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马学忠一直致力于架起迪拜和宁夏之间的文化、经贸之桥,和宁夏大学合作在迪拜大学开办海湾六国第一个孔子学院;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在银川建设希诺国际健康城。近日,马学忠又在努力将宁夏治沙技术和项目推介到阿拉伯国家和地区。2月14日,本报刊发了自治区党委常委、银川市委书记徐广国推荐的《迪拜启示录:开明主义是伊斯兰复兴运动的正确方向——访中阿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马学忠博士》一文。20日,马学忠博士抵达银川参加一个科研项目论证会,在此期间,本报记者对其进行了专访……
银川和迪拜之间有着足够的对接点
记者:您经常往返于迪拜、北京、银川三地,并常居迪拜近14年。迪拜正在创造属于它的奇迹,银川作为全国首个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核心区,也正谋求着自身飞跃式发展,这两个以前貌似没有直接关联的地区,却正在发生着紧密的联系,您认为银川在发展中可借鉴迪拜哪些做法?
马学忠:相比也门亚丁、阿曼马斯喀特,迪拜的地理位置并不特别突出,相比近邻,石油资源也不丰富,但迪拜通过免税、开放心态和自由贸易政策,吸引了世界的眼球。因此,在银川综合保税区的建设中,就有许多东西值得借鉴。阿拉伯国家和中国之间没有利益冲突,形成了兄弟+伙伴关系。银川作为全国首个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核心区,中阿所需、银川所能把双方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同时,银川也需要融资的多样性,发展新型经济,这就是一个相互合作的结合点。
记者:除了政策和融资上的借鉴与对接外,银川、宁夏和迪拜乃至阿拉伯国家与地区在其他方面还有对结点吗?
马学忠:宁夏作为全国首个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面向阿拉伯开放的门户,沿着中阿所需、银川所能、宁夏所能、全国所能的发展脉络,便会发现银川、宁夏和阿拉伯国家与地区有许多对接点,我认为在金融、医疗、农业、科技等方面都有很大前景。比如说在金融方面。近年来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向东看”、面向中国寻求投资发展,成为阿拉伯人的共同愿望,将中国视为投资安全、保值、增值的沃土。当务之急是急速搭建一个国际通用,既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又能与阿拉伯投资理念、价值观相适应的金融平台和投资机制,接通中阿资本对流的管道,让中阿资本通过银川在中国和阿拉伯各国畅通无阻。
记者:有和银川能实现落地对接的项目吗?
马学忠:目前开始实施的国际医疗旅游就是一项。阿拉伯国家和地区中,大多数国家医疗健康硬环境方可,但软环境十分稀缺且落后,医生、护士等大多来自国外,流动性大,缺少病史研究积累,疑难病症往往须飞赴国外医治。尤其是比较富裕的海湾合作委员会六个成员国(沙特、阿联酋、科威特、卡塔尔、巴林、阿曼),实行全民医保,过去疑难杂症一般被送往欧美国家医治。但受“9·11”事件影响,签证较难获取,阿拉伯尤其是海湾国家的求医治病转向新马泰三国。上述三国每年接待海湾六国的医疗旅游人数高达200万人次,每人次人均消费约1万美元。国际医疗旅游作为一种医疗无国界的新服务模式,现在至少有70多个国家在推行,而中国尚未起步,这就是机遇。银川已经建成的银川卡瓦心脏中心,和希诺国际健康城、世界穆斯林城等一批医疗旅游项目的奠基动工,为宁夏发展区域性特色医疗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阿拉伯国家和地区提供一个放心的医疗旅游选择地。
记者:银川具有打造国内首家面向阿拉伯国家和地区的医疗旅游目的地的条件吗?
马学忠:有!银川已经建成的银川卡瓦心脏中心、建设中的希诺健康城项目已经开启了银川国际化医疗的新模式,我们必须利用好这一优质资源,在做到吸引周边城市居民的同时,将更多的阿拉伯客人引进我们银川。既符合我国的大政方针,又帮阿拉伯国家解决了刚性需求,同时也有助于宁夏经济结构的优化组合,将有力促进宁夏和银川市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努力向阿拉伯国家推介银川所能
记者:2010年12月20日,我在迪拜国际城采访您时,看到了您参与创办的迪拜大学孔子学院。迪拜大学孔子学院是在银川和迪拜之间架起了一道文化之桥,这是阿拉伯半岛海湾合作委员会六国第一个孔子学院,建立迪拜孔子学院是出于哪方面的考虑?现在学院的发展如何?
马学忠:这个问题确实如你所言,涉及到“走出去”和“引进来”的老话题。每年一届的中阿博览会将阿拉伯商人引进到银川投资、置业。我们走出去的是什么呢?宁夏的特产二毛皮、枸杞、贺兰石和阿拉伯国家的市场根本实现不了对接。而文化却是其中的一个对接点,孔子学院的建立,是首次将中国文化铺到海湾六国。目前,我们已经将孔子学院的课堂搬到了迪拜的政务中心、海关、警察局等部门,并为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培训汉语。
记者:您这次来银川,会不会是还有什么能向外推介的项目呢?
马学忠:这次来就是受邀参加由宁夏科技厅组织实施的国家国际科特派创新创业计划的。阿拉伯地区地处沙漠地带,沙漠约占半岛面积的40%,该地区生态和人居环境十分恶劣,但由于缺乏在生态治理与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品种、技术与人才,从而导致地区生态与人居环境改善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阿拉伯国家迫切需求引进沙漠化治理、城市园林绿化和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技术和人才。宁夏在沙漠化治理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城市园林绿化和人居环境改善方面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和丰富的经验,其中中卫沙坡头“麦草方格”为主的“五带一体”治沙体系,被世人誉为“人类治沙史上的奇迹”、“世界上首位的沙漠治理工程”;“宁夏主要造林树种工厂化育苗和造林技术研究”、“抗干旱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与示范”、“大银川城市绿化关键技术攻关与生态园林景观示范”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些都为中阿现代生态农业、治沙、生态园林景观等高新技术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年前,迪拜刚刚成功获得申办2020年世博会,我们也及时引荐宁夏科技厅与迪拜国家园林局就相关项目合作达成共识。我相信,有关项目的实施,既有助于海湾六国等阿拉伯国家急需的生态治理,全面提升该地区生态与人居环境水平。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在造福当地的同时,也可通过自我完善、良性循环和滚动发展,推动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发展,带动更多国际科特派企业走出去创新创业。现在,我们努力的就是将银川、宁夏的所有、所能推向阿拉伯国家和地区。
相关链接
马学忠,1970年出生于新疆沙湾县的一个小乡村,童年在宁夏同心县乡下度过,后毕业于宁夏伊斯兰经学院、北京外国语学院(今北京外国语大学),获该校博士学位。1997年,作为访问学者,由国家公派赴科威特大学专修阿拉伯——伊斯兰社会文化。
2000年,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创办首座中国商业城;2002年,在迪拜创办“中国龙城”;2010年,促成迪拜大学与宁夏大学达成合作,在阿联酋迪拜大学建立孔子学院,他本人成为阿拉伯半岛海湾合作委员会六国第一个孔子学院院长。其先后担任埃米尔集团总经理、迪拜国际城凤城项目投资管理委员会执行主席、迪拜大学孔子学院院长,中阿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记者 唐荣尧 张碧迁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