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的比较研究(下)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学术论坛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的比较研究(下)

来源: 时间:2014-03-24 点击: 我来说两句
——兼论中国穆斯林应如何对待传统节日
(二)相同点:
  1、中道与中庸思想
  “中道”思想即是要求穆斯林在宗教生活中谨守中道,不搞偏激,遵循正路。《古兰经》诫喻穆斯林:你应当按照天命而遵循正路,与你一起悔过的人,也当遵循正路。你们不要过分,他(指真主)确是明察你们的行为的。”经文中多次强调的“我的正路”就是指“中道”。据圣门弟子加尔比传述:先知穆罕默德当时为了向一些穆斯林说明上述《古兰经》经文中的“正路”是什么,他画了一条线,并且把他的手放在中间的线上,接着宣示了这段经文。由此可见,伊斯兰文明中的“中道”思想的基本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宗教的权威,而且在伊斯兰文明中“中道”思想的传播主要依靠的是先知穆罕默德的教导,它的最初形式也是通过《古兰经》中以真主口谕的形式而得以流传。在伊斯兰文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伊斯兰文明追求和平,向往安定的思想根基。
  “中庸”思想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是儒家文明非常重视的对思想的研究,儒家的中庸思想所注重的是对日常生活中人的伦理人常的规定,是道德等级的约束,把它作为划分世人品级的标准。中庸一直被看作是儒家的重要道德准则,是儒家所追求的为人处世的最高规范。在孔子及儒家学者的心目中,中道为贯通天、地、人之大道,只有圣贤才能真正做到。“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中庸作为至德难以达到极至,但又并非无法企及。儒家一致认为只要把它作为一种方法,灵活运用,因时制用,根据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而不同,择中而行,便是实行了中道原则。所以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时而中。”这样,中庸不仅作为一种至德成为人们追求的道德标准,也成了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即得中道者为君子,离中道者为小人。根据人们对中道之德的态度,就把人分为了不同的品级。同时坚守中庸之道也成为了评判品级的标准。并把这种思想称之为中庸,把它看作最高的道德范畴。
  二者都体现了作为“中道”思想的主体辨证灵活的情感行为特征。伊斯兰文明强调社会生活中的公平和公正,在实现公平公正的方法上面深刻“中道”的主体辨证灵活性。比方说,在如何处置刑事犯罪的问题上,《古兰经》规定,如果没有特别的情况,就以杀人者抵罪为定制;但是如果受害人并不想追究加害人的责任的话,那么,受害人可以按照有关规定提出要求,加害人一方应依礼给予赔偿。当然这种做法在法治社会是值得商榷的,但是考虑到早期的社会发展水平和一些特殊的情况,这样的规定对于受害人还是比较有利的。在如何处置遗产的问题上,《古兰经》明确规定穆斯林在临死前如果还有遗产,应当为双亲和至亲而秉公遗嘱。这些都是伊斯兰教要求社会公平公正的反映,而且其中不仅包含着中道的思想,也包含着一种灵活辨证的态度。这样一种动态灵活的辩证中道观,同样为先秦儒家所持有。儒家中庸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打破了“中庸”死板固定僵化的模式,始终采取一种“无适也,无莫也”和“无可无不可”的灵活辩证态度,充分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决不是一种无原则的绝对化的折衷主义和调和主义,而是一种洋溢着辩证精神的主体行为方式。其次,儒家和伊斯兰教的“中道”都有本原的特征或者特性,因此它们也都具有了本体论方面的意义。在伊斯兰教里,“中道”一直是以真主口谕的形式传播的,这是真主告诫穆斯林在现实社会中行为和处事的正确方法。在伊斯兰教义里,真主一直作为世界的本体而存在着,他是万物产生的原因和动力。如著名伊斯兰教义学家安萨里就强调说宇宙是真主创造的,因此宇宙也不是永恒的,而且宇宙的各种规律也依赖于真主,只有在真主意志的作用下,这些规律才可能起作用。而且在伊斯兰教中真主的口谕和箴言也被看作是具有某种程度上的本体意义,它们被看作是真主通过先知穆罕默德传递给穆斯林的旨意,例如伊斯兰教的经典是真主本身的一部分,《古兰经》就被看作是和真主一样的永恒、无始,因此信仰经典就是信仰安拉。从这个意义上说,一直被当作圣训和真主口谕的伊斯兰中道思想就包含了一定的本体论意义,它被看作是真主意志的真实反映。反观儒家中庸思想的本体论意义就更加明显了。因为所谓中庸之道从根本上说就是一种从折衷的视角来认识世界、看待问题。如前所述,儒家所要实现的“中和”也是“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在本体论方面对中庸的论述,这里“中”被当作世界产生发展的本体,“和”则是世界运行所要依据的规律。儒家文明发展到宋明理学阶段时,提出了以中庸为体的思想,更是对中庸之道本体运用的极致。宋明理学中“气为本体”“民胞物与”思想中所包含的中庸思想也是我们在研究中国哲学时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总的来说,伊斯兰教和儒家的中道思想都包含着丰富的本体论意义,这是二者中道思想中最主要的共通性。综而述之,同为世界文明发源地的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虽然存在巨大的差异,但在二者之间也包含着很多共性的思想理论,中道思想只是这些共性中的一小点。但是,通过对这一点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人类文明中似乎存在着很多融合性的方面,而且这些方面恰恰是人类理性思维中最坚实的、最基础的部分。通过对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中道思想的比较,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伊斯兰文明的内涵,从而为消除民族和种族之间的隔阂提供思想支持。
  2、对生活的指导
