所谓“符号性”舞蹈语言,就是具有突出的回族文化象征意味的,以舞蹈语汇为直觉对象,以提纯的方式凸显、放大回族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特征而创造出的,独特鲜明“回族的”舞蹈形象。
  当今回族舞蹈创作如何以新颖的表现手段将回族舞蹈文化的传统审美与时代审美完美结合,是回族舞蹈的美学追求与美学思考。回族舞蹈的探索和创新应当在尊重回族审美的前提下进行大胆尝试,在把握回族人民心态和审美情趣的基础上对回族的情感体验进行深层次的探究。编创者要以一种回族文化的自觉,在更高的层次上对回族文化做出新的认知和诠释,实现从“生活底色”到“艺术彩色”的创造与升华,使舞蹈作品具有回族特有的文化个性与艺术品格。
         (摘自《舞蹈》2010年第11期)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