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宝贵书信》的发现及其意义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文学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左宝贵书信》的发现及其意义

来源:中国清真网 时间:2015-01-08 点击: 我来说两句

李常松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平邑县历史上左宝贵文物征集保护、左宝贵研究的重要时期。其间,1980年至1984年按照上级要求开展了第二次全县文物普查。普查中发现征集到县文管站的有关左宝贵文物就有:左宝贵单人像两张、左宝贵与子女合影以及左宝贵与马僮石玉林合影像各一张,左宝贵为平邑清真寺题写的“天方正教”匾一块,《左宝贵书信集》一册(内附一《奉时政对策奏折》)。在上述发现的左宝贵文物中,《左宝贵书信集》的发现意义最为重大。原因是该《书信集》记载了以前其他史书从未记述的左宝贵参与修铁路、开金矿、兴办学校医院等珍贵资料,反映了左宝贵曾参与洋务运动等前所未知的事迹,为重新认识和评价左宝贵提供了新的资料依据。作为《左宝贵书信集》最早的发现者、研究者,笔者在其资料的研究整理过程中增加了阅历,增长了知识,加深了对民族英雄左宝贵的认识和对爱国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理解。

  《左宝贵书信集》是在19848月县文物普查中由地方镇大井头村胡乃德同志捐献县文物管理站(今县博物馆)的。据捐献者介绍,此《书信集》是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左宝贵赠给胡乃德的祖父作为纪念的。胡乃德之祖父粗通文墨,曾在奉天(今沈阳)左宝贵军营中当兵,平日里左宝贵对此同乡十分关照。甲午战前,左宝贵看其年老体弱,送给路费让其退伍还乡,并赠送该《书信集》作为纪念。《左宝贵书信集》在地方镇大井头村胡乃德家前后保存了90多年,胡家虽十分珍惜,尽心呵护,但因受家庭条件所限,保护方法欠妥,胡乃德将其送交县文物管理站给笔者翻阅鉴赏时,该《书信集》原信纸及文字虽基本完整,但原均为红色的信纸半数因受潮而褪为黑、兰、黄等颜色;前几封信纸上的文字有的因翻折部分缺损,有的因褪色而模糊不清;原粘贴书信的册页整体破损严重,左上方留有明显被火烧烤过的痕迹。

  《左宝贵书信集》共收有来往信件49封和一《奉时政对策奏折》,共12000余字。在49封信件中,除左宝贵写给春山和马占鳌写给他人(也可能写给左宝贵的)的书信各一封外,其余47封,涉及43人,均是当时文武官员,亲朋好友写给左宝贵的。在给左宝贵写信的43人中,见于《清史稿·列传》的有叶志超、盛宣怀、宋庆、刘含芳、戴宗骞等5人,见于一般中国近代史资料的有马占鳌、龚昭玛、章高元、谭广庆、程允和、善联等6人。左宝贵儿女亲家翦炳南1人,其他31人。这43人写给左宝贵的47封信中,有19封是向左宝贵祝贺端午节的,12封是祝贺中秋节的,4封祝贺左宝贵赏戴双眼花翎,3封是亲朋私信,9封是下级向左宝贵汇报军事活动和有关开矿山、修铁路等事务的。所有这些书信和奏折,每一件都是研究左宝贵事迹的珍贵实物史料。《书信集》中涉及左宝贵事迹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有关开矿山的信件

