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回民学校学生争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国内 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北京西城:回民学校学生争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来源:北京西城文明网 时间:2014-05-12 点击: 我来说两句

     中国清真网综合报道】 尝一尝清真小吃,赏一赏老北京皮影,抖一抖飞转的空竹……5月6日,回民学校非遗周拉开帷幕,学生们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当天,西城区召开“非遗进校园”活动暨课外活动推进会,在全区中小学进一步推广非遗活动。

  回民学校非遗周缘起于2011年学校与北京市民族教育研究会共同申报的《北京回族民间故事》获准成为西城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借此契机,学校确定每年五月的第一周举办非遗周,同时拟定了每年的活动主题。

  2014年北京回民学校非遗的主题是“共赏非遗艺术,品鉴民族美食”,活动期间将举办非遗课程讲座、非遗小吃品鉴、非遗文化互动体验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们对民族文化的认知感和认同感,从而能够自觉主动地“保护非遗、传承非遗”,人人争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接人。

  回民学校负责人表示,三年来重点打造的非遗周已逐渐成为学校的特色品牌项目,深受学生们的广泛欢迎。在学校制定的“课外活动计划”大课表中,非遗课程以其较为成熟的活动课程模式,有效带动了其他兴趣小组、学生社团的发展。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中华传统文化,区文委和区教委召开了面向全区小学的“非遗进校园”工作推进会,有近40所学校结合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进校园的传承活动。截止目前,各学校开展各类专题讲座、校外活动课和校本课程约600余节,非遗项目演出约余场,非遗专题展览约次。

  今后,非遗进校园活动将分为五个层次在学校开展,包括开展非遗实践、体验活动;建立特色校本课程;结合学校艺术节、传统节日开展展览、展示、互动、表演活动;建立项目校园传习工作室;开展非遗冬令营、夏令营活动。此外,区文委还计划面对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在弥补传承人供需不平衡的同时,为学校开展传承活动培养校内教师队伍。

  此次非遗进校园活动的内容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戏剧、传统曲艺、传统音乐和舞蹈、传统美术、传统游艺与体育、传统手工技艺等门类,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2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6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62项。

  区文委和区教委将按照以点带面的原则,在非遗进校园活动初始阶段选择部分重点项目和部分有基础的学校作为试点,并将这些学校建设成为非遗传承特色学校,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进并普及其他项目、其他学校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