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共铸中国梦 ――从上海清真寺与阿訇的今昔变化想起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阿訇风采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同心共铸中国梦 ――从上海清真寺与阿訇的今昔变化想起

来源:中国清真网 时间:2013-12-24 点击: 我来说两句

  党的总书记习近平近期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发出的“同心共铸中国梦”的有力呼声。上海的伊斯兰教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离不开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与重视,我在这里想谈谈上海清真寺与阿訇的今昔,表达伊斯兰教界对“同心共铸中国梦”的真诚追求与美好愿望。

  记得是在建国十年后的1959年4月,成立了上海市清真寺管理委员会。嗣后,1962年8月21日,上海伊斯兰教协会正式成立,这是上海伊斯兰教历史的一座新的里程碑。以沙彦楷为主任,杨叔平、王子平、马人斌为副主任兼秘书长等教内老一辈爱国精英代表着全上海回、维吾尔、乌兹别克、塔塔尔等民族的穆斯林,和衷共济,聚集一堂,开创了上海伊斯兰教新局面。几年以后,由于“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国,乱象丛生,市伊协被迫停止运作,直到1979年6月协会才恢复工作。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伊协拨乱反正,重获新生,充满活力地开展工作,遵照新时期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致力于服务社会,服务本市各族穆斯林,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

  上海伊协成立迄今,走过了50余年的漫长岁月,对于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来说,都会感到无尽的感慨和无比的自豪。笔者作为上海伊斯兰教这段不同寻常历程的见证人之一,抚今追昔,不禁想起有关上海阿訇和清真寺的一些人和事。

  一

  阿訇是对伊斯兰教教职人员的尊称,它是一种职业,是伊斯兰教的传教者,是传承伊斯兰教事业的中坚骨干,又是穆斯林的引领人。伊斯兰教在上海传播的过程中,阿訇历经艰辛坎坷,始终高举爱国爱教的旗帜,发挥他们的特殊作用。据很多前辈回忆,过去阿訇的生活资源不可能像如今这样有充分的保障,主要依赖教民——穆斯林乡老家中有红白喜事请阿訇开经后,给些“海底叶”(心意)钱来维持生计。笔者曾向来自世界各地伊斯兰教国家穆斯林了解他们那里教职人员的生活情况,据知也大多是如此,只有部分任职于有影响的著名的国家级的清真寺的教职人员,除了可接受穆斯林群众给他的天课、“隋德格”(施舍)外,还有政府给他的一份固定俸禄。有些地位低微的却又全身心奉献于主道的教职人员,只能靠做些小生意来勉力养家糊口,或接受一些群众零星的施舍。历史上的上海回教堂理事会曾为少部分阿訇支付过月薪,让他们能够安心在清真寺里主持教务,但总体说来,以前阿訇的生活是十分清苦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市伊协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落实了党的宗教政策,使阿訇的生活安定,有了保障,教务工作也步入正常健康的轨道。值得一提的是,“文革”后上海不少阿訇年事已高,教职人员的青黄不接是上海伊协面临的迫在眉睫的大事。马人斌、金幼云等老一辈伊斯兰教界人士领导的上海伊协,高瞻远瞩,排除万难,先后组织举办了四期上海伊斯兰教经学班,培养了一批年轻阿訇来主持上海各寺的教务活动,解决了教职人员断层的危机,满足了本市穆斯林群众的信仰需求。这批年轻阿訇中不仅有来自本地的,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穆斯林青年,他们都是有志于献身伊斯兰教事业的人材,今天他们都肩负着宏扬“爱国爱教”的历史责任与使命,为上海的伊斯兰教事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力量。