  《左宝贵书信集》中直接涉及开矿山的书信为编号44号的傅廷臣写给左宝贵的信。另外与开矿有关的信件有编号49号的翦炳南写给左宝贵的信。    傅廷臣是左宝贵的部将。左宝贵为募兵筹饷兴办矿业,与叶志超等合资开办金矿,并利用机器开采矿石,委派傅廷臣负责矿局事务。傅廷臣写给左宝贵的信,是傅向左宝贵汇报其赴任后有关开采金矿、提炼黄金、按股分红等情况的。从信中内容看出,左宝贵对开采金矿十分重视,投资巨大,并使用机器,参用洋法。开采矿点有古山子、热水、金厂、沟梁、格力各等多处,所选派负责矿局事务的傅廷臣与其兄云扬、弟凤翔均为其亲信。傅工作认真负责,左宝贵经常过问,采矿业收入额颇大,黄金“出产日见起色”。以其合股开办的格力各金矿为例,该矿“开办起日出金二三两,刻已(傅给左写信时)日出20余两”,即使以后开采提取黄金数量不再增加,保持日出金20余两,则每月黄金产量就达600余两,全年高达7200两。    左宝贵所部长期驻防的今辽宁省矿产资源丰富,开采历史很久,规模亦都较大。左宝贵所部有没有同时参与开采煤矿、铁矿等《书信集》中未见提及,但从其积极参与开采金矿看,其开采煤矿、铁矿等是完全可能的。

  《书信集》中编号49号的信,系左宝贵的亲家翁翦炳南为其女婿王声骏、姨外孙罗致中前程安排,写信给左宝贵请求帮助的。翦亦为清军将领,是时驻军江苏苏州。其女婿王声骏按信中所说“读书有年,功名未就”,是一名知识分子,后“为家境所累,橐笔出游,历办湘省厘金局务,复又幕粤西”,写信时已住翦炳南处。罗致中“练达老成,同治初年投劾弟()处,随战有功,保蓝翎千总,旋归省亲客岁”。翦炳南请左宝贵“爱屋及乌量材录用”。左宝贵“重文士,爱材勇”的性格翦是十分清楚的。翦推荐王声骏、罗致中二人请左宝贵帮助安排,除因翦、左两家为亲戚外,翦相信左宝贵是喜欢“读书有年”“历办湘省厘金局务”的王声骏和“年力精壮,练达老成”征战有功的罗致中的。

  二、参与修铁路的信件

  《书信集》中反映左宝贵参与修建铁路的信件,是编号第39号左宝贵的仁兄——达春向他汇报有关铁路勘测、购地进度、人员使用等情况的。信中提到的铁路是1890年清政府从山海关向东北延伸的关外铁路。提到的人物有美国技师鲍得、墨海、林德、金达,中方的有翻译刘赞棠,帮带齐树敬,观察李少卿,庚佐领音刘丞朝,购地委员曾兆鸿,候选教谕王金声及周金声、荣筱峰等十余人。

  中国修建铁路始于1881年,第一条铁路是从唐山到胥各庄全长不足10公里的一段。19世纪七八十年代,洋务运动在中国大地上兴起,洋务派为“求强”、“求富”,学习外国技术,采用官督商办的方式,兴办了一批民用的工矿业和运输业,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积极作用。1886年开平矿务局将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延伸,西到天津,东达山海关,并且成立了“中国铁路公司”。

  1890年清政府撤销“中国铁路公司”,成立“北洋官办铁路局”,这是中国官办铁路的开始。清政府派李鸿章为督办,美国人金达为总技师,将上述铁路从山海关再向东北延展,时称此为关外铁路。从此信看,左宝贵参与了当时关外铁路奉天省路段的修筑,并负责一定事务;参加关外铁路勘测、监修的美国人除总技师金达外,至少还有技师鲍得、林德、墨海等。因在铁路勘测修筑过程中一切唯洋臣、大人之命是从,该工程进展非常缓慢。

  左宝贵参与开矿山、修铁路等洋务活动,在该《书信集》未发现前,所有已知史料都未见记载,《书信集》的发现,为研究左宝贵生平事迹增加了内容。

  三、兴办学校热心公益事业的信件

  左宝贵兴办学校、爱惜人才、热心地方公益事业的信件有编号第45号的尹锡崧写给左宝贵的信和编号40号的恩绪写给左宝贵的信,共两封。按信中所说,尹锡崧是一位教书先生,左宝贵对他非常器重。尹求见,左宝贵热情接待,亲自写信安排其到营口乔营官处义学任教。乔营官虽当面答应,但一段时间尚未落实,尹锡崧等待不及,找别人又解决不了问题,只得再次给左宝贵写信请其催办。尹在信中称左宝贵热心“振兴文教之至”,事实也确实如此。    恩绪写给左宝贵的信,提及双台子善渡争讼一事详情不知,但从恩绪称经左宝贵调解后“渡船仍旧归观斯造”,其扶善之举“不惟该观感佩,即阖山众观并地方绅商无不同颂生佛”,说明左宝贵确实是办了一件当地欢迎的好事。

