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清真名小吃,留着一个一个吃!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您的位置:中国清真网 > 正文

全国清真名小吃,留着一个一个吃!

来源:中国清真网 时间:2015-01-23 点击:点击:


北京清真名菜“炸卧虎饼”

原为德国小点心,明末清初由天主教士汤若望传入北京,皇宫称之为“西洋饼”。此饼分烤、炸两种做法,烤法后演变为伏苓夹饼,炸法仍称卧虎饼。曾在北京清真同义番菜馆(番菜是旧时京人对西餐的称谓)工作的回族名师杨永和将此引进“又一顺”饭庄,逐渐发展成为北京清真名菜。


山西太原清真名菜“头脑”,又名八珍汤

以肥羊肉与山药、连藕、黄芪、良姜等一起用慢火炖制而成,味醇美,有食疗作用,常食可以补气强身,益气调元、活血健胃、滋补虚损功效。羊肉味甘性热,补虚开胃;藕根清热化痰;山药补脾除湿;黄芪味甘性温,补脾健肺;良姜味辛性热,温中下气,暖胃消食。太原老字号“清和元”的“头脑”最有名。清和元饭店创始于清初,是由阳曲回族朵家经营的。


辽宁沈阳清真名吃“马家烧麦”

马家烧麦制作史可追溯到190多年以前。早在清嘉庆元年(1796),回民马春便每天推车到沈阳城内各热闹场所边包边卖烧麦,因其选料精良、配方独特,顾客很多,已小有名气。道光八年(1828),其子马广元继承父业,在沈阳市小西城门拦马墙处开店,挂上了"马家烧麦馆"的招牌,名气日振。马家烧麦的特点是用手工把面擀成荷叶片,边薄中厚;以蹬筋去皮的鲜肉作馅,肉、油、水不混杂;以大米粉作布面,面皮柔韧;吃时馅香有汁,味道鲜美,不沾牙。1961年马家烧麦馆迁到城内小北门里,进一步改进制作工艺,形成其独特风味,名扬东北三省。到了1963年,马家第五代传人马继亭将烧麦的配料,制作方法,独特技巧全部继承下来,并恪守“百金买名、千金买誉”的宗旨,使马家烧麦传统风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湖北沔阳清真名吃“红庙酥饼”

清道光年间该地回族答翠香制作,讲究三分手艺,七分火功,香甜酥软,远近闻名,也是答姓翠香斋的保留食品。红庙酥饼以熟面、精糖、麻油为主料,用适量的清净温开水免进香油存面粉调和,再用精糖拌少许熟面作包心,以手工操作,侣成小圆钢板形,然后进锅温烤而成。


甘肃天水回族名吃---------鸡丝碎面

即鸡丝小面,是天水各族人民喜爱的风味小吃。  

碎面原是天水回族人民的一种佳食。回族妇女个个都是制作碎面的行家里手。它的制做方法是:将精白粉擀薄后,切成鸟舌头大小的旗花子,洒上少量干面粉,稍晾片刻,放到簸箕里存放起来。水烧开后即可下锅,面煮熟后,浇上用鸡丝、木耳、虾仁、豆腐、黄花、海带等作成的臊子,那诱人的香味、悦目的颜色,不要说吃,就是看一看也是一种享受。

鸡丝碎面因面小汤多,吃法与面条有别,不用筷子而用小勺,汤与面同时入口,既充饥又解渴,而且营养价值极高。


湖北老河口市清真名吃“海记糊辣汤”,又名海老八糊辣汤

清同治年间该地海姓回族制作,以牛羊肉子的腥香,佐以羊肉原汁和胡椒、辣椒等配料,使汤汁清香爽口;又用白糖或黑糖熬成的糖汁加入,使汤色柔和而有光泽;用料严格,绝不掺杂异物。具有味美、色鲜、洁净等特点,为当地回汉各族人民所喜爱。


安徽和县清真名吃“王仝牛汤”。

附设于王姓、仝姓两家宰坊内,故称。汉族文人有诗云:“多住回民概食牛,卖汤总在三更头,大呼手拍香蕉扇,好梦惊回最可愁。”


河南周口市清真名吃“关记烧鸡”

是清代光绪年间,由关洪斌创制的,以其排行老三,亦称“老关三烧鸡”。早在清末民初已誉满周口、漯河一带。关记烧鸡距今已相传三代历时108年。现由其孙关功德经营。  关记烧鸡的制作经验是注重培养老汤,配料讲究,加工精细。关记烧鸡造型美观,色佳味美,美口不腻。不论热凉只要提着鸡腿一抖,即可骨肉分离。以独特风味令人倾倒,不仅是佐酒助兴与节日馈赠之佳品,而且是招待来宾与举办婚宴的佳肴,与道口、孔集烧鸡齐名,为河南省三大名烧鸡之一。

