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清真网综合报道】(图中的Genk即为亨克市) 周四晚,比利时亨克市的三座清真寺被涂以纳粹党徽和秽语。当地警方已经在周围增加了警戒。比利时一份报纸周六报道了这一消息。一座清真寺外还被放置猪头。 亨克市市长维姆德里斯谴责这一袭击是无法接受的。我们不能容忍这一行为。
周四晚,比利时亨克市的三座清真寺被涂以纳粹党徽和秽语。当地警方已经在周围增加了警戒。比利时一份报纸周六报道了这一消息。一座清真寺外还被放置猪头。
亨克市市长维姆•德里斯谴责这一袭击是“无法接受的”。“我们不能容忍这一行为。没人希望宗教建筑外被涂抹这种文字。”
报道还说,亨克市政当局非常重视这次袭击,警方已经开始着手调查,试图找到罪犯。该市的伊玛目们已经呼吁民众保持冷静。比利时人口1100万,其中穆斯林人口大约在50万-70万之间。比利时有数百处清真寺和礼拜场所供穆斯林使用。
附:
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清真寺文化区,进入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城市西部摩林比克区(Molenbeek)﹐感觉到不是在欧洲﹐因为身处一个典型的伊斯兰社会氛围﹐例如在礼拜的时刻﹐先后可听到从二十个清真寺发出的唤礼声。确切地说﹐在那片狭小的城区里现有二十一座清真寺﹐被称为布鲁塞尔清真寺文化区。
在摩林比克﹐哈利德清真寺最大﹐也是比利时全国清真寺之最﹐每逢主麻聚礼日﹐接待一千多人礼拜。该清真寺管理委员会主任阿布杜‧凯伯达尼说﹕“当初这是一个下马的工厂﹐当地的穆斯林社会1985年购买了这块地面﹐改建成今天这座大清真寺。”这座是多功能的清真寺﹐是名符其实的穆斯林社会活动和伊斯兰文化中心﹐每个星期都有各种类型的活动规划﹐吸引周围穆斯林居民踊跃参加﹐也成为当地对伊斯兰感兴趣的非穆斯林知识咨询处。
在摩林比克的二十多座清真寺中﹐大多数是摩洛哥移民建造的清真寺﹐其它清真寺是土耳其﹑巴基斯坦或非洲穆斯林的民族文化活动场所。不同国家的穆斯林生活习惯各异﹐尤其第一代新移民﹐他们更习惯于同家乡人在一起﹐听说家乡话﹐品尝家乡茶点。布鲁塞尔市政府﹐在城市规划中把摩林比克区确定为发展穆斯林社会和文化的特区﹐政府资助建立了“摩林比克清真寺理事会”﹐对清真寺统一管理。
比利时穆斯林有四十五万人﹐接近全国人口的5%。他们在全国各地建造了350座清真寺﹐最古老的清真寺在首都﹐建于1968年﹐是比利时伊斯兰文化中心。 在穆斯林聚居的布鲁塞尔西城摩林比克区﹐全区人口八万三千人﹐穆斯林是其中的三分之二﹐也有一些亚非民族的非穆斯林。这里是比利时移民独立王国﹐是欧洲域外文化特区﹐在大街﹑市场和广场上﹐难得能遇到几个红发蓝眼的西方人﹐妇女们多数戴盖头﹐许多男子留着长胡须﹐最通用的交流工具是阿拉伯语和法语。餐厅和咖啡馆﹐不销售酒精饮料﹐多数都是各国穆斯林习惯的清真餐饮店。商店里不播放西方流行音乐﹐大街小巷空中处处飘荡着优美的《古兰经》诵读声。
一家伊斯兰书店经理对《伊斯兰在线》记者说﹐每到星期五主麻日﹐不用看日历就能感觉到﹐因为主麻日各家商店播放《古兰经》最多。这个区今年新建了一所伊斯兰学校﹐取名为“阿维森纳学校”。
根据比利时法律﹐从1974年国会才通过伊斯兰法案﹐承认伊斯兰是比利时的合法宗教。三十年来﹐比利时的穆斯林社会发生了巨大变迁﹐例如首都西城的穆斯林特区﹐证明比利时对宗教和种族的宽容政策。寺管会主任凯伯达尼说﹕“到这个区来走走看看﹐这里是比利时多元化社会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