  左宝贵心存利济,热心兴办学校、医院等地方公益事业的事迹,史书记载不少。如清光绪《沈阳县志》:“(左宝贵)先后设立赈灾粥厂、同善堂、栖流所、育婴堂,县治四境津梁道路,多宝贵捐廉葺修。殁后士民思其遗爱,建祠祀之,春秋致祭不衰。”光绪《费县志》:“十五年,补授广东高州镇总兵,仍留奉省统领练军。讲武之余,每欲振兴学校,于营口海神庙、沈阳练军公所、南北寺设立大小义学数处,筹薪水、给膏火。公事退,辄轻袭缓带,亲至学中考其课程,循循然有儒士风。又设栖流所、育婴堂、牛痘局、字纸局、同善堂诸善举。奉省以西数州县地处洼下,多被水灾,宝贵督练军为筑堤以捍御之”。尹锡崧、恩绪给左宝贵的信,为上述两县志所载左宝贵兴办学校热心地方公益事业提供了新的证据和内容。同时由于前面介绍的左宝贵参与开矿山、修铁路等洋务活动的史料的发现,结合众多关于其热心兴办学校、尊重教师、关心教学质量的记载,笔者更进一步认为左宝贵倡办学校等是有意识培养人才,是其参与洋务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记述其军事活动的信件

  《书信集》中记述左宝贵部军事活动的信件主要有编号28号的左宝贵给春山的信、编号42号的马占鳌给左宝贵的信和编号46号的多禄写给左宝贵的信等。

  左宝贵给春山的信,是该《书信集》中唯一一封左宝贵亲笔信。书信全文如下:

  春山仁橡大人阁下:

  久违英度时切葭思。即念升祺茂著履祉,绥和为颂。贵已订于四月十二日赴关叩谒傅相,藉可与麾下把晤畅叙,以抒积悃。乃因吉林长军帅来电,以长春府属夹荒,佃民因丈地加租恃众抗阻,现派翼长一员,统领二员,营官三员带队弹压。总因愚民无知,用兵许多,不知如何了结。查夹荒一带距奉境怀德仅数十里,窃恐土匪乘间滋事,人情惶惶。贵奉裕帅谕令,筹拨队伍在奉、吉交界严密防范,以安边境,是以不克叩谒相节殊为歉然。兹已具禀派令周都司前往,并带去孝敬傅相土物数事,祈分神代呈,务求赏收。外呈微物亦希哂存是幸。专此播泐,敬请升安,余惟荃照不具。

  愚兄左宝贵顿首

  此信按常规应送春山处,但不知何种原因未有送出。从信中看,左宝贵作为驻守一方重镇的大员,其责任感是很强的。他能在派兵镇压夹荒佃民聚众抗租的同时,指出肇事的原因是政府丈地加租,说明其在一定程度上能体察民情。但是,也应看到,当农民起义威胁到朝廷安全时,左宝贵在镇压农民起义上是很卖力的。另外,像左宝贵这样的清廉官吏也要向上司孝敬土特名产,甚至连代呈者亦需酬以“微物”,反映了当时社会贪污行贿、腐化堕落到什么程度。

