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经守训 维护正义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学术论坛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遵经守训 维护正义

来源: 时间:2014-03-24 点击: 我来说两句
 伊斯兰不仅是一种宗教,还是一种完美的社会制度,它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行为中把命人行善、止人作恶作为生活指南。在社会事务中要求穆斯林作为社会的一员,要伸张正义、乐善好施、仁慈宽厚、坚持公道,并把主持正义当作用一生去实践的行为规范。
  至尊至高的安拉在《古兰经》中启示我们:你们把自己的脸转向东方和西方,都不是正义。正义是信安拉、信末日、信天仙、信天经、信先知,并将自己所爱的财产施济亲戚、孤儿、贫民、旅客、乞丐和赎取奴隶,并谨守拜功、完纳天课、履行约言,忍受穷困、患难和战争。这等人,确是忠贞的;这等人,确是敬畏的。《2.177》
  正义是一种道德行为,体现在坚持真理,同一切邪恶势力和错误行为做斗争,对社会进步起积极作用,是个人道德品质的一种表现形式。现实生活中,穆斯林在面对多样的社会环境和多种文化背景时,对正义的理解和践行总会出现偏差,甚至会左右为难、取舍难定,怎么做才是古兰经所要求的正义精神呢?穆斯林怎么做才能正确的履行伊斯兰所要求的正道精神呢?
  一、把伊斯兰信仰落实于心中,构建美好的内心世界
  伊玛目安萨里曾说:信仰安拉的意义是:坚信一切事务来自安拉,安拉不必借助任何媒介和中介;认为一切善恶来自安拉;只拜安拉,不拜安拉以外的任何物。这才是正确的伊斯兰信仰。这种信仰与追随私欲的人无缘;凡是追随私欲者,已将自己的私欲当做主宰了。一个把自己的私欲当做主宰的人,如何能践行伊斯兰的正义精神呢?每个穆斯林当省视自己的内心知识、心灵自检、认知通往后世的坦途,真诚期盼安拉和敬畏安拉。只有发自心灵的信仰才能真正的领悟伊斯兰的正义精神,才会义无反顾的去实践社会的公平。
  信仰后世是为了告知人们,人世间没有完美的公正,每个人都应当意识到:全能全知的安拉是唯一的裁决者,是至公正的主宰,他绝不亏枉任何一个人,切不可把短暂的今世视为永恒的乐园而忘乎所以,今世是低级的、微小的、浑浊的、短暂的;后世是伟大的、长久的。后世的幸福是清纯的,后世的权利是巨大的,后世的天平是无比的公正,所以每个人都不该在今世亏枉他人,而应当以平等宽爱的态度去面对今世,为自己后世的美好而奠定基础。在社会交往中,处处以穆圣和圣门弟子为榜样,效仿他们的言行,认真参悟他们行为中所蕴藏的哲理。
  二、关爱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不断扩大是社会之痛,它不但加剧了社会不公,破坏了社会正义,也打击了人们的上进心,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但它毕竟是活生生的现实,无法逃避,所以如何去关爱弱势群体呢?伊斯兰鼓励人们通过施舍来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从而消灭贫穷和不公。更为难得的是伊斯兰始终把施舍(天课、开斋捐等)通过教法固定下来,以便使弱势群体生活有所保障。
  对行善施济,伊斯兰教总是给予高度赞许。穆圣说:“礼拜将把正信都带到通往天堂的半路上,斋戒将把他们带到天堂的大门前,而施舍才能使他们获准进入天堂。”正是因为施济能培养穆斯林的灵性、宽容、同情、互助之心,有助于增强穆斯林之间的凝聚力和进取心,所以伊斯兰教一再强调行善的必要性和可贵性。对别人进行关心的过程,也是穆民体现自己高尚人格的过程,更是体现对真主信仰度高低的表现过程,因为评价一个人的信仰真主是否真诚,就看他是否乐善好施。而古兰经所要求的“将自己所爱的财产施济亲戚、孤儿、贫民、旅客、乞丐和赎取奴隶”,这种由近及远的援助方式,更是对无助者给予了雪中送炭般的温暖,而不是现今社会中人们锦上添花、好高骛远、攀龙附凤的模糊不清的施舍理念。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社会上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批弱势群体,如何关爱他们,如何做到助人自助的良好效果,重温伊斯兰教中的行善送爱、施贫济困的理念,对穆斯林建立公平正义的良好社会风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只要人人都能和谐关爱,我们穆斯林必定走向团结和富强。
  三、履行约言
  履行约言是古兰经中多次被提到的、要求穆斯林贯彻始终功修之一。因为说了不算,或无故违约、毁约,都被看作是缺乏信仰的表现,即缺乏对真主的敬畏。履行约言关系到一个信仰的人道德完善、严于律己的修养,也是衡量人们在真主面前诚实作人的态度。在《古兰经》启示里,我们经常看到这方面的教导,像“信仰的人们哪!要履行约言”(《古兰》5:1)。过去人们在理解上,有失于片面,大都强调要讲信用,要说话算数,或者忠于许诺,不得轻易违约等,这固然是其一个方面。但古兰经中着重提出的则是范围更大的,关系到人生意义和目的的追求原则。因为古兰启示包含了自古至今所有曾经启示过的正确知识的总结,“而全部古兰启示就是创造一切的真主,将他创造的法则、创造的目的和要求,通过他的使者穆罕默德,告谕于全体人类的命令和约定。经常违背社会约言的人,必然会违背与真主缔结的盟约,也不能履行真主赋予人类坚持正义精神的使命。
