إِنَّ اللهَ يَاْمُرُ بِالْعَدْلِ وَالْإِحْسَانِ وَ إِيتَائِ ذِى الْقُرْبَى وَيَنهَى عَنِ الْفَحْشَاءِوَالْمُنكَرِوَالْبَغِى يَعِظُكُمْ لَعَّلَكُمْ تَذَكَّرُونَ
清高的真主在古兰经中说:“真主的确命人公平行善,施济亲戚,并禁人淫乱、作恶事、霸道,他劝戒你们,以便你们记取教诲。”
وَلْتَكُن مِّنكُمْ أُمَّةٌ يَدْعُونَ إِلَى الْخَيْرِ وَيَاْمُرٌونَ بِالْمَعْرُوفِ وَيَنْهَوْنَ عَنِ الْمُنكَرِ وَاُولآئِكَ هُمُ الْمُفْلِحُونَ.
又说:
从这俩节经文中我们得知真主在古兰经中要求我们穆斯林要仁慈,行善,戒恶。而我们的楷模穆圣也要求每个穆斯林尽自己的能力去劝善戒恶。可以说劝善戒恶应是我们每个穆斯林的神圣职责。
عَنْ أَبِي سَعِيد الْخُدْرِيِّ رَضِيَ الله عَنْهُ عَنِ النَّبِيِّ( صلعم)قَالَ:مَنْ رَأَي مِنْكُمْ مُنْكَرًا فَلْيُغَيِّرْهُ بِيَدِهِ،فَإِنْ لَمْ يَسْتَطِعْ فَبِلِسَانِهِ فَإِنْ لَمْ يَسْتَطِعْ فَبِقَلْبِهِ وَ ذَلِكَ أَضْعَفُ الْإِيمَانِّ
穆圣说:“你们当中谁要是看见有人做恶,就用手制止他,若做不到,就用口去规劝他,若还是做不到,就用心去憎恨他,这是最弱的信仰。”
善恶问题是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尽管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对善恶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但抑恶扬善,趋善避恶一直是人类的本性。各个时代、各种民族,不论人种、肤色、语言、文化、身份、地位、性别人们都在一致追求真、善、美,弃绝假、丑、恶。而我们伊斯兰更是把劝善戒恶当做穆斯林的一项社会主命,要求穆斯林积极行善,制止作恶。每个穆斯林应该是一个维护和平、正义的忠诚卫士。
但在生活中,劝善戒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面对应做的善事,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无动于衷。可能大家都还清楚的记得:广东佛山南海黄岐的广佛五金城里,2岁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时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随后肇事车辆逃逸,随后开来的另一辆车直接从已经被碾压过的女童身上再次开了过去,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几个路人,都对此冷眼漠视,只有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而就老人摔倒该不该扶的问题直到现在仍是讨论的热点。前不久看新闻报道,在上海新华路,一老人摔倒满头是血,围观路人无人敢扶,最后竟是一外国女子上前帮助,并开口大骂了周围看热闹的人群。就此事件,可能我们国人心里会不舒服,凭什么让一外国人骂我们,可在我看来,这个富有爱心的女孩骂的很好,她骂出了多少人心里的难为情,骂出了现实中多少无奈和难堪。其实有时不是大家不想去扶,可怕扶了出事没人相信。
而面对罪恶,我们通常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有句俗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当我们抱有这种心理时就等于助恶人之威,与恶人同流合污。
وَتَعَاوَنُواْ عَلَى الْبرِّ وَالتَّقْوَى وَلاَ تَعَاوَنُواْ عَلَى الإِثْمِ وَالْعُدْوَانِ وَاتَّقُواْ اللّهَ إِنَّ اللّهَ شَدِيدُ الْعِقَابِ
清高的真主在《古兰经》中告诫我们说:“你们当正义和敬畏而互助,不要为罪恶和残暴而互助,你们当敬畏安拉,安拉的刑罚确是严厉的。”(
مَّن يَشْفَعْ شَفَاعَةً حَسَنَةً يَكُن لَّهُ نَصِيبٌ مِّنْهَا وَمَن يَشْفَعْ شَفَاعَةً سَيِّئَةً يَكُن لَّهُ كِفْلٌ مِّنْهَا
又说:“谁赞助善事,谁得一份善报,谁赞助恶事,谁受一份恶报”。(