  关于左宝贵如何带队“弹压”夹荒佃民聚众抗租,此信没有也无法事前予以记述。但根据光绪《费县志》、《沈阳县志》等有关正史记载,可以肯定左宝贵是很注意恩威并重,剿抚并用的,在这一点上,他与一般封建官吏有所不同。《费县志》载:“光绪元年春,带马队赴奉、吉两省剿贼,汤沟贼匪恃其险阻,与民团仇杀,聚数千人。宝贵至,擒其渠魁,散其胁从,民得安堵”。“木匪既平,而金匪宫四等犹以数万之众据猫儿沟、通沟,挖取生金,肆行劫掠。宝贵席卷而前,首逆既擒,余从未散,乃使本地乡耆开诚布信,予以自新,群贼争出,罗拜马前。宝贵悉召至,反复开导,贼皆感泣曰:“大人来何迟也!自此后,幸为太平民矣。”迫于胁从者数千名,皆资遣还家,内有愿降酋数人。许其投诚,随营效力。十七年,朝阳建昌教匪十余万残杀蒙古,攻陷城池,劫掠数州县。宝贵督军进剿……获其所掳妇女数千人,俱给资送还。“《沈阳县志》载:”宝贵治军严肃……功不吝赏,罪不私刑,士乐为用。将军虽好武乎,然性慈善,于地方公益事业尤倦倦。“殁后士民思其遗爱,建祠祀之,春秋致祭不衰”。

  在经常到奉天(今沈阳)左宝贵祠祭祀的人群中,有一名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张作霖。张作霖是奉天海城(今辽宁省海城市)人,土匪出身。相传其早年为左宝贵所统奉军俘获,左宝贵见其年轻幼稚不肯伤害,给资劝其回家向善。张作霖后历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安国军总司令,自称张大帅,长期统治东北,1924年打败直系军阀后,在北京把持北洋军阀政府大权。张作霖发迹后并没向善,但他感激左宝贵不杀之恩,派专人长期保护左宝贵祠,岁时祭飨。1928年,张作霖在沈阳附近的皇姑屯车站被日军预埋的炸弹炸死后,其子张学良统治东北期间,当地左宝贵祠也得到很好的保护。

  46号多禄给左宝贵的信,汇报“大围禁内传有教匪”,“禄屡次差兵逐处侦探”,决定“携关防督带马队官兵”,“亲历围场各卡巡查”之事。按信中所说,海龙城为左宝贵所部驻扎之地。该处东界吉林,北近围场,南邻通化,西接开原,左宝贵部在其北围场附近设有数卡。“大围禁内传有教匪,以点理为名招聚多人,盘踞煽惑。加以外流民纷然沓来,民心惶恐”,说明当时该处发生了农民起义。为平息此事,多禄至少两次向左宝贵汇报请示,左宝贵对此事也是非常清楚的。

  42号马占鳌给左宝贵的信主要汇报左部驻防营口军队分扎地点、兵力、带队人员等情况。但信中除汇报军事布置外,还谈到其屡次得罪上级,“均荷宪恩(左宝贵)袒护,得不罹于咎责”。“苟有天良,能不知愧知感?清夜思及,只呼负负。此后自当勤慎奋勉,期报知遇之德”。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左宝贵对部将十分关心,对马占鳌有知遇之恩。左宝贵的部队之所以在当时清政府的军队中最勇猛,战斗力最强,与左宝贵体贴爱护部下是分不开的。

  《书信集》中编号第41号的信也是马占鳌所写。因信中只称”翰臣仁兄大人阁下“未写有“冠廷”二字,前面介绍49封信件时是作为”马占鳌写给他人(也可能是写给左宝贵的)的书信“处理的。该信既然收存于《左宝贵书信集》中,信中又有“昨驾临营川”、“赴河西炮台”、“日事操练,整理围墙,修补房间”等与军事相关之言语,写信人是左宝贵的部将,营川、河西炮台均为左部防区,将此信视为是马占鳌写给左宝贵的似乎亦无不可。

