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扶贫工作纪实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地方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扶贫工作纪实

来源:天水日报 时间:2014-06-17 点击: 我来说两句

走精准扶贫的路子,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扶贫开发格局,不仅要扶起来更要富起来。走进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城镇乡村,建大棚、修公路、改危房、新农村建设的场面随处可见,这里干部群众士气高涨,扶贫开发攻坚战在一幕幕的上演--整村推进惠泽千村,产业扶贫带动万民,科教扶贫提高技能,定点扶贫温暖民心,开发扶贫助拔穷根……耳闻目睹一件件扶贫实事、一桩桩惠民好事、一幅幅脱贫美图,让我们为近年来张家川扶贫开发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所感动、所鼓舞、所赞叹。

倾尽全力逐步消除贫困

“强基础、兴产业、惠民生”短短九个字概括了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发展的方向和扶贫的着力点。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陇东南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国家确定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由于自然、历史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该县致贫因素多、贫困面、贫困程度深,扶贫开发难度大。

30%的村地处林区、林缘区和深山区,50%的村地处干旱山区,仅有20%的村地处川区或半山半川区。自然条件差使得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大多数村庄的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返贫率高,同时也增加了扶贫开发成本。

另外,基础设施滞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至今仍有许多村无通畅公路,近1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还有待解决。受自然条件、生产条件的限制,贫困地区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缺文化、缺技术。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及省市扶贫投资和优惠政策,一方面勇挑重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抢抓机遇,真抓实干,以实际成绩促使县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2013年底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2.13亿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3778元,增长13%,农村贫困人口发生率由2010年底的49.4%下降到33.79%。

让一项项扶持政策落实

2010年,天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2011年,甘肃省政府专门召开了研究支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有关问题的会议,出台了支持该县经济社会发展的16条优惠政策,同时又将该县列为全省“两个共同”示范县之一。国家也将该县列入六盘山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予以重点扶持。

一系列扶持和优惠政策,为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脱贫致富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围绕各项优惠扶持政策,该县科学谋划争取项目。目前,已争取到农村道路通畅工程、肉牛产业大县、农业综合开发、廉租住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易地搬迁、农村安全人饮工程等项目232项,到位国家投资11.8亿元。特别是庄天二级公路、县城至恭门火车站二级公路、“双十工程”建设,富川水库、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开发建设、县城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8+2”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建成使用,有力带动了全县发展。

自然条件差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生产发展滞后农民的生活条件将无法改善,为此在积极争取各项优惠政策的同时,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大力推行投入性扶贫措施,以耕地梯田化、饮水安全化、农田道路网络化、沟壑梁峁林带化、城乡清洁化、耕作机械化的高标准实现为目标,通过争取项目资金,实施了渠子梁、刘堡梁安全饮水等一批水利骨干项目,解决了11个乡镇145村13.52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建设与整治力度,在11个乡镇231个村基本实现了梯田化,全县累计完成梯田建设52.1万亩,梯田化率达到92.6%。

扶贫先修路,让条条路通乡、通村、通田间。近年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先后完成了160公里通乡油路,在123个村修建366公里村公路,并完成了225公里通畅工程。此外依托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县财政自筹资金2584.92万元,修建农田道路3858.9公里,完成小巷道硬化面积162万平方米,除了有效解决了贫困村群众行路难、饮水难等问题,全县255个行政村的1275个自然村也全部通电、通广播电视,使这些曾经闭塞的乡村如今也充满了现代的气息。

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

贫困地区难脱贫,难就难在无产业支撑。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把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作为扶贫开发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引导扶持贫困农民调整产业结构,为此该县规划并实施了“三区三业五带”建设工程,马铃薯、中药材、大麻等特色优势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养殖业有悠久的传统,该县以建设“陇东南畜牧大县”为目标,不断发展壮大畜牧产业,2013年底,全县畜禽饲养量达到132.1万头(匹、只),其中牛存栏17.38万头,羊存栏18.16万只。畜牧产值达2.32亿元,人均牧业收入900元,并连续两年荣获“全省牛羊产业大县建设先进县”称号,“张家川红花牛”农产品地理标志作为品牌也通过了农业部的评审。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独特的资源体现在清真食品的天然品质、清真品格的优势,依托清真食品城建设项目平台,该县大力发展清真系列产品,伊味思系列清真产品和建明清真调味品等民族特色优势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还通过积极争取,实施了南山梁万亩苹果基地建设省级片区开发试点项目,恢复发展了果品产业,开辟了农民增收新渠道。实施了张家川镇国家级片区开发试点项目,积极探索畜牧产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路子,取得了成功经验。2010年来共在全县12个片带实施了农牧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实施整乡推进项目3个,整村推进项目55个,扶贫开发取得新成效。

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需要资金支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各类扶贫资金,县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增量保持在县财政收入增量的20%以上,并通过提高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标准,努力将农民承担比例由25%降到20%以下。