  四、完善各种功修和道德,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强调功修,旨在说明其在约束、培养、净化、提升人性方面的道德价值,因为仅有道德说教和规范,或阶段性的教育和无内在约束力的法律、舆论,道德则显得空洞和过于理想化,在履行伊斯兰正义精神时无其实际效力。人性之恶和自身的各种欲望在外界的刺激、诱惑下,亦不能得到有效约束和克制,各式各样的不正义行为和不公平行为则不可避免,时时发生。如上所述,伊斯兰道德正是在对人性的深刻洞见下,以各项特定功修仪式和对这些功修仪式持续不断,经年累月,贯穿终生的持守中,人性之恶才得以约束、克制、净化。从而使其得到不断地强化和升华,渐渐达到理想之境,渐渐完善。这正是天启信仰和功修,注重信仰和行为不脱离实际现实的优越之处;古兰神圣精神的内容之所在。
  每个人都是安拉的奴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人都必须相互尊重,尽关爱之责,尤其是对身份低微的人,更要注意谦虚和善,不能呵斥与粗暴。《古兰经》特别强调对孤儿、贫民等弱势群体说话态度要和蔼,穆圣平日说话声音平和,词句真切,他的贤明、仁慈、公正和爱民等高尚品行感染着周围人,于是通过模仿、暗示和服从等其他道德影响方式潜移默化地成为穆斯林竞相效仿的对象,在促进伊斯兰社会稳步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伊斯兰道德的社会功能通过调整人的行动得以体现,或提倡,或劝诫。伊斯兰教禁止相互嘲笑,要求相互见面应主动向他人问安或祝安,不失礼节风范。穆圣曾告诫人们:“人要慎言,不慎之言将使言者陷于火狱,其深度如天地东西之间的距离。言语在你说出之前由你控制,一旦说出,你被它控制,所以要看守好你的舌头。或许一句话夺去你的幸福,招致灾祸。”学习圣训,明显感觉到穆圣大量使用劝导句和警世句,他告诫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行事,要注意培养积德行善的道德品质,还要远离骄奢淫逸、以强凌弱和损人利己等恶习;他赋予道德极高的社会意义,认为道德是伊斯兰民族存在、发展和延续的基础,是人道之本质,更是人生价值所在。只有当社会道德得以加强、道德水准达到一定高度时,穆斯林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才能得到改善。因此,每个人都务必独善其身,不断充实、完善自身,这样人与人才会和睦相处,个人与社会才会融洽,社会才会变得和谐有序。穆圣处理人际关系和道德修养方面的原则和教诲,对穆斯林始终具有示范和教育意义。
  穆圣说:当你们看到一件坏事(非正义行为)时当用手(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武力)去制止,如果做不到,当用口舌(言语/演讲/劝说等方式)去制止,如果做不到,那么你们当用心去憎恶(鄙视/讨厌)。这是最弱的信仰了.学习这段圣训,我们能够深刻的领会到伊斯兰正义不仅仅是口头上说说而已的形式,更是穆斯林以身作则的道德责任.穆圣还通过这段圣训教导我们如何与非正义的行为做斗争,鼓励我们当遇到非正义行为时,对实施非正义行为的人要进行积极的劝说和制止,必要时以自己的勇敢和机智同非正义行为作斗争。
  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每个穆斯林都是参与者,实践者,不能空喊口号,不见行动,在维护正义的行为中,穆斯林应当分清是非,有许多穆斯林心地善良,嫉恶如仇,但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弱,往往在具体的事情上搞不清谁对谁错,有的好心办坏事,有的不懂法律,触犯了法律,还以为做了好事,当受到法律的制裁时才如梦初醒。践行伊斯兰正义的精神,也不仅仅体现在行侠仗义、抱打不平和与坏人做斗争方面,更多的是体现在穆斯林的一言一行中,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大大小小的事务上,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尊老爱幼、文明礼貌、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抢险救灾等行为都是维护伊斯兰正义的体现。
  20世纪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的名言:“假如正义荡然无存,人类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又有什么价值?”。一语道破了正义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罗尔斯在其著作《正义论》中指出:正义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健康良序的最重要标准。对于穆斯林而言,伊斯兰正义精神是诠释信仰的最好方式。在生活中,伊斯兰正义精神要求穆斯林履行各项社会职责的同时还要注重功修建设,在道德品质方面,鼓励穆斯林仗义疏财,反对悭吝不舍和铺张浪费,倡导穆斯林积极行善。
  伊斯兰正义精神旨在保护每个穆斯林的合法权利受到保护,是为了使每个穆斯林生活的更有尊严,避免穆斯林受到非正义行为的伤害。穆斯林应当维护正义精神,在教风建设同时,应当使自己所处环境充满正义,而非歪风邪气。最后祈求伟大的安拉护佑我们免遭非正义行为的伤害,赐予我们今世美好的生活,后世永恒的乐园。阿米乃!
              责任编辑/王官明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