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哈密到瓜州,穆斯林的“进关曲”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财经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从哈密到瓜州,穆斯林的“进关曲”

来源: 时间:2013-06-13 点击: 我来说两句

 沿着当年伊斯兰教经丝绸之路传播的路径,一出新疆,酒泉瓜州是第一个迎接笔者进入甘肃的地方。这里是著名的《凉州词》中“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玉门关真正所在地,也是《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阳关真正所在地。对于笔者的伊斯兰文明之旅而言,这里也是一个真正的关口。从这里往南而行,新疆境内的大片雪山、戈壁、沙漠逐渐消失了,出现在眼前的,是依靠祁连山雪水浇灌出的大片绿洲——八百里河西走廊。瓜州就是这八百里河西走廊“大卷”的“序言”。

  “寄住”,从哈密到瓜州的穆斯林

  处于河西走廊最西端的瓜州,是连通甘肃和西域的门户。瓜州曾经历经了瓜州、安西再到瓜州的更名历程。这里盛产瓜果,自古就有瓜州之称。中原王朝征服西域时,这里有了安定西域的战略地位。因此,到唐代时已经有了安西之名。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沿袭安西之名。2006年,安西又改回瓜州了。

  站在瓜州,笔者在回头的刹那仿佛看见,自唐朝以来,那些来往于文明古道上的穆斯林,或商或旅地穿越这里。成吉思汗远征西域之后,被征服的穆斯林工匠或将士,从这里踏进内地。战火熄灭后,他们落居内地,这里便成了他们远眺家乡时的一处驿站。明代初期,西域和中原王朝对峙,“关西七卫”全部内迁至肃州(今酒泉市)以东。

  笔者在明代历史资料中找到了一个和伊斯兰文明有关的词汇——“寄住”。这个词汇是笔者在翻阅《明实录》、《明史》及明人奏议时发现的,但对这个词汇背后的穆斯林移民史的体会,则是在走进瓜州、肃州后才有的。这个词汇的表面含义,是指一个人或一个部族离开故土、前往异地暂时居住。《明实录》中出现了与河西走廊相关的“寄住”一词22次。它的每次出现,几乎无一例外地指哈密、吐鲁番一带的维吾尔族向东越过古阳关,进入“内地借住”。这些“寄住者”往往不外乎两类人:一类是指那些来往于河西走廊和西域之间的穆斯林贡使、商人及零星逃荒避难者。他们常常是匆匆过客,其中大部分是那些“夏做水果,秋收皮毛”的“季节性商人”,明朝政府对他们或是安置到各地夷馆,或是临时指地安插,不存在集中安置的问题;另一类则是指随边疆民族地方政权集体迁入的人口,由官府修建城堡或指定牧区予以暂时安置。从明朝初期到清朝中期,从哈密、吐鲁番一带先后10批来到瓜州境内的穆斯林,就属于后者。

  从明至清,

  新疆穆斯林的内迁往事

  明代时,哈密卫是朝廷设在关外、距离京师最远的一个卫,但也是受朝廷正规军的保护最弱,受瓦刺、吐鲁番强敌的威胁最大的一个卫,这就决定了哈密卫是明代“关西七卫”中政权最不稳固、当地民众内迁寄住最频繁的一个卫。

  当年,著名的探险家斯文·赫定来到瓜州城时,留下了这样的记载:“安西是一块境况不佳的小绿洲。总人口估计有900户人家,其中有300户住在城里。安西还有按西宁马步芳命令派驻的150名东干士兵。”

  如今,在瓜州城内,笔者没有感受到太多的穆斯林风情。由于笔者抵达时刚好是春节期间,城里的宾馆倒是住着不少刚在内地过完春节返回新疆的汉族人,为这个小城增添了人气。

  走出瓜州,笔者的目标是苦峪城——位于瓜州县城东南60公里的桥子乡境内的一片废城。曾经充足的灌溉水源一度支撑起了这片绿洲的繁荣兴旺,历史上有名的锁阳城就在这里,唐代的瓜州州治就设在这里。明代,这里因为悬乎关外,民众逐渐离开。哈密、吐鲁番爆发民乱时,这里是朝廷安置从哈密、吐鲁番东来的穆斯林避难者的理想地点,自然就成了瓜州境内最早大规模接纳新疆境内穆斯林的地方。