  上海市伊协秉承了伊斯兰教的优良传统,将培养、尊重、关心、爱护阿訇视为上海伊协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使年轻阿訇们受到了锻炼,得以茁壮成长。如今的上海阿訇不仅有了固定的供养费,还与社会公民一样加入了社保,看病住院、退休养老等都有了坚实的保障。特别是一些1991年前自全国各地来本市的阿訇,在市委、市府的关心重视下,市伊协努力经办,帮助他们解决了本人以及家属的户口问题,解除了他们一大后顾之忧。我无法想象,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关怀与关心,没有当初的伊协领导毅然扶植培养年轻一代的举措,现在的上海伊斯兰教将是怎样的局面。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先后颁布了贯彻宗教政策的一系列文件,近年来政府还制定了《国家宗教事务条例》以及《上海宗教事务条例》等法规条例,自2011年始,国家宗教事务局还专门制定了宗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备案等措施方案,由此,阿訇的教务工作步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阿訇当家作主了,社会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并作为穆斯林群体的代表参与了地方人大、政协的活动,反映民生、参政议政,协助政府做好社会稳定工作与处理突发事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了宗教人士的积极作用。近年来上海曾经举办过特奥会、上海合作组织会议等国际性的重大活动,尤其是2010年成功举办了中国上海世博会。上海阿訇们的积极参与,主动承担上海伊斯兰教对外接待工作,诸如穆斯林的饮食器具、宗教活动中的礼拜、斋戒等,都做了合宜的安排,使许多来自伊斯兰教国家的客人们对有关上海伊斯兰教的疑惑迎刃而解,他们以自己的特殊身份,协助政府完成了其他人无法替代的工作。上海阿訇在这些重要活动中的出色表现,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中外穆斯林的肯定。

  上海清真寺的阿訇通过各种社会活动,自身的宗教造诣也得到了提高,有了长足的进步。过去的阿訇主要是满足穆斯林群众信仰上的婚葬嫁娶礼仪的需要,而如今的阿訇正在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与义务。毫无疑问,上海伊协在促成这重大角色转换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

  清真寺是穆斯林礼拜真主的地方,是穆斯林聚会、议事的活动场所。上海最早清真寺的始建于元代的松江,迄今已有650年的历史。上海开埠后,随着回族移民的增加而有较多清真寺出现,其中有的随历史的变迁而湮没,有的毁于战火,有的经合并而不复存在。在党和政府的关心重视下,上海历届伊协对本市清真寺的保护、扩建、修缮和管理,尽心尽力,做了大量工作,可谓厥功至伟。

  上海伊协成立之初,会址即设在上海小桃园清真寺。小桃园清真寺,笔者对小桃园清真寺怀有特殊的情感。记得在“四人帮”打倒后的1979年夏天,当时正值尊贵的斋月,清真寺开始对外开放,可以进寺做礼拜。每天傍晚,笔者下班后就匆忙赶到清真寺做斋月的“泰尔威哈”拜功。由此,笔者有缘得以拜识已故的马人斌会长。马老见我年轻,正是学经的好时光,便向我提示是否愿意进协会经学班学习。那时我已分配有正式工作,虽出身于回族世家,父母笃信真主,自己也是随父母的坚信伊斯兰,以真直处世、踏实做事为人生信条,但对伊斯兰教的真谛的理解还是一知半解,对毕生从事教职尚无思想准备。就在自己对人生、信仰迷茫之时,我得到了真主的引领,长者的指点,走进了这座海上闻名的清真寺,开始了新的人生之路。

  这座清真寺的每各角落都蕴含着当年上海穆斯林先贤缔造该寺的许多令人动容的故事。这所清真寺,引发我们对历史的追忆,对先贤的崇敬与仰慕,也激励着我们脚踏实地地沿着前人的足迹前行,坚守信仰、恪遵教门。

  因上海世博会的历史机遇,使小桃园清真寺又一次旧貌换新颜,焕发了青春,凸显出它的宗教底蕴与伊斯兰教的文化价值。如今清真寺周围绿树成荫,景色优美,上海市伊斯兰教协会办公大楼与优秀重点保护建筑清真寺大殿组构成新的伊斯兰建筑群矗立于繁华的闹市区,成为上海伊斯兰文化的标志。这里每天要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宾客;每年要组织各类伊斯兰文化讲座与论坛;提供并展示上海穆斯林与世界各地穆斯林交流与交往的平台;每到星期五的主麻日与尊贵的伊斯兰教斋月,全市穆斯林都会虔诚与谦恭地会聚这里,感赞真主恩赐给人类的福祉与吉庆。

