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川人是如何做到的—卖拉面一年挣8亿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国内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张家川人是如何做到的—卖拉面一年挣8亿

来源:甘肃农民报 时间:2015-08-05 点击: 我来说两句

“张家川要发展,满世界开饭馆。”这句话最近红遍了网络。如今这句话不仅是对外宣传张家川的形象广告语,也成为了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立足民族特色、通过劳务输转脱贫致富的成功实践。



从皮毛贩子到京城“面一代”

上世纪七十年代,家住张家川龙山镇坪王村二组的马德胜皮毛生意做得风生水起。1988年,马德胜不做皮毛生意,去北京开饭馆了。这在龙山镇的皮毛贩运圈子里一时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马德胜起初的面馆规模不大,却也能挣两三万元。在那个万元户还比较稀缺的年代,两三万元的年收入,让马德胜身边的许多朋友动了心。之后,木河乡坪王村、龙山镇四方村村民马生龙、马海云、马登宵等人紧随其后也来到北京创业。很快,“面一代”开办的西北清真拉面馆取得了很大成功。在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乡亲走上了清真餐饮服务业的道路。


“牛一代”将兰州拉面开到迪拜

被称为“牛街的大树”的回族青年马生龙是张家川人在北京奋斗的代表,他在迪拜的兰州拉面连锁店计划8月份正式营业。他的中国梦是把拉面馆开到全球穆斯林国家。龙山镇西川村回族青年马志武在北京鼓楼经营碗碗香拉面馆,他说:“清真餐饮业前景非常广,目前在北京,张家川开清真餐馆的就有1000多家,平均一家饭馆按每年20万元的收入来计算,1000多家就有收入两个亿。一家饭馆平均按10个人计算的话,就能带动1万人就业。”


据了解,张家川人在北京、上海等20多个省会城市和苏州、青岛等200多个大中城市发展清真餐饮经营店1.3万家、宾馆860家,从业人员6万人,年创收8亿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1%。仅在北京就有2500多家清真餐饮店,“张家川伊香拉面师”“张家川伊香烹饪师”等14个清真餐饮品牌已享誉全国。


餐饮服务业富了张家川人

当下,张家川正在抢抓“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努力做大清真餐饮业等三大富民产业。

据统计,张家川县今年已培训“张家川伊香拉面师”近600余人。有人给笔者算了一笔账:拉面师傅工资待遇最低4000元/月,按4个月来计算:4000元/月×400人×4个月=640万元,老板平均每月收入1万元,1万元×100人×4个月=400万元,640万+400万元=1040万元。至目前,拉面培训带来经济收入共计1040万元,带动600余人脱贫致富奔小康。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