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小玉石
艾提尕尔清真寺坐落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的艾提尕尔广场西侧,它不仅是新疆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之一。
艾提尕尔清真寺,南北长140米,东西宽120米,占地总面积为1.68万平方米,分为“正殿”、“外殿”、“教经堂”、“院落”、“拱拜孜”、“宣礼塔”、“大门”等七部分。
清真寺大门用黄砖砌筑,白石膏勾缝,看上去线条清晰,非常醒目。正门高12.6米,两侧的塔高近18米,大门高4.7米,宽4.3米。门前有一个扇形13级台阶,走上台阶便是门厅,铜包的两扇木门,高大雄伟。进了大门就是巨大的圆顶拱拜孜,拱拜孜下面是多边形过庭,两边有两条通道通向庭院,两条通道之间夹着一个雕花窗户。拱拜孜高16米,直径10米。从过庭北侧的通道走出,是一条宽4.38米,长近80米的小路,水磨石路面。路两侧种有树木,路的北侧有一大一小两个水池。大水池东西长42米,南北宽17米,呈不规则长方形,小水池在大水池西侧,中间隔有一条水磨石小路,东西长17米,南北宽16米,近正方形。水池四周也种有树木,大水池四周用水泥做岸,还有护栏。
院子南北两侧是教经堂,共有房屋24间,其中南部11间,北部13间。在教经堂房屋之间,还有南北两个侧门,也是平时供人们出入之用的。院落的后面有一排木栅栏,栅栏东侧,东西走向人行道的南北两侧,有两个宣礼塔。塔高6.5米,塔底为长3米,宽2.2米。栅栏全长115米,共有5个木门通向正殿,木栅栏高2.9米,立柱(砖砌)高3.1米,中门高4.1米,两侧立柱高5.2米。从栅栏的五个门进入礼拜殿,有五个台阶可以上到礼拜殿,礼拜殿分为正殿和外殿,长140米,宽16米,加上向西突出的前廊部分,礼拜殿共2600平米,从中间的八级台阶可直上正殿的前廊。正殿长36.5米,宽10.5米,高8.1米。正殿东墙两侧各有一个双扇大门,供人们出入,正中有一个宽1.8米,高近4米的米合拉普(墙壁上圆拱形图案)
其中两侧各有两扇窗户。正殿西墙也有一个米合拉普,高4.3米,宽3.1米。在这里放有大毛拉讲经的坐台.米合拉普北侧有五个壁龛,南侧有四个。正殿的南墙和北墙各有两扇门和一扇窗户,正殿内共有18根支柱,正殿的南北两侧是外殿,北侧外殿西墙有壁龛14个,北墙四个。南侧外殿西墙有壁龛11个,南墙有四个,在7和8的中间,有一扇双开门是清真寺的后门,门内是小院,院内西墙还有一个门,通向外面,后门一般是用来运送尸体的,而且只在周五“居玛日”时才使用。北侧外殿有彩色藻井五个。长3.6米,宽3.2米,南侧有四个。正殿前廊藻井有一个,长6.6米,宽5.5米。外殿有立柱122根。柱底、柱身刻画。柱底尺寸基本上是35至40厘米。正殿前廊柱高5.4米左右,两侧柱高基本是5.1米左右。
2001年06月25日,艾提尕尔清真寺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艾提尕尔清真寺已经成为全新疆穆斯林聚礼处,每天到这里礼拜的人达到2-3千人,星期五主麻日下午男穆斯林的礼拜人数达到6-7千人。古尔邦节时,全疆各地都有穆斯林前来礼拜,通宵达旦地狂欢。艾提尕大清真寺不仅是新疆地区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在古代还是传播伊斯兰文化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学府,天山南北以致中亚地区许多教阶较高的伊斯兰教神职人员和学者都从这里毕业,其他还有更多的有影响的诗人、文学家、史学家和翻译家早年也在此受过严格的学业培训。建国后,寺内一些德高望重的爱国守法宗教人士,还被各界人士推举为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同时又埋头著书立说,为新疆的历史与宗教研究贡献力量。
维吾尔族装修风格的餐饮广场。
喀什的小巴郎子暑假期间在艾提尕尔清真寺门前售卖无花果。
在艾提尕尔广场玩耍的维吾尔族小巴郎。
新疆酷热的天气依然阻挡不了前来参观的游客。
清真寺门前的广场上白色的和平鸽成双成对的在炎炎夏日里觅食。
外地人很少有人知道的一种冰水,维吾尔人叫做“萨瀼多克”的天然冷饮。
萨瀼多克的老常客,老奶奶告诉我,一碗五块钱,健身又解暑,是夏天维吾尔人最好的天然饮品。
带着孩子来喝一碗,清爽冰凉,解渴消暑。
这位维族大姐对着镜头有点害羞,女儿却活泼开朗,甜甜的微笑让我感受到了新疆的热情,犹如这酷热的夏日。
新疆维吾尔人自制的纯天然冰激凌,不添加任何食用甜味剂,也是新疆人最青睐的一种冷饮。
制作冰激凌的维吾尔族师傅。
制作冰激凌的铜器。
艾提尕尔广场一侧的维吾尔族大酒店。
赶巴扎的维吾尔族少女。
喀什环疆大十字一角。
伊斯兰风格的建筑物。
这里是喀什维吾尔族人生活、购物、消遣的集中地。
喀什一偶。
艾提尕尔清真寺旅游小贴士:
妇女在未经过同意,不得进入清真寺;游客进寺时要脱鞋。如果想拍摄穆斯林礼拜的场面,一定要事先征得寺内阿訇(主持)的同意,而且不能站在朝拜人群的前方和侧面拍摄;最好在清晨七点之前赶到艾提尕尔广场,到广场右侧的商场楼顶上去选点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