关记烧鸡不仅深受周口群众喜爱,而且还远销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安徽、山东等省市,博得顾客好评。1981年被列为河南省风味肉制名产品,1986年被评为河南省优质产品,1988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质奖。


湖北沔阳(今仙桃市)清真名吃“沔城酥饺”,又名蚌酥

清末该地回族魏文实制作。其包皮采用大包酥的制法,包心以熟面粉、香油、白糖为主,配以红丝瓜米、桃仁、桂花、桔饼、冰糖末和芝麻粉,包好后入锅走油炸熟,即为外酥内绵之美味。


甘肃兰州清真名吃“牛肉面”

全名清汤牛肉拉面,是兰州历史悠久、经济实惠、独具特色的地方风味小吃。牛肉面最早始于清光绪年间,系回族老人马保子首创牛肉面不仅具有牛肉烂软,萝卜白净,辣油红艳,香菜翠绿,面条柔韧、滑利爽口、汤汁、诸味和谐,香味扑鼻,诱人食欲等特点,而且面条的种类较多,有宽达二指的"大宽"、宽二指的"二宽"、形如草叶的"韭叶"、细如丝线的"一窝丝"、呈三棱条状的"荞麦棱"等,游人可随爱好自行选择。

一婉刚好盛一根面条,这面条不仅光滑爽口,味道鲜美,而且外观也很别致。当地人们描述它是一红(辣子)、二绿(香菜蒜苗)、三白(箩卜)、、四黄(面条黄亮)、五清(汤),即:辣椒油红,汤上漂着鲜绿的香菜和蒜苗,几片白萝卜杂于红绿之中显得纯白,面条光亮透黄,牛肉汤虽系十几种调料配制,但却清如白水。因此,马保子牛肉面的声誉一直延续至今。

兰州牛肉面距今已有一百二十年的历史,它以“汤镜者清,肉烂者香,面细者精”的独特风味和“一清二白三红四绿”的悦目色彩赢得了国内乃至全世界顾客的好评,1999年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面”。


天津清真名吃“耳朵眼炸糕”

耳朵眼炸糕起源于晚清光绪年间(1900年),第一代掌柜刘万春(回族)(1874年一1962年)由推独鸵车走街串巷叫卖,到在估衣街西口的北门外大街上摆摊设点现做现卖,积攒些资本后,刘万春与他的外甥张魁元合伙,在北门外大街租了一间八尺见方的脚行下处(搬运工办事和休息的地方)挂上刘记的招牌,干起了炸糕店。由于刘万春做的炸糕选料精、作工细、味道好、口感妙,物美价廉。耳朵眼炸糕选料需用优质糯米、黄米、红小豆、赤砂糖、香油等。馅经漂、煮、焖、搅、炒糖、炒馅等工序,皮面经水泡、石磨、发酵、兑碱成型,在滚油内炸成金黄色球冠状成品,特点是口感外焦里嫩、皮酥脆、馅鲜嫩而不干、细甜爽口,香味芬芳。在众多的炸糕中出类拔萃,独树一帜,买卖日见兴隆,赢得了炸糕刘的美称,又因为炸糕店靠近估衣街和针市街上的染料庄、当铺、银号、布铺、鞋帽店。富户、百姓人家过生日、办喜寿事。借糕字谐音,取步步高之吉利,提前预约购买炸糕,使得生意蒸蒸日上,刘记炸糕店显露了名声。因炸糕店紧靠着一条只有1米多宽的狭长胡同--耳朵眼胡同,人们便风趣地以耳朵眼来称呼刘记炸糕铺。虽日伪时期曾改名为增盛成,但耳朵眼炸糕铺则越叫越响。炸糕也被称为耳朵眼炸糕了

回族传统的耳朵眼炸糕采用北运河沿岸杨村、河西务和子牙河沿岸文安、霸县产的黄米和江米经水泡涨后用石磨磨成粥状,盛在布袋中。经淋水发酵后兑好碱当作面皮;再用天津出产的朱砂红小豆,制成豆馅,加优质的红糖在锅内熬汁炒成豆沙馅,凉后作馅心,包好后温油(130℃)下锅,勤翻勤转,这样炸出的炸糕,色泽金黄爆刺儿,炸糕外皮酥脆不艮,内里柔软糯粘,豆馅细甜爽口,别有风味。在1987年天津市群星杯津菜大赛上被授予特别荣誉奖,1989年被商业部批准为优质食品获金鼎奖,连续多年获天津市餐饮业优质食品金奖。1997年被中国烹饪协会命名为中华名小吃。耳朵眼炸糕与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被市商委和烹协命名为"天津三绝食品"。


河北保定市清真名吃“白运章包子”

