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人的“平伙”,一个民族的记忆和传承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您的位置:中国清真网 > 正文

东乡人的“平伙”,一个民族的记忆和传承

来源:网络 时间:2015-06-05 点击:点击:

关于“平伙”,不久前,读到一篇文章,短小,却饱含深情。


阿大的手 /作者:东乡野人



注:阿大,即父亲


于冬日闲暇之时,东乡人就喜欢吃平伙。而阿大往往是这种事情的主导者。阿大个子高,戴着白号帽穿皮卦的他,是拾掇羊和剁平伙肉的好手。有时候乡亲或者家伍里的人家吃平伙,阿大是必不可少的常客。

也不知道是哪一个冬天,只记得那时候我只有五六岁的样子,跟着阿大到一个很远的人家去吃平伙。冬日的月亮如同银子般照耀在这个小村落里,回味着发子和肉香的我,把一只又脏又冷的小手塞到他的袖筒里,里子用羊皮做成的皮卦是很温暖的。但阿大的那只大手更加暖入人心。

微微的西北风刮着,田野里的一切是那么的宁静。父亲一手提着肉,一手牵着我的小手,就这样一老一少在西北的某个小村子里走着,把无尽的回忆留给了他如今已22岁的孩子——这个时候,那老人已经归真九年了,而他的儿子即将大学毕业,还在等考研复试,还在努力地参加省委组织部选调考试。那个孩子是多么渴望把这些想法全部告诉给他的阿大,并且强烈地渴望阿大能再一次用他温暖的大手去握住那孩子的手……

但一切都是不可能的了!那孩子雄鹰般的壮志、坚韧如野草的性格和那热情与坦诚,相信阿大在后世已经知道的很清楚了。只是在心灰意懒的时候,那孩子会想起阿大的那双大手,于是在夜静之时,用模糊的眼睛看着键盘,敲下这些用眼泪写成的文字。



何为东乡人的“吃平伙”?


吃平伙chī pínɡ huǒ】

东乡族食俗之一。平伙羊肉选料精细、制法独特、味美别致,简直可称为羊肉中的极品。

平伙羊肉在选羊上很有讲究,一般选用羯羊。当羯羊羔出生后,主人精心喂养,不让它上山跑洼。四、五个月后阉割,备上笼头,固定在一定的地方围地活动,以草和精饲料喂养。一年后体壮膘肥,并且肥瘦适当,肉嫩丝细,品质极佳,没有膻腥味,营养格外丰富。


平伙羊肉吃法及操作烹饪也很别致。首先要定股份,然后把羊拉到东家院里,由阿訇宰后倒挂在树上剥皮清理内脏,取出羊肝,切成小块,用清油葱花爆炒,凡定上股份的每人必须尝上羊肝子,这叫做前头的肝子比后头的肉香。然后整羊囫囵下锅,强火攻煮。同时把羊心、肺、肥肠和脖子上的瘦肉洗净剁碎,和上羊油、清油、葱花,配上调料,做成发子盛到碗里,放到肉锅用蒸笼蒸熟。取出发子后,在滚沸的肉锅里下佐料,一般为花椒、胡椒、姜片、食盐、蒜苗、红辣椒等。东家端来油香,炕子馍,摆到桌上,在发子碗里舀上一勺滚烫的肉汤,让食客们品尝。此刻锅里的羊肉,碗里的发子、炕桌上的油香,在整个庭院里飘馨溢香,大有其乐陶陶,不知我何的神韵。

发子吃罢,羊肉在锅里翻滚,东家立刻摆上“三炮台”盖碗,放上最好而又讲究的毛尖春茶,用火壶或茶壶给人们沏上“牡丹花”开水;于是,食客们开始在热炕头一面刮碗子,一面放开话匣子。说古道今、论话别、讲见闻、谈论买卖生意、庄稼耕作,各抒己见,无所不谈。锅里的羊肉煮熟了,捞出凉放,在肉汤里立即掐指甲面片,不多不少,每人一碗。


平伙羊肉剁股份很讲究。剁股份要由行家里手操持,备就锋刀利斧,首先从脖子股上剁一块宰命股,送给宰羊人;再剁一块交揽头,让他准时收起平摊的股份钱。然后按定好的股份件数,一划一割,尕斧头咚咚作响,冒着热气喷着醇香的整羊,三下五除二,不上半小时,就以六大部件(即前腿、后腿、胸叉、背子、肋巴、尾巴股),大小不错上下,很均匀的分成若干份,要求件数缺一不可,按人头摆在桌子上。给东家留一份叫做锅头份,羊皮、头蹄、内脏作为操劳费。

吃“手抓”平伙的人们,这时从各自的份子中抓起肋条、排骨等美滋滋地细爵慢咽,尽情享用。茶足饭饱后,将剩余的羊肉用纸张包好,装进塑料袋,谈笑声中拿回家,让家人分享。



平伙,也有“平火”之意。每当村民不合、买卖纠纷,或庄稼、或邻里、或兄弟叔侄产生了矛盾,有了纠阂,几经中间人说和后,相互见面说:“色兰”谅解,有“若要气散,共吃一顿饭,若要好,一顿平伙了”的说法习俗。吃了平伙羊肉后,怨气疙瘩定会云消雾散,双方拿手言和,重归于好。

现平伙已成为一种民族美食,朋友聚会,招待客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分享: 更多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