  《书信集》中还有许多庆贺端午节、中秋节的信件,信中对左宝贵的军事活动也有所涉及,如四封祝贺其赏戴双眼花翎的信,本身就反映了左宝贵的军功。此处不再一一介绍。

  五、关心穆斯林事业的信件

  《书信集》中左宝贵关心穆斯林事业的信件,在编号47号焦安邦写给左宝贵的信中涉及此事。焦安邦在给左宝贵的信中称“行见恩纶叠沛,益加头品之荣”,说明此信写于左宝贵被恩赏头品顶戴后不久,时间应在18911892年之间。此时左宝贵作为清军高级将领,军务繁忙,年龄已经五十四、五岁。在百忙中,他还应焦安邦之约,为镇江清真寺题匾并赐纹银,足以说明左宝贵对穆斯林事业是很关心的。

  其他有关左宝贵关心穆斯林事业的事例很多,费县、平邑两县回民更是有口皆碑。平邑清真寺亦有一左宝贵题词匾,此匾为木质,长208厘米,宽73厘米,厚5厘米,题词为”天方正教“四个正楷大字,阳文、贴金,字径35厘米,落款为”光绪拾捌年岁次壬辰叁月谷旦“,”钦命头品顶戴、穿黄马褂、简放提督广东高州镇总兵、总理奉天营务翼长、总统奉军马步等营、铿色巴图鲁左宝贵敬立“。光绪十八年即1892年,镇江清真寺匾的题写时间与其相差不多,匾之规格样式应基本一样。

  左宝贵家乡地方镇清真寺内立有“左军门捐资重修清真寺碑记”石碑一座,此碑长185厘米,宽40厘米,厚15厘米。碑文580余字,记述了左宝贵倡议募捐重修地方清真寺的经过,赞扬了左宝贵“贵不忘本,富而好施”的优秀品德,表达了当地人民对左宝贵的感激之情。1867年到1892年之间,左宝贵多次派人致书当地,倡议重修家乡地方清真寺。他前后数次共捐银700余两,使地方清真寺重修了水房、大门、讲堂等多处,并以余资先后为寺内置田近20亩,以作养膳之用。

  另外,据左宝贵后人介绍,左宝贵除本文提及的为镇江和平邑清真寺题匾外,还曾为苏州、扬州、天津、沈阳等多处清真寺题匾并馈赠银两。   

  六、反映其思想的奏折

  《左宝贵书信集》最后收有一《奉时政对策奏折》(奏折题目为笔者所加)。该奏折原叠放于《书信集》中,与《书信集》同时由胡乃德捐献,是《左宝贵书信集》的重要组成部分。《奉时政对策奏折》是左宝贵回答皇帝制策提问时局政事的奏折,楷书工整缮写于折本之上,共十余折,每折6行,每行2024字。现存10折,58行,计1300余字。左宝贵在奏折中虽首先阐明其不“仍故习折浮辞”,开诚直表己见,但此奏折是回答皇帝制策提问的,所答对内容被严格局限在皇帝所提的问题上和范围内,作者的思想观点难以全面阐述。仅就此时政对策奏折看,至少反映了左宝贵的以下思想:

  1.治国之道在于务实

  左宝贵认为治国之道在于“务崇诸实”。他提倡学习先哲“圣学”要学以致用,反对教条,动者效二帝三王,言者引四书五经。主张要“昌明正学,纲领群言”,“监成宪而罔衍,学古训而有获”。认为如果皇上“诚能辩治匆于几先,析理欲于性始,以三代为必可至,以万事为必可康。匆逐经生之末法而上规其本,勿事讲幄之虚文而务崇诸实”。“监成宪而罔衍,学古训而有获”,则“庶政无不举而道无不章也”。此主张可以说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2.守土之要在于海防

  左宝贵认为中国历朝历代均以边防为重。但“古者防惟在陆,今则防兼在海”。“通商以来,藩篱洞开,东北海以朝鲜为屏蔽。山东之登、青、莱三郡突出海外,与奉天之旅顺隔海相对,海面不及二百里,宜以重兵扼守,为首是辅之翼卫。江苏之吴淞,浙江之宁波,福建之厦门、台湾,广东之虎门,皆宜严兵固守。其由海入江之路则归重于福山、狼山。练海师者诚能广察将才,置诸麾下,认真操练”,则“海疆万里固于金汤”。但他同时指出:“战器不如战地,战地不如战人,自古用兵未有不以得人为先矣”。强调得人心者得天下。