  《论语》乡党篇中记载了许多饮食的禁忌,其中重要者如:“食饐(yì)而餲(ài),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论语乡党)这些禁忌主要目的在保持卫生,促进健康,防止病菌侵入身体。同样地,伊斯兰文化也有很多饮食方面的禁忌:自死、绞死、打死、摔死、跌死,或被其他野兽吃过的肉类,不食。各种动物的血,猪肉,不食。未经合法的屠宰即宰时呼“安拉”以外之名的,不食。酒,不食。这些禁忌有的是为清洁健康之故,如死血、淤血等易生病菌。有的是为着生理卫生,健全心性之故,如猪性懒脏,喜弄污浊,其体内带有旋毛寄生虫等。酒易于混乱心智,有碍生理健康。除上述饮食禁忌外,穆斯林黎明即起,洁身沐浴而后端立鞠躬,跪拜静坐。清心练身,一天五次之多。对身心健康,自有裨益。谅可不言而喻的。
  总之,伊斯兰文化的核心是宗教信仰,儒家文化的重心则是伦理道德。“天即吾教所谓天地人物万有之真宰”,“天”即“真宰”,“天道”就是神道。
  四、穆斯林应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节日-以春节为例
  (一)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
  据过去的传说,“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人在过春节时一般都要回家欢聚。腊月三十之夜称为除夕之夜,又叫团圆夜。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夜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寓意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习惯。随之家家户户准备年货,人们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春联。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大街小巷,一些地方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喜气洋洋,盛况空前,一直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其实今天看来,春节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图一个喜庆和团圆;它意味着辞旧迎新,万象更新。春节源于汉民族,但对所有中华儿女来说,这几日真可谓普天同庆,热闹非凡。
  (二)穆斯林对待中国传统节日的态度
  身为土生土长的中国穆斯林,我觉得,我们大可不必谈“年”色变。“过年”也不是过不过的问题。一年又一年,到了春节,你总要被笼罩于年节的氛围之中。只要活着,你就得过;只要生长生活在中国,你就不可能置身度外,总会沾些喜庆。也许“高强者”、以及那些脱离红尘的苏菲主义者,能够例外。绝大多数生活于实际中的中国穆斯林,即使嘴说“不过”,但你终究逃脱不了,也要做许多这方面的应酬。这是中国穆斯林的实际。毕竟我们与汉族同出一源、长相相同,传统一样,只因我们内心有信仰,才使我们有本质的区别。毕竟我们都是中国人,有其固有的传统,也不能割裂漫长岁月积累与沉淀的文化感情,我们应当入乡随俗,表现得通达、合情合理一些。论起年节,说到底,只不过是怎样过的问题,需要端正的是我们的态度。
  实实在在地讲,无论自愿与否,置身于全国各地的中国穆斯林也概莫能外,包括一些有“教门”的穆斯林,全家人也会籍此欢聚一堂、欢乐开怀。很多穆斯林也随着涌动的人流,节前节后忙于走亲访友,嘘寒问暖、谈笑风生、其乐融融。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我们中国穆斯林重视的只不过是过年的形式而已,因为节假日的走亲访友可以增进我们穆斯林兄弟姐妹的感情交流,而不是重视其内容,毕竟“年”是古代封建迷信的产物,作为认主独一的穆斯林我们应明确!
  所以,穆斯林对待春节的态度既不要消极,也不过极,而是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平常我们怎么生活,在这期间我们还怎么生活,并且还应借助春节放假的机会和家人团聚,和朋友相会,以穆斯林特殊的表达方式和生活方式去对待属于穆斯林的年节。在这期间,我们还可以总结过去一年教门和生活方面的得失,好的一面继续努力,不好的一面加以改正,从而使自己在新的一年从各方面得以完善,教门生活双收,今后两世兼得,从而使掺杂大量迷信色彩的春节在我们身边发生变化,变成具有伊斯兰气息的春节。望广大穆斯林从我做起,从我们身边做起,为春节的伊斯兰化而努力。
  五、总结
  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在根本上存在着差异。第一,伊斯兰教以超自然存在的安拉为信仰核心,要信仰安拉、顺从安拉、服从安拉的诫命,履行对安拉的义务。儒家则强调人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要求人遵守维护等级制度的纲常思想。第二,伊斯兰教以后世说和死后复生说为信条,强调现实人生的延续性和超越性。而儒家文化则关注现实人生,对鬼神避而不论,淡化后世、来世,淡化宗教的超世性,以不语“怪力乱神”而回避对鬼神的求证。第三,伊斯兰教所规定的生活习俗(包括饮食、婚姻习俗、丧葬习俗等)与儒家传统有很大差异,但是也存在着许多共性如:儒家所崇拜、敬仰的天,是无形无象的义理之天,而非形色之天,儒家敬天、尊天的宗教情怀,与穆斯林独信安拉的思想是一致的。伊斯兰教关注社会人生,重视现实生活,倡导公平、正义、良善。强烈的人道主义思想是广大穆斯林认同儒家文化的思想基础。
  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虽然各自产生的时代和背景不同,因之而形成的性质和特征各异,但是二者之间也存在许多共通的思想理论,通过对“伊儒”两种文化的分析比较,我们不仅可以更好的理解伊斯兰文化的深刻内涵,我们同时也发现,人类文明中其实存在着很多融合性的方面,而且这些方面恰恰是人类理性思维中最坚实的、最基础的部分。中国伊斯兰文化的繁荣以及回回民族的发展为促进当今中国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交流融通也具有现实意义,也为消除民族与种族的隔阂乃至创造全人类的和平、繁荣和进步作出贡献。
  综上所述,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各有所长,各有不可偏废的一面,分析二者的异同对于增加各族人民对两种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消除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之间的隔阂与误解,为民族关系的和谐、文化的宽容与理解提供正确的理论依据,并为中国伊斯兰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指导老师: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副院长从恩霖)
              责任编辑/刘洪军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