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话】新疆“九碗三行子”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您的位置:中国清真网 > 正文

【食话】新疆“九碗三行子”

来源: 时间:2015-01-14 点击:点击:


九碗三行子,是新疆回族人最典型的菜品,念这几个字的时候,“行”(hang)字一定要念成去声,才能叫出这道菜的语感。

九碗三行子,吃了跑趟子。这“九碗三行”就是指宴席上的菜全部用九只大小一样的碗来盛,并要把九只碗摆成每边三碗的正方形,这样无论从南北或东西方向看,都成三行,故名“九碗三行”。


这种宴席不仅摆法有讲究,而且上菜时也有名堂。一般先上四个角的肉菜,称之为“角肉”,然后再上四个边的菜,其中对面的两碗菜,名称要对称,谓“门子”。“门子”菜就是菜名要一样,但花样和原料可以有区别。比如东面是“丸子”,那么西边的菜也必须是“丸子”,但一边的丸子可以用牛肉,另一边的丸子可以用羊肉,另外也可分别放些鸡蛋、木耳之类的东西,以示区别。这样要求的目的,是增加菜的花色和品种,以显丰盛。最后上中间的那碗菜,一般放凉莱或是别的菜,讲究的中间放火锅。

“九碗三行”的菜都不用过油炸或炒,全部用蒸、煮、拌。菜的原料主要是牛、羊、鸡肉以及白菜、豆腐、粉条、辣子、木耳、黄花、鸡蛋、葱花和其他蔬菜。有时根据四季上市蔬菜的不同,所做的菜的内容有所变化。



这种宴席的主食有花卷、馍馍、米饭和油香。客人入席后,先要上小麻花、油果、方块糖之类的点心和糖果,并要请客人喝茶。这种做法,其目的是让远道来的客人先休息一下、喘口气,再则让客人们互相认识一下。并聊聊天、活跃气氛。稍稍休息后,便开始上“九碗三行”的菜。由于九碗菜都不过油,选料精细,所以吃起来不腻人,且爽口,另有一番风味。做“九碗三行”的宴席,事先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要根据客人的多少,准备足够的肉和菜,并在大笼里蒸,所以“九碗三行”上菜速度快,一两分钟内即可上齐,客人对每道菜都能吃上热的,客人也十分满意。



听昌吉当地人介绍,吃正宗的九碗三行子,要去昌吉回民小吃街,那里的大师傅,据说在他没有开餐厅之前,常被人请去在红白事上做这些菜,久而久之,便有了名气,最后索性开了家餐厅。

过去的九碗三行子,虽说也是九碗菜,但实际上只有5种菜品:丸子两份、焖子两份、黄焖肉两份、夹沙肉两份,最后是中间摆放的一份水菜(汤)。

这些菜品中的焖子,又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菜肴:用上好的牛后腿肉,搅成肉馅,加入花椒、姜、盐、胡椒粉调味,然后盛在一个方型的食盘中,把蛋清与蛋白各抹一层在肉馅上,蒸50分钟左右,放凉切成片。上席时,浇上用西红柿丁、醋、红绿辣椒丁、芡粉勾成的汁就能食用了。

当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材种类的增加,厨师在保留传统菜品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改革,他们现在推出的已经是第二代“九碗三行子”了包括:“清蒸袈裟”、“雪花丸子”、“蔬菜肉卷”、“羊肉焖子”、“黄焖羊肉”、“风味蛋卷”、“芝麻鱼条”、“红扒鸡翅”、“甜盘子”。



九碗三行子并非只是一道简单的菜肴,如果取掉中间的水菜,细看就是一个回族的“回”字,九在回族人的心目中,是最大最吉利的数字,过去中国被人们称为九州,当平整的丈盘里盛着九碗三行子端上来时,其实已涵盖了人们最朴素的祈愿:天下太平。



据说,当年的民族英雄林则徐被发配新疆时,一路风尘仆仆,历经艰难过星星峡、哈密、木垒、奇台、吉木萨尔,行至昌吉。当地的回族人得知此事,特地精心准备了九碗三行子,招待这位他们心目中的英雄。



不知那天,吃过这道菜的林则徐怀着怎样的心情,又继续西行踏上了前去伊犁的道路,但是从那一天开始,这道菜便与林则徐联系在一起,被人们口口相传。

其实当故事结束时,探究其中的真伪、年代、地点已没有了意义,我们有理由相信,百姓心之所向在那一刻应该温暖与照亮了英雄的前路。

当回族的早期先民远离故土,背井离乡,来到新疆这片陌生的土地上,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对民族传统的遵循从来没有中断过,九碗三行子因此被注入了令人动容的情感,表达了具象食物之外的另一种深意。

分享: 更多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