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思啖荞剁面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宁夏美食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游子思啖荞剁面

来源:宁夏新闻网 时间:2015-06-02 点击: 我来说两句

    是山的味道、风的味道、草原的味道,已在游子思乡的情怀中,和故土、乡亲、质朴、憨厚、热情、善良、坚韧等等情感和理念混合在一起,每每才下舌尖,那滋味却又上心头——

  “是今年新下来的荞面吗,磨得细不细?”每每旅居外地的盐池人回乡探亲,必走街串巷寻访荞面卖家。“十斤够了吧。”在回程的车上,总勾勒出一幅幅美食图景,一斤做刺耳子,两斤做搅团、三斤做饸餎、剩下全做荞剁面。回家后葱姜蒜齐齐入锅,油盐酱一样不缺,精心调制却总咂摸不出心中想要的那个滋味。一碗面细嚼慢咽吃完,眼神却已悠远。

  侯淑琴,盐池县麻黄山人,她在盐池县城开的第一家荞剁面馆,将原本寻常的荞剁面从农家屋里端上街头、端进了市场。

  荞剁面制做讲究,看似简单,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取荞面适量置于和面盆中,加水搅拌成散块状,再用手揉揣、加水再揉揣,使其成为光滑有韧性的整块面,将案板置于锅上,把和好的面放在案板上,用擀面杖向锅的方向擀开,形如舌状,剁面的刀是特制的两头有柄,刀刃要齐平、锋利,案板要平整;剁面时左右两手平衡握住剁面刀两端的把柄,两手食指和中指用力按住刀面,拿捏好分寸,均匀地在擀平的面上按下、前抛、回落后面,再按下、前抛……动作娴熟时,只能听见“蹬、蹬、蹬”的剁面声,一条条细而薄长的面条即如飞鱼般飘落锅中。

  面刀是专用工具,长约45厘米,宽约8厘米,单刃,两头安木把柄,荞剁面最讲究最难的工艺就是一个“剁”字,经过一段时间训练,谁都能学会,但要学精就不容易了,有的家庭主妇做了一辈子饭,就是剁不好荞面。

  羊肉臊子是将新鲜羊肉切成小丁,用羊油或清油爆炒,再配以土豆丁、萝卜丁一煸,加火炖熟即可。酸汤,是陈醋入锅烧开后连同炸好的麻油调入面碗内即成,可用油泼葱花、韭菜、油泼辣子调配,味道香醇。

  “巧媳妇的荞剁面,下在锅里团团转,挑起来是一根线,吃在嘴里不用咽”。今年63岁的侯淑琴说,我小的时候十二三岁就上锅台,父母下地干活,我就学着剁面。在盐池县特别是农村,一般家里的女人都会做荞剁面。

  如今在盐池麻黄山一带的农村里,仍有新娘展灶的风气。“媳妇强不强,先看荞面剁得长不长;媳妇利不利,先看荞面剁得细不细。”新媳妇娶到婆家第三天大早,婆家要举行“摆早饭”的仪式,一来答谢众亲友为婚事的奔波操劳,二来展示新媳妇的锅灶手艺。

  在母传女学的几百年延续中,这门技艺愈来愈成熟和完善,新媳妇展灶也令人叹为观止。她们总是在锅台边上放一张大面板,剁面时,一翘一按,左右开弓。巧手的新娘在一阵“噔噔”作响的刀声中,一根根细细的面条错落有致地堆放在一边。

  当地民谣唱道:“荞剁面,一根线。下在锅里莲花转,捞到碗里赛牡丹”。新娘子边擀边下,边捞,利索极了,要吃粗细宽窄由客人点,细如粉丝粗如竹筷窄如韭叶宽如裤带任君选择。

  盐池当地的荞剁面分酸汤和臊子面两种。无论哪种都是一碗美味,酸汤香而不辣,臊子汤油而不腻并飘有葱花为最佳。一大盆荞剁面连汤带面端上了桌子,每位客人面前或是一碗油汤辣水的羊肉臊子汤,或是酸汤。各人自持筷子,从盆里挑面入碗,未及品尝已垂涎。

  直到今天,凡进到盐池农户家中吃饭的人,荞剁面仍是首选。他们认为进家里不吃荞剁面等于没有来。席间,有人讲起若干年前的故事,岳母为人热情,也遇到个实诚的女婿,新娘回门那天,新郎吃一碗,岳母就盛一碗,硬是把新女婿吃得挪不下炕桌,成为村里人的笑谈。“实在的太实在,热情的也真热情”大家笑叹。

  世世代代的盐池人正是吃着这样的荞剁面长大,因此各个体格结实、强健,并从骨子里透着一种淳朴和热情……

  地域有界,而思念弗远。一碗热气腾腾的荞剁面端上来,红油白面,青葱掩映,羊肉的香味裹着草原上的风扑鼻而来,未及落箸,已泪盈满面。(记者 高莉 马钦麟 实习生 孔瑞静)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