  3.东北三省为国家根本重地

  左宝贵指出,我国东北黑龙江、吉林、奉天(今辽宁)三省地域广阔,历史悠久,自古以来为中国所有,至清朝成为国家根本重地。“黑龙江地势左枕龙江,右环兴岭,与奉天、吉林为唇齿,屹然称重镇”。“金上京会宁府”、“唐之率宾府”、辽国“五国部族”故城均在该省。“吉林所辖地最广,自混、同江以西,上抵三姓,南接宁古塔,万山环翠,雄障东隆”。奉天省之地位,因奏折残缺未见表述,但左宝贵长期驻军于此,对其重要性当是不言而喻的。

  左宝贵认为“进德修业治之原也,分土建邦治之要也,任地作贡治之经也,奋武安边治之务也。千圣百王之道,恒必由之”。他衷心希望“皇上亲政之初”,能“兢兢业业,日进无疆,锡()极以诚民,报图以度地,理财以足用,柔远以睦邻,本持盈保泰之心,致累洽重熙之治。于以恢帝者之上仪,扬丕天下之大律”。永保国家长久治安。

  关于《左宝贵书信集》成书的时间,从该《书信集》中所有来往信函的内容和称谓看,各信写成与收发的时间,应在左宝贵补授广东高州镇总兵之后到中日甲午战争率部出征以前。具体地讲,应在1889-1894年之间。

  左宝贵,1837年生于山东费县地方镇(今平邑县地方镇)1856年投身戎伍,历任守备、游击、副将加总兵衔。1875年,刑部尚书崇实巡视奉天、吉林,左宝贵奉命率部随行,屡立战功。崇实、李鸿章等把他视为难得的将才,以“营务严肃、谋勇双全”,“勤明忠实,骁果耐劳,晓畅兵事,谋勇兼优”,奏请朝廷,以提督记名总兵简放,赐铿色巴图鲁勇号。1889年补授广东高州镇总兵,仍留奉天统领练军。1891年,赏穿黄马褂,加头品顶戴。1894年赏戴双眼花翎。同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奉命率部开赴朝鲜,915日在平壤之战中英勇作战,壮烈牺牲。在《书信集》里已确知的写给左宝贵的47封信中,几乎所有称谓均为“冠廷军门大人”,说明47封信均写于左宝贵1889年补授广东高州镇总兵之后到1894年率军在朝鲜平壤牺牲之前。另外两封:其一编号28号的左宝贵写给春山的信,信的内容涉及左宝贵”派翼长一员,统领二员,营官三员带队弹压“长春夹荒佃民恃众抗租事情。长春夹荒佃民抗租发生于1891年东北金丹教起义之后,另从左宝贵能差派翼长、统领等将领带队分析,此信亦应在左宝贵补授广东高州镇总兵之后到18948月出兵朝鲜之前。其二编号41号的信,写信人马占鳌在信中称“翰臣仁兄大人阁下”,说明收信人职务已经相当高,同时因书信内容又是汇报左宝贵所部营口驻军军情,可以相信,此信也应写于上述时间。左宝贵《奉时政对策奏折》中称“皇上亲政之初”,说明该奏折写于光绪帝刚刚亲政的1889年。至于《书信集》中四封直接祝贺左宝贵赏戴双眼花翎的信件,因其只在1894年受此恩赏,可以肯定写于1894年春夏之间。

  《左宝贵书信集》的发现,为左宝贵生平事迹和中国近代历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史料,为重新认识和评价左宝贵,提供了新的资料依据。

来源:济南穆斯林

  (作者系县史志办公室编审,蒙山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 马寿慈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