此外,今年年初,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决定在东部6乡(镇)25个贫困村高标准组建扶贫互助协会,开展基础母畜繁育,助推产业发展。县财政预算资金1250万元,县扶贫办为新增互助资金村投入500万元,通过“政府拿、扶贫投、企业捐、会员缴和双联单位补”等多种形式,使每个村互助资金总量达到100万元。扶贫互助协会试点工作对全县养殖业形成产业化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开发式扶贫及惠及民生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突破就扶贫抓扶贫的思维定势,让脱贫与发展、富县与富民、借助外力和挖掘优势资源有机结合,同时还坚持扶贫先扶智,脱贫要依靠科技,扶贫要办惠民实事的理念,使开发式扶贫工作不仅有声有色,而且形成了大格局。

清真餐饮服务业、牛羊规模养殖业、皮毛贩运加工业是该县提出的三大脱贫富民产业。截至目前,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大中城市经营清真餐饮店10074家,宾馆服务692家,从业人员达5万余人,创收7亿多元。清真餐饮服务业对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达51%以上,已成为农民群众致富增收的主要渠道;全县共发展规模养殖户1.4万户,规模养殖场(小区)109个,养殖专业村85个,牛饲养量达到15.4万头,羊饲养量达到15.6万只;共有皮毛加工龙头企业6家,皮毛货栈43家,发展皮毛贩运户2261户。

同时,该县整合各类培训资金,加大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力度,积极开展对贫困农户的定向培训和创业培训,已形成了“伊香拉面师”、“伊香烹饪师”、“伊民电焊工”等特色劳务品牌,2013年输转劳动力8.51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7.8亿元。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在扶贫工作中能够始终把发展农村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以解决农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问题为重点,坚持兴办关系民生的惠民实事。在教育领域实施建设项目120个,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明显改善。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村卫生室、村文化站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实现全覆盖。在医疗领域实施了县一院、二院标准化扩建和中医院整体搬迁,对15个乡镇卫生院实施了改扩建,全县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政策,农村低保面达到25%。

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有效解决了农民群众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就业难等民生问题,目前,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已逐步建立起了符合实际、覆盖城乡、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让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到了贫困群众。

 “双联”行动推动扶贫攻坚

扶贫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力量支援的事业,在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扶贫工作中社会各方力量都伸出了热情的手,形成了以天津市为主的东西对口帮扶,以国家煤炭地质总局为主的中央国家机关定点帮扶,以省、市、县各级党政机关(单位)为主的定点帮扶,以社会各界慈善机构、社会团体和个人为主的爱心帮扶,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格局。

特别是自“双联”行动开展以来,省、市、县、乡134个单位、4293名干部,联系该县255个行政村、10644户,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加快了脱贫致富奔小康这一目标。2012年双联行动开始后四级帮联单位和干部,上下联动破难题,结合村情兴产业,广联实帮强基础,全县双联行动已经形成了大规模、全覆盖、综合性、常态化的工作局面,至2013年底,各级帮联单位共帮办实事3766件,总投资5455.5万元。

今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将以双联行动视频会议精神和省委王三运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为契机,紧紧围绕全县“八大任务”的落实,以高标准实现“六化”建设、发展壮大三大产业富民产业、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为重点,着力创新帮联载体,全力推动双联行动向纵深发展。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木河乡庄河村是原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刘永富的联系点。在省政府办公厅的关心指导下,木河乡庄河村整合项目资金898万元,实施了109户597人的庄河村易地搬迁新农村建设工程,一期工程已经全面完工并入住,二期工程65户已经完成主体工程。同时建成连心桥一座,新修通畅工程道路2.8公里,新开通通组砂砾路两条,新建农田道路18.8公里,硬化小巷道1.5万平方米。另外,总投资500万元,建筑面积分别为668平米的村阵地和1080平米的村幼儿园、文化广场建设工程现已完工。

在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劳动力培训和新农村建设在庄河村也同期展开,依托全县“伊香拉面师”品牌,共举办“伊香牛肉拉面师”培训班5期,培训伊香拉面师41人。为全村55户农村妇女协调落实小额担保贷款275万元,积极引导群众发展蔬菜种植、牛羊养殖、皮毛贩运、清真餐饮业等特色主导产业。在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活动中,庄河村对全村进行绿化、美化、亮化,配置了移动垃圾桶,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庄河村在发展中还制定了脱贫致富奔小康为目标:紧抓基础设施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突出清真餐饮、蔬菜种植和养殖三大产业,实现蔬菜大棚突破1千座,大家畜在2015年突破3000头(只),以清真餐饮为主的劳务输出突破500人,人均纯收入2020年前突破10000元。如今的庄河新村,统一规划的楼房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宽敞的水泥路笔直向前,直通每家每户家门前,绿化带上种满了银松、华山松和绿草。庄河新村是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克服种种困难,努力消除贫困的一个缩影。

天下大事,唯人民安居乐业。扶贫开发,任重道远。我们相信在诞生“花儿”的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在国家不断加大扶贫力度的新形势下,在全县上下齐心合力,攻坚克难中,脱贫致富奔小康将成为现实,而贫困也将成为遥远的记忆。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