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籍记者亲历新疆穆斯林信众斋月生活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国内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土耳其籍记者亲历新疆穆斯林信众斋月生活

来源:人民网 时间:2015-07-13 点击: 我来说两句

来源:人民网-新疆频道    2015年07月12日22:40


简可、萨迪听迈赫迈特力讲新疆当地的斋月风俗。张雷 摄
简可、萨迪听迈赫迈特力讲新疆当地的斋月风俗。张雷 摄
下一页


人民网乌鲁木齐7月12日电 (记者 李亚楠)居住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内的迈赫迈特力是一名虔诚的穆斯林信徒,退休前是一名货车司机。7月11日,他邀请两位土耳其籍记者简可和萨迪到家里做客,体验新疆维吾尔族穆斯林的斋月生活。开斋前,简可和迈赫迈特力一同祈祷,还交流新疆当地的斋月风俗,充满新疆特色的美食、主人待客的热情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7月9日,简可还探访了乌鲁木齐市繁华地段的白大寺,在那里查阅经文,与阿訇交谈,看着年轻的人们准备开斋饭。吾甫尔·吾拉音是白大寺宣礼员,每天凌晨天没亮就要起床,召唤附近的穆斯林群众前来做晨礼。

眼珠上布满血丝的吾甫尔·吾拉音告诉简可和萨迪,斋月里从早到晚要做五场礼拜,除了五次礼拜前的召唤工作,每次做完礼拜,他还要与其他工作人员一清理现场,为下一场礼拜做准备,一直工作到午夜,每天要工作近二十个小时,只能休息三、四个小时,虽然很辛苦,但能为那么多穆斯林群众服务,他感到高兴和自豪。

阿不都热合曼·尼牙孜是白大寺伊玛目,每天五场礼拜,他要为数千名穆斯林诵经、讲经。

阿不都热合曼·尼牙孜说,清真寺的各项工作由寺管会负责管理,斋月前夕,政府会专门安排为宗教人士进行体检,帮助清真寺做好斋月安全、消防、卫生防疫工作。斋月期间,清真寺工作人员有35人,大家按照分工有序工作,为前来做礼拜的各族穆斯林群众服务。

斋月里,每天除了五场礼拜,白大寺每天晚上还要为不回家开斋的数百名穆斯林群众准备斋饭,除了寺里的工作人员,还有附近的穆斯林群众义务来帮忙,做斋饭的一部分米面油菜也是穆斯林群众送来的,充分体现了民族团结、宗教和睦。

简可和萨迪还遇到了62岁的祖热木·阿布都热依木老人,退休在家的她进入斋月后,每天除了凌晨5点之后不再进食喝水,到晚上10点20分才又可以吃饭之外,生活几乎没有变化。

老人有四个女儿,三个女儿已经出嫁,她们都选择了封斋,小女儿在新疆人民医院负责翻译,主要为南疆来的病人和医生之间沟通病情和医嘱方面的工作。

在她的家中,并非所有成员都须封斋,祖热木·阿布都热依木说,小女儿工作的医院病人比较多,一天下来,说得口干舌燥。看到女儿很辛苦的样子,她就劝导小女儿不用封斋。

祖热木·阿布都热依木说,她尊重女儿们的选择,封斋不封斋,是她们的自由。周边的邻居也非常理解他们,就算她封斋,白天大家还是和以往一样聊天。

祖热木·阿布都热依木还说,在斋月里免费给其他穆斯林群众或者生病的、离家出远门的过客提供食物,是教义中倡导的,所以大家在斋月中都比平时更愿意帮助周围需要帮助的人。她的弟媳妇是汉族,嫁给她弟弟后生下两个孩子,弟弟去世后家境比较贫困,所以她经常接济弟媳妇家里。

萨迪说,他离开土耳其时间比较久了,很想念斋月的气氛,正好在乌鲁木齐感受一下,“和我的国家一模一样,在家里开斋、吃饭、聊天,清真寺的活动也和我们土耳其一样。”

简可表示在新疆看到各族穆斯林群众都能正常进行宗教活动,感到开心,“在新疆的日子让我想起我的国家。”他希望能在斋月期间体验更多当地人的生活,将边走边看,记录下他眼中的新疆穆斯林信众们的斋月生活。


简可听迈赫迈特力讲新疆当地的斋月风俗。张雷 摄
简可听迈赫迈特力讲新疆当地的斋月风俗。张雷 摄
开斋前,简可、萨迪和迈赫迈特力一家人一同祈祷。张雷 摄
开斋前,简可、萨迪和迈赫迈特力一家人一同祈祷。张雷 摄
女主人为简可和萨迪端上茶饮。张雷 摄
女主人为简可和萨迪端上茶饮。张雷 摄
简可与白大寺的阿訇交谈。张雷 摄
简可与白大寺的阿訇交谈。张雷 摄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