  明代,有关哈密卫最大的事件莫过于“四破四立”。“四破四立”是指哈密卫被叛乱的穆斯林4次攻陷,明军4次收复的历史。哈密卫4次被袭破后,均有大批哈密难民逃至瓜州境内,被朝廷安置在苦峪城,过或长或短的“寄住”生活。

  在经历了“四破四立”的战争后,哈密城内的穆斯林“自以穷窘难守,尽焚室庐,走肃州求济”。对于这些要求,明政府除了沿袭指定苦峪城为安置点外,增加了沙州(今敦煌),至此,沙洲有了穆斯林集中居住的历史。1500年,“寄住”苦峪城的哈密穆斯林民众已达3000人左右,创历次“寄住”人数最高峰。

  哈密局势如此,明政府内部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哈密弃与守”之争后,最终于1529年宣布放弃哈密。这样,第四次“寄住”苦峪城和瓜、沙二州的许多哈密穆斯林返乡的路被隔绝了。后来,由于拜牙孜叛国和吐鲁番发起武力进犯,这些“寄住者”连同从哈密卫新来的穆斯林难民陆续向嘉峪关内的肃州转移,肃州开始迎来了穆斯林集中居住的历史。

  清朝前期,统治天山南北的是准噶尔蒙古政权。准噶尔发动叛乱后,归附准噶尔政权的哈密、吐鲁番两地的维吾尔族穆斯林备受苦难。随着清朝对准噶尔叛乱的平定接近尾声,哈密、吐鲁番的维吾尔族穆斯林向清政府申请内迁“寄住”,于是便有了清代在河西走廊“寄住”的两批维吾尔族穆斯林。

  在酒泉城内阅读《重修肃州新志》,笔者了解到了哈密和吐鲁番的穆斯林在肃州境内的“寄住”历史:第一批迁移而来的是140户吐鲁番鲁谷庆、皮占两部的维吾尔族穆斯林,他们被安置在肃州境内的威虏堡。这支吐鲁番维吾尔族穆斯林在威虏堡“寄住”了20年时间后,并没有返回吐鲁番,而是在哈密留住下来。雍正初年,“大学士将军富宁安既撤兵,回族请内附,安插于金塔。”这也使笔者明白,当时穆斯林“寄住”的范围已经延伸到了今酒泉市的金塔县。

  1732年,在提督颜清如带兵护送下,额敏和卓率吐鲁番十七城维吾尔族穆斯林万余人倾城东迁,中途因伤病等原因,到达哈密塔尔纳沁时为9273人,第二年抵达瓜州时还剩8013人。

  对于这一次吐鲁番维吾尔族穆斯林的集体到来,清政府极为重视。瓜州地方官府在瓜州城西南专门修建了5座城堡,以供他们居住。5座城堡依次取名头堡、二堡、三堡、四堡和五堡,俗称“回民五堡”或“瓜州五堡”。直到民国年间,河西走廊的民居仍在沿袭城堡旧风。“居民多各自为堡,聚族而居,建碉堡暸望,以为防御。盖明代备北虏之遗规,今犹存也。”

  当地官府无偿给前来安住的穆斯林提供了大片土地和农具、耕畜等生产资料,以及铁锅、水桶等生活必需品。清代疏勒河上最大的两道干渠——南渠和北渠,就是为灌溉这些“寄住”穆斯林的田地而修建的。而且,对他们实行免税政策。

  1755年,清军彻底平定准噶尔割据政权,天山南北从此安定下来。第二年9月,额敏和卓率众返回吐鲁番,结束了在瓜州长达23年的“寄住”生活。

  那些维吾尔族穆斯林走了,给这片土地留下一道背影。如今,在瓜州,集中生活的穆斯林以东乡、回两个民族居多。在瓜洲县内,有七墩回族东乡族乡、沙河回族乡、腰站子东乡族乡等穆斯林聚居乡。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