穆圣曾为我们作了一个比喻,他说:“遵循安拉的法度者和违法乱纪者,譬如一伙人在船上抓阄,结果一伙人在上舱,一伙人在下舱,下舱的人喝水须到上舱,故下舱的人合计,假如我们在下舱船底凿一个洞,我们就不必到上舱喝水了,倘若上舱的人任随下舱的人去做,则他们将全部淹死,如果他们要去制止,则双方都得救。”此圣谕形象地说明了,坏人不伤害好人是不可能的,好人不劝戒坏人也是万万不能的,坏人并不因为好人的独自为善就饶了他们,好人也更不该因坏人的胡作非为而袖手旁观。因为大家毕竟都生活在同一条“船”上,在这条船上,安拉把我们穆斯林安排到了上舱,并把正信之水、劝戒之水赐于我们,如果我们主动地把劝戒之水送给下舱的恶人,即引导、劝诫、制止他们的不良行为,岂能与他们同遭不幸呢,所以劝戒他们就等于拯救我们。
假设一个社会,没有以善恶作为评价人们行为和品性的标准,可以断言,道德沦丧的现象就会充斥每个角落。穆斯林应积极履行劝善戒恶的义务,那么,信仰才会得到维护,社会就会生长正气,消灭邪气,和谐安定。因此,一个有序健全的社会不仅需要文明的礼仪,明正的法制,更需要一批坚持正义、劝善戒恶的人。
穆斯林不能独善其身,而要兼善天下,劝善戒恶是善待自我及取悦真主的表现。那么,作为一个穆斯林,我们应该怎样劝善戒恶呢。
首先,方法温和,宽容大度,信士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要善待他人,要避免过多指责,对人温和而有礼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积极提倡应该以报喜讯的方式劝导人们弃恶从善。人们的内心总是渴望幸福与成功,总是期盼利益和权利,总是担心不幸和烦恼。作为劝善戒恶的穆斯林应注意观察,一些人只有向他说回报,并加以鼓励他才会响应;这也就是我们现在大力所提倡的给糖豆吃的宣教方式,所谓的给糖豆吃就是要让受听者从实际的切身中感受我们教门的优良,感受造物主的大能,如劝人礼拜,我们就可以把拜前洗大小净及拜功的益处讲给他,让他感受到拜功是有益身心的。不要一上来就是恐吓式劝化,什么不能一翻拜火狱烧你多少年,这样一来受劝者反而会有抵触心理,一想已经这么多年没礼拜了,还不一定烧多少年呢,随性不礼,继续烧吧。记得在一本书中看到,一阿訇在劝化民众时说道:喝酒就等于吃猪肉。一些人听了后心想阿訇都这么说了,可酒也忌不了,于是开始吃开了猪肉。毫无疑问这位阿訇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所说也都是实话。可是劝导的方式欠佳,事与愿违,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
其次,要具备坚韧,不折不扣的精神。历史告诉我们从古到今,凡是高尚正义的事业都是与困难相伴的,当我们在劝善戒恶伸张正义时难免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比如恶人的责怪、阻挠、恐吓、甚至打击报复,但这并不能使奋斗于主道的穆斯林放下正义之举。穆圣说:“你们要说真理,即使它是苦涩的。”
第三,劝善戒恶应当从自身和家属做起。
يَا أَيُّهَا الَّذِينَ آمَنُوا قُوا أَنفُسَكُمْ وَأَهْلِيكُمْ نَارًا وَقُودُهَا النَّاسُ وَالْحِجَارَةُ
清高的安拉说:“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为自身和家属而预防那以人和石头为燃料的火刑”。(
有这样一个故事。课堂上,教授在黑板上画了一条船,然后对一位女士说:‘给你一条船,可以乘坐
许多人说:“我们也试着劝过家人或别人,可是他们对伊斯兰不感兴趣。没什么作用。”然而我们追问一下:“我们到现在总共劝过几个人?”回答是一个、两个。我们想一想:宣教这么伟大的事业,我们居然以为轻而易举就能够见到成效!劝过一两个人,看看没有效果就认为劝诫难如登天,打退堂鼓了。这样的话,我们的神圣事业一辈子都不会有成绩。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我们的父母,我们的亲人一路狂奔向前冲去,但我们知道这是一条悬崖、死路、绝路,我们会无动于衷吗?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去阻止他们,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如果我们以这样的一种心态,去向我们的兄弟姐妹讲教门,我们的劝诫就不会一无所成,劝善戒恶、管理好家属是真主给予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各位多斯体们,
因此,我们每个穆斯林都应当敬主爱人,宽宏忍让,以诚待人,以德报德,无私无谓,乐善好施,维护正义,抵抗恶事。只有我们个人修养得到提高,才能树立穆斯林的良好形象,向世人展示穆斯林的宗教内涵,由己及人,使穆斯林融入到整个社会和人类的生活中去,为构建和谐稳定文明的社会增添自己的一份光彩。作为一个生活在文明国度有信仰的穆斯林,我们应该携起手来:拒绝冷漠,劝善戒恶。共同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文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