歹徒血洗巴黎杂志社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国际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歹徒血洗巴黎杂志社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15-01-08 点击: 我来说两句

据新华社消息 法国巴黎《沙尔利周刊》杂志社7日遭一伙武装人员持冲锋枪和火箭炮袭击,导致包括周刊主编在内的至少12人死亡。目前,武装分子依然在逃,尚无任何组织宣称对该事件负责。

据法国媒体报道,这是法国本土40年来遭遇的死亡人数最多的恐怖袭击。目前,尚无任何组织宣称对该事件负责。

蒙面歹徒持冲锋枪火箭炮 现场如同“大屠杀”

当地时间7日上午11时30分左右,3名蒙面武装人员持枪支和火箭筒袭击了《沙尔利周刊》的总部办公室。法国检方调查人员说,袭击事件已造成12人死亡。据法国媒体报道,死者中包括《沙尔利周刊》多名记者、漫画家,2名警察,还有1名经济学者。

调查人员没有详细说明受伤人员的数量。

巴黎副市长布鲁诺·朱利亚尔先前说,包括一名警察在内的6人伤势严重。

警官罗科·孔滕托说,有10人在这起事件中受伤。根据他的描述,事发现场如同“大屠杀”场面。

了解事件调查的消息人士告诉法新社记者,歹徒当天手持冲锋枪和火箭炮闯入《沙尔利周刊》杂志社总部,并与警察交火。这名消息人士说,武装人员劫持了一辆轿车,在逃离时还撞倒一名行人。

目击者伯努瓦·布兰热接受当地电视台采访时说:“大约半小时前,我看见两名用黑布蒙面的男子持冲锋枪进入杂志社大楼。几分钟后,我听到许多声枪响。”布兰热说,他看见这两名男子随后逃走。

法国电视台援引警方的消息说,目击者在现场听到,武装分子袭击时高呼“我们已经为先知复仇了!”

三名武装分子依然在逃 巴黎安全警戒提至最高

事发后,奥朗德赶往现场。他在袭击现场说:“这无疑是一起恐怖袭击。”他说,法国近几周已经挫败了几起恐怖袭击图谋,法国将加强警戒,防止此类袭击再次发生。奥朗德还呼吁全国团结一致,并要求保护所有可能遭受类似袭击的地点。

一名法国警官在接受法国电视台采访时说,警方正在抓捕逃逸的武装分子。目前巴黎安全警戒级别已经提升至最高。法国总理府说,最高反恐级别将扩大至巴黎大区范围,安全机构将加大对新闻机构、大型商场、交通车站和宗教场所的保护力度。

法国内政部长卡泽纳夫当天下午在紧急部长会议后说,法国政府已采取一切措施“以尽可能快地控制3名犯下此次野蛮行径的罪犯”。他说,法国政府已决定成立跨部门危机处理小组,由内政部牵头展开抓捕行动。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7日晚就巴黎恐怖袭击事件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我们对7日发生在法国巴黎的恐怖袭击事件深感震惊并予以强烈谴责。中方向遇难者表示哀悼,向遇难者家属和伤者表示诚挚慰问。中方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支持法方为维护国家安全所做努力。

前方 连线

残暴屠杀令人发指

据新华社消息 法国巴黎的《沙尔利周刊》杂志社7日发生袭击案件,新华社巴黎分社第一时间启动紧急机制,对事件跟踪报道。以下是分社记者韩冰在紧张的报道间歇向后方编辑部记者讲述的进展情况。

事发巴黎繁华街区

巴黎这场恐怖袭击是法国近年来在本土发生的最恶性的一场袭击,举国震惊。

刚看到消息的时候,当屏幕出现“11人死亡”(后上升为12人)时,所有人都非常震惊,巴黎毕竟是一个人们印象中非常和平的城市,很难想象一场血腥的案件就这样突然发生了。

大家立即放下饭碗,进入到报道状态。这时候,当地电视和广播纷纷停止正常节目,转向这场突发的枪击案件。

韩冰说,这次发生恐怖袭击的地点在巴黎第十一区,那是一处繁华的街区。据现场媒体报道,恐怖分子在袭击中使用了冲锋枪,而且朝着死者尸体继续开枪,非常的残暴,“这实在是一起令人发指的袭击”。

将给法国社会造成创伤

事件发生不久,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发表讲话,称这起事件是一场恐怖袭击。韩冰表示,无论从性质上、还是从动机和手段上看,都是地地道道的恐怖袭击。

韩冰说,在报道事件的同时,他感到非常痛心,为那些死难者和他们的家人感到悲伤;另外让人难过的是,这起事件将难以避免地给法国社会造成创伤,在当前社会和经济低迷的情况下,社会分裂的弥合将需要更长的事件。

事件发生后,电视台评论说:“这些袭击者是渺小的,因为他们代表邪恶!”

《沙尔利周刊》:

曾因争议漫画遭袭击

《沙尔利周刊》创建于1970年,2012年在法国发行量已达4.5万份。

该周刊以刊登讽刺性漫画著称,先前多次因刊登政治和宗教人物漫画引发争议。

2011年11月,《沙尔利周刊》封面刊登涉及宗教内容的漫画,招致宗教人士不满。随后,这家杂志社遭炸弹袭击。

《沙尔利周刊》主编斯特凡·沙博尼耶多次收到死亡威胁,并因此生活在警方保护之下。

(鑫华)

新闻 分析

巴黎为何遭恐怖袭击?

新年伊始,袭击案就发生在光天化日之下的巴黎,令人震惊。而震惊之余,法国媒体已开始对长期以来法国的移民融入政策和外交政策进行反思。

近年来,从发动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到参与美国主导的打击“伊斯兰国”联盟,法国一直都冲在一线,使自己成为恐怖分子袭击的突出目标。在法国国内,在宗教自由和移民宽容政策背景下,极端主义也在悄然蔓延。曾有法国媒体报道,近千名被极端思想洗脑的年轻人前往国外参加所谓的“圣战”。

在此次袭击事件之前,恐怖主义的幽灵已在法国本土隐现。上个月,在法国连续3天发生恶性袭击警察或平民事件,大多带有宗教极端分子色彩。

《沙尔利周刊》是法国著名的讽刺杂志之一。法国媒体有讽刺时政的传统,著名的《鸭鸣报》也因经常将政治人物作为调侃对象多次被告上法庭。而《沙尔利周刊》则更为大胆,因为刊登宗教类的讽刺漫画多次受到袭击警告,几年前其办公室就曾受燃烧弹的袭击。

巴黎上空的恐怖阴霾,给法国社会带来了难以弥补的裂痕。恐怖分子的暴行,只会在不同宗教、不同种族的人们之间加剧心理隔阂,让社会更加分裂,伤及千千万万热爱和平的人们。人们在为死者哀悼的同时,应深刻反思,设法抚平社会裂痕,努力实现不同宗教和种族之间的和平相处,不要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以可乘之机,避免此类悲剧再次上演。

恐怖主义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同威胁,打击恐怖主义任重而道远。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