  以下我还要提一下上海另外几个清真寺的巨大变化。

  上海沪西清真寺,是上海伊协经多方筹措资金,于1991年重建的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现代化清真寺。清真寺内外设施与环境均属上乘,当时尽可满足穆斯林宗教活动的需要。近年来,上海对外开放规模不断扩展,外来穆斯林大量涌入了这座城市。每星期五的清真寺门外的常德路上,聚集着来自各地的穆斯林商贩,他们一边经商做小生意,礼拜时间一到他们就赶往清真寺,或在摊位边上做礼拜。这里就形成了一座穆斯林的大巴扎,也算是沪上一道远近闻名的“亮丽风景线”。熙攘的人群中,有的是慕名而来看热闹,有的是为能吃到正宗地道价廉物美的清真食品,有的确实是赴清真寺做礼拜的。为了加强与维护周边卫生、治安等各方面的管理,普陀区政府每年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等管理成本。目前沪西清真寺必须移地再度重建,已成各方共识。这一事项牵涉市区各级政府部门,市伊协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笔者坚信,只要各方顾大局、识大体,沪西清真寺移地重建工作一定会早日实现。

  松江清真寺是上海最古老的清真寺,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松江清真寺是伊斯兰教传入上海的标志,是伊斯兰文化在上海传播的见证。松江清真寺建筑具有阿拉伯伊斯兰建筑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互相交融的特色,被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笔者记得自己第一次踏进松江清真寺大殿,是在1985年的开斋节。当时市伊协安排笔者临时主持那年的开斋节节日会礼,以满足群众需求。那天我见到的松江清真寺,迭遭“文革”糟蹋破坏,殿堂早已面目全非,仅存破烂的外壳,令人不忍卒睹。但当时穆斯林乡老们获悉松江清真寺可以举行开斋节的礼拜的信息后,一大早就从四面八方赶往松江清真寺。会礼后大家围坐在简陋的临时房里,品尝自制的油香与羊肉汤,不停地叨念着“知感真主”。每忆及这段往事,笔者就十分动情,痛切地体会到贯彻党和政府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必要。

  座落在松江华亭老街上的松江清真寺,近年来市伊协已筹资组织多次修缮,2012年,市伊协与市文管会又一次投资修缮这座具有悠久宗教文化底蕴的清真古寺,使它充分焕发其独特的历史和人文价值。

  还有一些清真寺近年来也变化甚大,限于篇幅,不一一历述。上海清真寺建设与管理的巨大变化,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以及改革开放取得的丰硕成果。这一切变化都是笔者所亲历,因此感触良深。

  回顾峥嵘岁月,感悟个人成长,展望锦绣前程,笔者以为,在历史长河中,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仅是短短的瞬间,但对于亲历者来说,这历史与现实,仍是一段艰难跋涉过来的漫长道路,其中有欢笑,也有叹息,有收获,也有教训,所幸的是,上海伊斯兰教始终走的是与党和政府同呼吸,共命运,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同心前行的正道。回顾上海伊斯兰教清真寺与阿訇的变化,欣喜之余,笔者深感自己肩负责任之沉重,同时也对上海伊协的未来发展满怀信心。这也可以说是笔者的一个“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我们上海伊协同仁要立足自身岗位,坚持真理和良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中国伊协的指导下,同心同德,高举爱国爱教的旗帜,与全市人民一道同心协力构建和谐社会,提升上海城市形象。我们必须具备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高度责任感,弘扬伊斯兰教的精神真谛,潜心敬主,竭诚服务,不骄不馁,有所作为,凝聚上海伊斯兰教界的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上海市伊斯兰教协会会长、上海小桃园清真寺教长 金宏伟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