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
今年7月,一部名为《穆斯林的无知》 (Innocence of Muslims) 的英语影片的一段长达14分钟的预告片被上传到了YouTube上,几乎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直到九月初,该预告片的阿拉伯语配音版本才被上传到了YouTube的同一频道,随之而来的就是以万次计的复制和观看。
内容:
该影片以最夸张的镜头与最无耻的描述,亵渎了穆斯林称为最伟大的先知的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与他的圣门弟子们。
背景:
该片由以色列裔美国人(双重国籍)萨姆·巴奇莱(Sam Bacile)制作并导演。巴奇莱是加利福尼亚的房地产开发商,曾在接受采访时称伊斯兰教是“一种癌症”。巴奇莱告诉《华尔街日报》,他从大约100名犹太捐助人那里筹集到了500万美元,并于去年在加利福尼亚拍摄完成了这部长达两个小时的影片。
目的:
与一些无知者由于憎恨恐怖主义而攻击伊斯兰不同, 萨姆·巴奇莱与他的犹太同伙们熟悉穆斯林的一切,包括信仰与生活习性。他们经过长时间准备,动员数百人的制作人队伍,花费数百万美元,仅仅是为了调侃或娱乐一下穆斯林最尊敬的先知与他的圣门弟子们吗?事实绝没有那么简单。
抗议:
9.11日,数千名埃及民众在位于开罗市中心的美国使馆前高喊抗议口号,一些人要求埃及政府驱逐美国大使、断绝与美国的外交关系。他们降下悬挂在美国使馆前的美国国旗、将其撕毁,并升起一面黑色旗帜。
随后,世界各地陆续出现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抗议队伍。包括联合国、阿盟、欧盟、伊斯兰合作组织在内的绝大多数国际组织纷纷发表声明,强烈谴责这一明显挑起族群冲突,刻意侮辱伊斯兰先知的恶劣行径。
发酵:
随着抗议队伍的不断增加与加大,示威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与条件:“禁止该片在世界任何国家以任何形式进行播放,并在美国对该片制作人进行起诉。”
然而,9.11当天,包括佛罗里达、加利福尼亚在内的数个州开始公映该片,当地的穆斯林组织向法院提起的禁止该片公映的请求被驳回。
在美国,几乎所有的电影、电视制作公司与电影院线,掌握在犹太财团手中。
攻击:
9.11日当天下午,数百名示威者包围并冲击了位于利比亚班加西的美国领事馆,美国驻利比亚大使 J. 克里斯多佛史蒂文森(J. Christopher Stevens)及另外3名使馆工作人员在从领事馆向另一安全地点撤退途中遭火箭弹袭击身亡。
轩然大波:
史蒂文森是美国近30多年来遇害的唯一一位驻外大使。在美国国内及世界各地迅速掀起了轩然大波,不仅仅遇害的是一位驻外使节,并且是世界超级大国的驻外使节。
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国际组织与国家,都对这骇人听闻的暴行表示了谴责。包括埃及总统穆尔西、沙特国王阿卜杜拉、阿盟秘书长阿拉比等都对这一“懦夫的行为表示了最严厉的谴责”。
利比亚:
利比亚国民议会(Libyan National Congress)议长优素福·马贾里亚夫(Yussef Magariaf)表示要“对所发生的一切,向美国和阿拉伯人民道歉。”
“我们和美国政府站在一起,对这些无法无天的杀人犯采取同一立场。”
袭击事件发生后,一个叫做Ansar al-Sharia(Supporters of Islamic Law,伊斯兰教法拥护者)的伊斯兰武装组织声称对此事件负责。该组织成员当时强调,他们不是在单独作战。但是到了9月12日,或许是因为了解到了美国大使遇害的情况,他们又在一份声明中称,自己的支持者“既没有正式参与,也没有接到命令去参与”这次袭击。
美国:
这次袭击使得美国从一个事件的挑起者转变为一个受害者。美国几乎所有的政客与政治组织动用了他们能想到的所有最解恨的词谴责了这一“无耻的行径”,奥巴马总统誓言要与利比亚政府一道将凶手绳之以法。
与此同时,希拉里国务卿也适时的出来撇清美国政府与该片的关系,
9月13日,希拉里在华盛顿与摩洛哥高官会晤时表示:“美国政府与这部电影没有任何关系。我们完全反对该片的内容及其传递的信息。”她说:“对我们来说,对我个人而言,这部电影令人恶心,应该受到指责。该片似乎旨在蓄意诋毁一个伟大的宗教,激起愤怒。”但她同时表示,“我知道,对有些人来说,不能理解为什么美国政府不能,或不去阻止这种令人厌恶的电影上映。”
“我要强调的是,在当今这个时代,在今天的高科技条件下,那是根本做不到的。”“即使是有可能予以阻止,但我们是一个拥有宪法和法律保护言论自由传统的国家。我们不会阻止任何公民表达自己的观点,无论其观点多么糟糕。”
希拉里在发表这番言论时忘记了强调,在美国是不能公开发表任何反犹或反以色列政府言论的,很多时候,这两种言论之间是没有界限的。任何反对以色列政府实行种族主义的言论都将会被贴上反犹的标签,而贴上这个标签的人或组织将会被弄得家破人亡,身败名裂。
疑惑:
对很多没有明确信仰或信仰观念 不强的中国人来说,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西方人可以调侃甚至攻击基督耶稣而不能对伊斯兰的先知有任何形式的亵渎甚至不敬。
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即便在西方,不管是罗马教廷还是普通基督徒,对极端世俗主义者的恶意亵渎仍然是非常愤慨的。理论上来讲犹太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共同信仰的主宰是同一个造物主。但在现实中三者之间的理解差异非常大,其中最突出的是先前宗教的信徒对”后来的先知“的否认。大多数犹太人直到今天仍然否认耶稣的使者地位。而基督教则对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地位更是不屑一顾。但穆斯林却坚决诚信摩西、大卫、 亚伯拉罕 、所罗门、耶稣的使者地位。
所以,便出现了极端犹太人与基督徒对穆罕默德圣人肆无忌惮的污蔑与攻击,而穆斯林绝没有任何形式的反唇相讥。
敏感:对很多穆斯林普通群众来说,自己在现实中不断遭受西方列强在经济、军事、文化等各领域的欺诈与压迫也就罢了,自己的信仰还要遭受同样的侮辱与污蔑,这对他们来说,这无疑是现实与精神遭受双重迫害。这也是当遭受一次有一次的辱教事件时,穆斯林的反应一次比一次强烈的原因。
尊重:
一些无知者由于对恐怖主义的反对而开始攻击伊斯兰的先知,这的确是一种愚蠢的行为。首先,现实中的恐怖主义与媒体上的恐怖主义有很大的不同。简单一句话,个人的或组织形式的恐怖主义是由国家形式的恐怖主义催生出来的。其次,很多穆斯林也是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的受害者,他们也非常愤恨恐怖分子。但为了反对恐怖主义转而攻击伊斯兰的先知与先贤,的确是件南辕北辙的事。
总结:
以色列导演兼制片人 萨姆·巴奇莱与他的犹太同伙们制作的这部影片还没上映,便取得了他和他的政府想要取得的所有效果,或许其效果要远远超出他们的预期,那就是,在基督教世界与穆斯林世界之间,修一条隔离墙。现在看来,这条由犹太人设计施工的隔离墙,西方世界与穆斯林世界两边,都有不少免费的的临时工参加义务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