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清真网综合报道】据新疆网报道,7月9日,回新疆乌鲁木齐探亲第一天,60岁的帕提古丽·开依木忙着去采购维吾尔族传统服饰,她要把这些服饰带回去给她海口“新疆舞蹈队”的伙伴们。
中国大妈在国内外刮起广场舞旋风时,新疆“大妈” 帕提古丽·开依木也将新疆舞带到了海口,在当地组建了一支新疆舞蹈队,被当地媒体誉为“用舞蹈传递着歌舞之乡热情和魅力”。
帕提古丽·开依木说,她要继续在当地传授新疆舞蹈,“用舞蹈为新疆代言”。
穿上“艾德莱斯”跳起新疆舞
每天晚饭后,帕提古丽·开依木穿上色彩艳丽的艾德莱斯长裙,走出楼道,来到海口所住小区的广场上。
广场上灯火辉煌,12个“新疆舞蹈队”的队友们逐渐涌入,像逐光的鱼群,随着《请你尝块哈密瓜》,跳起了新疆舞蹈。
一曲舞完,周围的群众都鼓起了掌。
69岁的舞蹈队队员符立美在电话中说,现在她学起了美丽的维吾尔族舞蹈,“大家都特别欢迎”。
早在“铃铛姑娘”古丽米娜用舞蹈在荧屏上传递“新疆名片”之前,退休的乌鲁木齐老人帕提古丽·开依木已将新疆舞带到海口。
2012年10月,退休后的帕提古丽·开依木和丈夫一起到海口照顾女儿,生活上很快适应了,但喜欢跳舞的她,却因为没舞跳,觉得浑身不自在,“让我不说话不走路可以,但让我不跳舞、不唱歌,那就太难了”。
没住几天,连海口主要街道都没走遍的帕提古丽·开依木,穿着“艾德莱斯绸”长裙,在当地万绿园广场,播放新疆民歌,跳了起来。
五湖四海学员组成“民族大家庭”
帕提古丽·开依木的优美舞姿,让周围的中老年人都痴了。常去万绿园跳舞的张竹就问帕提古丽·开依木,“能否学习这个舞蹈”。
张竹在电话中说,她只是试探着问,结果古丽老师爽快地答应了,“我成为她的第一个学生。”
更多的人被帕提古丽·开依木的舞步所吸引,加入了她的队伍,至今登记在册的“学生”超过百名。
今年4月,帕提古丽·开依木将新疆舞带到了自己居住的小区,一样引起了轰动,还有12个人加入了她的队伍,每周三天跳起新疆舞。
来自江西的傅秋金,为了学好新疆舞蹈中“扭脖子”的动作,躲在自己家的卫生间里,把肩膀贴着墙角固定练习。
舞蹈队队长吴林英来自湖北,白天经营一家裁缝店,每天晚上都准时去跳舞。吴林英在电话中说,很享受大家在一起的过程,享受学习新疆舞蹈的快乐,“大家因为新疆舞蹈走到一起,仿佛一个快乐的大家庭,一个民族大家庭”。
让更多人了解大美新疆
每当听到《塔里木河》《新疆山水美》等歌曲时,舞蹈队成员都会和帕提古丽·开依木说:“听到这些曲子,就知道新疆真的太美了。”
跳舞结束后,帕提古丽·开依木就讲起新疆风土人情和少数民族文化习俗。
听到新疆七月份,晚上睡觉还要盖薄毯子,吴林英都会张大嘴巴,因为从小生长在湖北的她,印象里,七月份不开空调是睡不着的。她在电话中说,新疆真是好地方,而且通过帕提古丽老师认识到新疆人热情大方、能歌善舞。
“亚克西木”,如今吴林英和朋友们见面打招呼说“你好”的时候,用的都是维吾尔语,“感觉很时尚”。
几乎每天不停歇地教舞蹈,帕提古丽·开依木的女儿担心妈妈累着,她更知道妈妈离不开跳舞,所以规定每天跳舞时间两个小时。
帕提古丽·开依木也觉得累,不过她说:“值,通过舞蹈,让更多人了解大美新疆,让更多人知道新疆人的热情、开朗。”
更重要的原因是,通过舞蹈,她在海南认识了很多好朋友。帕提古丽·开依木说,舞蹈队的朋友经常来家里,“我给她们做抓饭吃,她们经常开着车带我出去玩,偶尔还会聚一聚,唱唱卡拉OK。”
8月下旬,帕提古丽·开依木才决定返回海口,因为在她看来,海口再好,也比不上家乡好。
这段时间,帕提古丽·开依木列了一堆计划,和新疆的舞友门继续切磋舞艺,给海口朋友去买新疆民族服饰等,再回海口继续教新疆舞,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