白运章包子是1919年技师白运章以自已的名号在保定开设的一家包子铺。1958年,在全国大中城市包子质量评比中,白运章包子与天津“狗不理”包子双双夺魁。1980年又被评为河北省优质风味食品名牌产品。

白运章包子用料讲究,牛羊肉必须是鲜嫩的,专挑脊背肥瘦相宜的花糕肉,定点购用小磨香油,做法也独具特色,先将肉馅以高级酱油和面酱喂制,用花椒大料水调软,再放入小磨香油、味精、葱花、姜末和切碎挤干的菜馅,包子皮选用优质面粉烫面制成。做出的包子皮薄、边窄、馅大、油多,形状像铃铛,隔皮能看到馅,把包子拿起来一晃,成肉丸的包子馅能在里边晃动,咬一口,沁人肺腑,吃起来可口不塞牙,流到碗里的馅液很快就定了一层油。味美适口,肥而不腻,吃后余香久存不散。八九十年代,白运章包子铺从开门到关门,忙得不可开交,跑堂的胳膊垫着布,一大罗盘子从手码到脖子上,轮着座位送,一次一盘,吃完再给。


河北保定清真名吃“马家卤煮鸡”

据传,清咸丰年间,河间县果子洼村马氏兄弟两个煮鸡市卖,清同治年间,马家老二来到保定,开了煮鸡铺。由于他懂得一点中医,所以每次煮鸡时,除入花椒、大料等调料以外,还要加入一点益身提味的中药材。于是他的卤煮鸡味压全城,“马家老鸡铺”名声远扬。特点:保定马家老鸡铺的清真卤煮鸡鸡体丰满,外形美观,呈琵琶形;色泽酱红,芳香四溢,酥烂可口,味道鲜香,回味无穷。工艺:清真卤煮鸡要选用肥大的活鸡,宰杀后,用六十五度至七十度的热水浸烫、煺毛,在臀部开口取内脏;洗净后,鸡脯拍平,一翼插入口腔,头颈弯回,另一翼弯向后方,爪入腔内使鸡体呈“琵琶形”。煮制时,先将百年老汤烧沸,再按生鸡的大小、老嫩,分层下锅;然后投放佐料,过去用配料仅有几种,现在已达十六、七种之多。这些配料主要有陈年老酱、五香粉、花椒、大料、大葱、大蒜、生姜、小茴香等;药用配料有砂仁、肉桂、山奈、丁香、白芷、桂皮等。卤煮鸡一定要严格掌握火候,开始用旺火煮,待鸡已翻动一、二次后,再用细火焖,注意随时转锅,掌握火候均匀。煮至烂而不柴为佳。


青海西宁清真名吃“马如意包子”

解放前回民马如意在西宁东关地区经营的牛羊肉馅包子。因其选料精细、加工独特,人称马如意包子、如意儿包子、尕如意包子。肉嫩馅软,选料肥瘦比例合适,肥而不腻;大小一致,皮薄底不厚,不沾笼屉。主料牛羊肉除去筋膜,切得细碎,而不是剁成肉泥。出笼装盘时,乘热氯腾腾,在包子顶上浇一勺以滑油为主的汤制成,汤中有肥搭瘦的羊肉片、细粉条、木耳、黄花,调以葱花、蒜泥、香菜。热包子配热粉汤。是名不虚传的西宁名吃。


青海西宁清真名吃“万盛马糕点”

西宁清真糕点行业中的佼佼者。万盛马糕点,20世纪40年代初由西宁回族人马基良和他的糕点技师们潜心研制而成。到40年代末,万盛马已成为古城最佳清真糕点的代号。


回族面食以经济实惠、大众化而闻名。享誉全国的兰州清汤牛肉面、西安羊肉泡漠、北方的炒糊饽、羊肉粥、河北献县本斋清真肉饼、西北的困锅子、酸汤面、浆水面、大卤面、一窝丝、艾窝窝、罗丝转,清洗的油花、北京的火烧,各有地方特点。回族小吃十分丰富。沈阳马家烧麦,自清嘉庆年间至今不衰;北京有茶汤、百合莲子、莲子果羹,兰州有烂香、灰豆,临夏有发子面肠,西北有甜食甜醅,用荞粉做的凉皮,有面粉做的酿皮子、麻食子,等等。清真糕点极其丰富,全国各地均有名特产品。天津食品三绝之一的耳朵眼炸糕,湖北沔阳(今仙桃)的红庙酥饼、沔阳酥饺、清宫御膳酥盒子,沈阳金丝饼,西北回族的馓子、油香、花花、哈鲁瓦,泉州的糯米油香,北京的炸回头、焦圈、炸卷果、炸素虾、驴打滚,湖南常德的烘糕,安徽砀山的沙家枣糕,安徽亳州的面龙面燕,等等,均令人唾涎欲滴。

分享: 更多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