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的另类“重口味”,90%的人接受不了!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您的位置:中国清真网 > 正文

阿拉伯的另类“重口味”,90%的人接受不了!

来源:网络 时间:2015-06-04 点击:点击:

    在阿拉伯地区,有街道的地方几乎就有甜品店。甜食是当地人生活的一部分,不管是当日常零食,还是作为走亲访友、探望病人甚至出席婚礼的礼物,都是极受欢迎的,而且他们的正餐往往要以一盘甜点来“收尾”才算尽兴和完美。至于这些甜品的甜度,当之无愧是世界甜品中的“重口味”。


    以埃及为例,甜点根据做法不同,主要有:贝丝布萨、库纳发、宰拉比亚和百格拉瓦。它们都与蜜糖难舍难分。



↑贝丝布萨比一般蛋糕薄且稀软,大约有两三厘米高,里面的蜜多得几乎流出来,咬一口,满嘴甜腻。

重口味指数:★★★★☆


↑库纳发则是由一些细细的面丝组成的,有的酥脆,有的满身裹满了蜜。其做法是让面糊从筛孔中流出丝来,落到热好奶油的平底锅上,煎到酥脆。

重口味指数:★★★★☆


↑宰拉比亚是一个个涂着蜂蜜、浑身光亮的小圆球,中空但有韧性。

重口味指数:★★★★★


↑百格拉瓦看上去像千张薄薄脆脆的面皮叠在一起,被蜂蜜涂得油亮,通常被切成菱形。但在不同的国家可能形状不尽相同。

重口味指数:★★★★☆

这几类下又有变种,高级一点的还加入开心果、奶油、椰奶等,做工更加花哨复杂,当然价格也就更贵。普通甜点要20多埃镑一公斤(1埃镑约合1.3元人民币),高级的要70多埃镑一公斤。但万变不离其宗,蜜和糖始终是它们的“灵魂”。另外,盖塔伊夫、伊萨比阿宰娜白和乌姆阿里等也是埃及很常见的甜点。


↑盖塔伊夫通常在斋月食用,外形很像我们的饺子,是用面皮把花生、开心果、杏仁等压成的果仁碎包起来涂上蜂蜜放到烤箱里烤制而成。

重口味指数:★★★★★



↑伊萨比阿宰娜白,意思是“宰娜白的手指”,由混合了糖和盐的面团放在油里炸制而成,形状酷似手指。

重口味指数:★★★★☆


↑乌姆阿里的意思是“阿里的母亲”。这道甜蜜食物的背后,却是一个非但不甜蜜还很血腥的故事。艾尤布王朝后的第一任马穆鲁克素丹娶了沙吉拉杜里作为第二个老婆,引起他原配妻子乌姆阿里的不满。于是,乌姆阿里进行报复,杀了沙吉拉杜里。为了庆祝复仇成功,乌姆阿里把面粉、糖和果仁碎混合,制作成食品后分给众人,这道甜品于是流传了下来。

重口味指数:★★★☆☆

    埃及人吃甜点的时候喜欢喝红茶或者咖啡来解腻,但是用来解腻的红茶里却也要放上半杯子糖。

    埃及的甜点可以说是集各方之大成。据史料记载,罗马人、波斯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法国人、英国人都来过埃及,带来各自的文化传统,也带来不同的甜点。

    法老时期,甜点用玉米、小麦和蜂蜜制成。如今,我们依然可以在埃及神庙壁画上看到古埃及人在一块切开的巨大蛋糕前坐着,旁边写着蛋糕的成分。

    10世纪时,从亚洲山姆地区来到埃及并统治两个世纪的法蒂玛家族把面粉、糖和蜂蜜制成的甜食介绍到埃及。庆祝先知穆罕默德生日时,法蒂玛王室便向埃及人散发甜食,以取得民心。这些甜食流行起来,渐渐地变成埃及特色。

    16世纪土耳其人入侵埃及,又带来新奇的甜点,埃及人不仅对其研究破解,还探索出更加美味的独特秘方。

    因此,埃及专业人士并不称自己国家的甜点为“埃及甜点”。当地一位糕点师哈桑告诉我们,准确一点,它应该叫做“阿拉伯甜点”或“东方甜点”。我们中国人把国外甜点一律叫作“西点”,但中东地区的埃及却自称“东方甜点”。



分享: 更多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